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褒姒之憂(1 / 1)

======   公元前七百七十七年三月八日   閼逢困敦-戊辰月-甲申日   赤月在井   鎮星芒角異色於哭星   太白過天陰   熒惑入左更   災兆在魯   ======   年幼的姬伯服①③趴在地上,他不敢抬頭看母親,母親正在劈頭蓋臉地訓斥著他。   褒姒①④伸出蔥蔥玉指,指頭用力戳點著兒子的後腦勺,怒氣沖沖,語氣嚴厲又恨鐵不成鋼:“姬宜臼怎麼了,不就現在是個太子嗎?還不是仗著他外公是申侯。”   “就算那個老頭是伯夷之後——薑姓①⑤的申國君又怎麼樣?他母親申後也不就是仗著這一點當了王後的嗎?大王隻不過是為了籠絡薑家勢力而已。現在可是姬姓的天下,他也是你父王的臣子”。   褒姒轉念一想,又說道:“褒國,也是夏王大禹之後,夏啟的兄弟,有褒氏所建。哪點就比他申國差了,怎麼傳到你這兒,就不如他薑氏了啊?”   年幼的姬伯服有點不服氣:“兒臣姓姬,母親如果是周王,兒臣才敢改姓姒。”   褒姒氣得七竅生煙,站起來就想找個東西抽姬伯服,卻一直沒找到稱手的東西,氣得一直用手把散下來的一縷秀發往上撩撥。   下人突然來報:“王妃,石父求見。”   褒姒正在氣頭上:“見什麼見,沒見我在教子嗎?”   虢石父①⑥卻嬉皮笑臉地走進屋來,給褒姒行了禮,說道:“虢國小民石父,拜見王妃。”   褒姒趕緊坐了下來,側身把頭發用發簪別好,然後細語哀怨地說道:“哎喲,石父可是上卿,怎能稱小民呢。”   “我們娘倆才是沒人待見的小民,馬上就要被大王流放到不知道哪裡去了。到時候,您可要多護佑我們孤兒寡母的呀。”   “王妃何事動怒啊,可要注意身子。老臣還念著王妃有朝一日寵極後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時,多多照顧小臣呢”。虢石父依然滿臉堆笑,迎奉拍馬。   “嗬,眼見著都沒處待了,還受什麼寵”,褒姒陰陽怪氣地揶揄道。   “石父來此,正為此事。願為王妃建言幾句,王妃如若肯聽,必有好處。”   虢石父眼神中透出話裡有話的意味,褒姒也領會到了。   虢石父回身關上了門,屋裡隻留下了褒姒、王子姬伯服和他三人。   “王妃,今日形勢,必然逆轉。眼下,正是絕佳的時機。”   “逆轉什麼”?褒姒直接問道。   “王妃為後,王子為太子”,虢石父斬釘截鐵地說道。   “如此大事,如何得成”?褒姒覺得難以置信。   “首要關節,恰在申侯身上!”   “哦,何來此說”?褒姒開始好奇了。   虢石父分析道:“申侯,國在獨山,遠離鎬京。天子,坐鎮關中,號令諸侯。洛伊一帶,乃申侯的勢力範圍。”   “因此,大王結好申侯,立其女為後,立申後之子為太子,皆是為了穩定當地各諸侯國,籠絡薑姓氏族。”   看著褒姒和姬伯服在認真聆聽,虢石父接著說:“然而,申侯看似協助天子,掌控東土。卻私下與鄫、魯、許、鄭、晉、衛各國結好。”   “朝堂萬一有變,天子不僅得不到擁護,反而極有可能助長申侯聯結諸國,威脅天子。”   “到時候的鎬京,西有犬戎蠻族犯境,東有雍、豫、青各州威逼,天子如何安享廟堂。”   褒姒拿著絲巾掩口而笑,問道:“即便如此,與我一介女子又有何乾呢?”   虢石父老謀深算地一笑作答:“王妃可知,近日太子之事?”   “何事?我哪兒知道太子家的私事。”   虢石父湊近褒姒揖禮,低聲說道:“太子欲與犬戎結親。”   褒姒猛地明白,這事兒可大可小。   