====== 公元前一千九百六十八年八月三日 玄黓攝提格-癸醜月-己卯日 太白出鬼宿 熒惑入天樽 明月伴右更 歲星照鈎鈐 ====== 茅屋內,大禹一乾人等,圍著沙土築成的九州山川形勢模型正在商量。 太章⑨指著模型上各處代表大山的小土包和代表河流的小水溝,說道:“數千寒暑,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至今已然明了。” “九州山水,呈西高東低之勢。東西南北四極,在下與豎亥步行丈量,各得兩億三萬三千五百裡七十五步。” “中土遼闊,修堤築城,阻隔水勢,終非良策”。言畢,太章抬頭看向大禹。 大禹點頭認可,“太章辛苦,成就此功。如今觀這九州山水,如若皆能依勢匯流成江河,東入大海,則再無水患之憂,大家來看。” 眾人一起圍攏來,大禹拿著小木棍給大家一一指點:“北麵,冀州,必須先通汾水,解決眾多北麵水係在冀州、兗州流入渤海的水路問題。” 他木棍一指:“這裡,漯水支流要仔細疏通,緩解主乾流入海的水勢壓力,平時還可以灌溉豫州、青州的農田。” 大禹移手向左:“往西麵上遊,必須鑿通呂梁山,使壺口的水流暢通。然後沿河北上,一路疏通汾水河道。” 接著他的木棍上移,大禹指向另一處土堆:“汾水之上,鑿開霍山。霍山之上的水流洶湧,到了霍山這裡水勢落差太大,不鑿開,極易形成洪峰水患,禍害雍州大地。” 隨著手勢,大禹點動木棍前移,大邳山、龍門、靈石口、積石山,被他手中的木棍依次劃開。 一條自西向東,蜿蜒曲折,氣勢磅礴,最終奔流入海的大河,顯現在九州大地的北方,展示在眾人眼前。 大家見大禹口陳形勢、手畫山川,寫其虛實、皆如指掌,無不贊嘆佩服之至。 “好啊”,張渤⑩一拍大腿:“這樣看著通暢、舒坦!” 大禹笑了笑:“北麵的任務,就先交給汝父張秉和你了。” 安排完北麵,大禹引導眾人轉向關注南方大地,安排道:“我們來看南麵,這一路是由伯夷①①主要來辦。” 伯夷聞言點頭稱是,他生得體態高大又強壯乾練,額頭卻有一處明顯的凹痕,表情變化間,像是年紀輕輕就已生出抬頭紋。 大禹首先將木棍指向了代表湖泊的幾處小蓄水土坑,沙盤上,南方地區明顯江河交錯、湖泊眾多。 “荊州、揚州一帶,湖泊眾多,凡是江河水隻有入湖道而無出湖道的,定要勘定湖泊地勢低窪處,鑿出破口,導水入主河道,以免雨季洪水溢出湖泊,泛濫成災。” 大禹的手移向東南,接著指示道:“務必使下遊江水及旁道支流,全部匯集流入東海”,說罷用木棍在東麵沙盤的邊緣劃出了出海口。 隨即他移回木棍,指向梁州西麵邊界處:“這裡,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夔門。此處乃關口之地,瞿都天府,累世洪澤,夔門不開,治水永難成功。” 大禹使勁戳了戳夔門,在這裡連續劃開了幾道土堆,接著木棍西移,到了一片高聳的土堆邊緣。 “諸江之源,起於高原,順山而下。在這裡,岷江口,沖開山體,勢不可擋。夔門雖開,江口不疏,平原裡終歸如汪洋洪澤一般,壅塞沉積。” 大禹收起了木棍,總結道:“岷江山口,最是要務,須築堤、梳理河道,力使水勢平緩。” “都廣之野,河流眾多,也須安排得力人手,淘清河床砂石,加固堤壩,夯實沿河山體。” “使得湔、洛、岷、涪等各條江水流勢舒緩,匯於夔門而出,沿荊揚水路,奔流向東,匯入東海。” 如北麵的黃河一般,南麵一條清晰的長江水道也順暢地呈現在大家眼前。 眾人不禁拍手叫好,贊道:“妙極,妙極,如此治水,大功必成。” 伯夷在眾人中俯身向大禹一拜,問道:“敢問禹,如此移山填海之勢,耗費靡多,人力不可計數,不知何年何月可成?” 大禹堅定地說:“快則十年,慢則二十年、三十年。一代不成,子孫相繼。數代不成,百年千年相繼。水患不除,天無寧日;治水不成,民無固土。” 