虢石父趁熱打鐵,解釋道:“與犬戎結親,名為保西境安寧,實為申侯野心。此事若成,則四方皆為申侯勢力,到時候尾大不掉,周天子危矣。”   褒姒想了想說:“時機確實難得,那該如何說動大王呢?”   “此事若依著王妃之力,甚是簡單”,虢石父終於說出了想讓褒姒出馬,扭轉朝局的想法。   “王妃隻需以退為進,擇機向天子提出自己想帶著王子伯服回到褒國避禍即可。”   “你讓我走”?褒姒發出難以置信的疑問。   “非也,大王寵愛王妃,必不舍得,也必然會問清緣由。屆時,王妃隻需告訴大王申侯一黨及太子的所有作為,大王必然理解其中對社稷的危害。”   “王妃就是要在大王麵前宣稱,申侯一定會權傾天下,王妃和王子必然性命不保。不如早早回到褒國,離開是非之地。”   “大王既然不舍得王妃,這個時候,王妃就可以提出改立公子伯服為太子,同時結好西邊的虢國,讓虢國幫助抵禦犬戎,可保鎬京安危。這樣的話,我王才有對抗申侯一黨的實力。”   虢石父說罷,褒姒不禁笑了起來:“我說石父如此上心呢,原來你是擔心自己的虢國啊。”   “也難怪,虢國西臨犬戎,如果申侯得勢,有朝一日太子宜臼即位,申侯一貫主張與犬戎通好,虢國必受其害。”   虢石父深深一拜,說道:“石父完全是為王妃著想,王妃有否忘記自己是如何入宮的?”   “褒國國君得罪了大王,為免褒國生靈塗炭,才送了王妃入宮侍奉大王。”   “王妃此舉,何嘗不是保得褒國安危,姒姓宗族安危,還有眼前王子伯服的安危”?說罷看向了王子姬伯服。   褒姒還有些猶豫,雖說攻心之計合情合理,但卻不知其一個弱女子,勢單力孤,能否成功。更不知國之大事,惶惶天意,實在難以把握。   虢石父故作神秘,補充道:“熒惑入南鬥,天子下殿走。去歲天象已著,伯夷後裔之薑姓必然失勢,大禹後裔之姒姓決然當興。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太子門庭,理應改換。”   “王子姬伯服來日若登大寶,王妃姒姓一脈必權高位重,配享宗廟。上天已然昭示,王妃切不可坐失良機。”   褒姒向來相信天意,於是點了點頭。   這一日,宮中高聲宣告,周天子姬宮湦移駕來見王妃褒姒。褒姒散開發髻,取下金簪,揉紅眼睛,用手指蘸水,在眼角畫出兩行眼淚,準備開始她的表演……   公元前七百七十七年,周幽王開始打擊申侯在朝中的勢力,申後和太子姬宜臼逃回申國避難。   公元前七百七十四年,太子宜臼和申後相繼被廢,周幽王改立姬伯服為太子,褒姒為王後。   公元前七百七十二年,周幽王召集各諸侯國聯合討伐申國,無人響應。申侯聯合鄫國,糾集犬戎攻破鎬京。周幽王、太子姬伯服均被殺害,王後褒姒被犬戎掠走,鎬京被洗劫一空並縱火焚燒,西周滅亡。   ------   ①③姬姓,上古八大姓之一,始祖為黃帝;周朝始祖為後稷,乃堯賜姓為姬氏。其後演變出411個姓氏,占《百家姓》的82%,堪稱“萬姓之祖”。   ①④褒姒,褒國姒姓女子,太子姬伯服之生母,周平王姬宜臼之後母。姒姓,上古八大姓之一,始祖為大禹。   ①⑤薑姓,上古八大姓之一,始祖為炎帝。伯夷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建呂國,恢復先祖薑姓,故而後世子孫諸侯國也奉伯夷為始祖。   ①⑥虢石父,姬姓,又稱姬公鼓,被周幽王拜為上卿,據傳曾勸周幽王登驪山烽火臺,戲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