伯夷說道:“禹父伯鯀,治水致禍,身受殛難;有崇氏族,身負恥辱,治水無功,永難昂首。” 眾人齊拜大禹,立誓永隨,共建功名。 人群中,滿臉絡腮胡、體毛濃密,平日裡沒事兒就愛用小刀刮腿毛的治水助手大費(又名伯益①②)突然說道:“哎,各位,各位,好消息,好消息哈,禹有子啦”。大家聽聞,都高興得都一齊稱賀。 伯夷問道:“可有取名?” 大禹說道:“前些日子,我探查水路時再次路過羽山,順路前往錦雞泉邊祭拜父親。” “其間聽聞部落中有傳言,當年我父崇伯鯀受難數月後,錦雞泉水中爬出一隻大青鱉,族人猜測必是我那帶著息壤入泉的父親魂靈所化。” “而今,吾妻塗山氏已有身孕,日後若生兒子,可取名‘鱉靈’。” 有崇氏族部眾的一名工長——水男笑著說:“鱉字不好,我本擅長下水捉鱉。” “哈哈,有崇氏首領之子,不合適用一個水中獸類為名,不如改用啟。啟(啟)字,形如敝(鱉),啟靈,意喻更好。” “嗯,啟靈,按照有崇氏的發音,諧意為‘王座之地’,好名字”!一旁的大費(伯益)同意道。 大禹跟著大笑起來,露出他標誌性的長犬齒,贊許道:“好,就依水男之言,我兒取名用啟字。” 大費突然想到了什麼,他慎重地朝向大禹一拜:“說到鱉,可否請出洛書一觀?” “哦”?話題突然轉向洛書,大禹有些詫異。 “諸位可記得,當初洛書出世,正是此大青鱉從洛水中將其馱出,族人方才得此寶物獻於受萬民敬仰的大禹”,大費提示眾人道。 “對對對,這實在是太巧了”,眾人應和道。 大禹轉向後屋,開啟隨行木箱,慎重其事地將洛書托出,捧到眾人麵前的桌上。 眾人一起向洛書行畢跪拜禮後,大禹掀開了包裹洛書的絲綢。黃金裝飾底座上,青銅材質的網格以九九縱橫形成條狀固定匣,內中裝著的,正是出自洛水的神器洛書。 大禹小心翼翼地拔掉固定四邊金屬網格的龍頭,提起開口處的銅質扣繩後,盤狀的玉石呈現在眾人麵前。 大禹捧出玉石,指著上麵依稀可見的點狀和線條圖案說道:“你們看,九數排列,形似夜空星宿布局。八方生成之數、陰陽之數巧妙定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縱橫交叉的數字之和皆相等。” “這些數字的分布和區格,恰好對應大地方位。而炎黃祖廟中供奉的形如龜殼的河圖,則標明銀河星宿的位次和運行。” “以河圖洛書尋星堪土,定九州分野,契合如神跡。” “兩者呈現的星辰運行和天地萬象,用以勘驗山川地理、梳治河流水勢,正是禹此番說與諸位的治水之道。” 大費仔細端詳後,贊嘆道:“天賜神物,在下看著,感覺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說完,他忍不住扯了扯自己濃密的絡腮胡。 水男也感慨地說道:“大青鱉有靈,哦,不對。崇伯鯀在天有靈,化身神鱉尋得洛書,大禹方能得此神物啊。” 眾人聞言,一齊開懷大笑。 “此洛書與河圖,當為九州族人,世代供奉之至尊寶物”!伯夷眼帶淚光,激動不已。 ------ ⑨據《淮南子》記載,太章與豎亥皆為大禹之臣,善行走,用腳步丈量九州山川距離。 ⑩張秉、張渤父子皆為大禹治水助手,十餘年間,足跡遍布神州大地。張姓,據傳得姓始祖為上古黃帝之孫張揮,發明古代重要兵器弓矢,取弓長之意,賜姓為張,封地河北清河。 ①①伯夷,薑姓,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封建呂國,稱呂侯,為後世呂姓始祖。 ①②伯益,又名大費;治水有功,受舜賜姓為嬴,並賜姚姓女子為妻。嬴姓十四氏,趙、瞿、廉、徐、江、秦、黃、梁、馬、葛、穀、繆、鐘、費等姓,始祖皆為嬴姓,均源自伯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