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分形宇宙(1 / 1)

“不”,伏羲給出了否定的回復。   他的信息變得有些嚴肅:“宇宙創造了我們。”   “雖然我們經歷了這個宇宙裡極強能量形式之一的生命誕生和演化,乃至於有在更強大的宇宙力量裡探索和穿梭、與更高能的宇宙文明交互的能力。我們依然受製於這個宇宙本身的規律,也無法脫離本宇宙的基礎規則而存在。”   “這個宇宙”?老子對這個新的知識點發問。   “這個宇宙,受製於一些既定的基本常數,所有物質的運動和生滅,都在規則中運行。如同韁繩拉住馬匹,我們和其他生命形式隻是馬的不同,卻都脫離不了韁繩。”   “那是誰拉著韁繩”?老子發出了終極之問。   “唔,老子,你問出了‘道’,你是在問,誰在黑夜裡點燃了第一堆柴火;誰抖動了簸箕,讓豆子在其中跳動;你更是在問,是否存在宇宙造物神和第一推動力是什麼的問題。”   老子想點點頭,但他現在是一片屈服於引力的光,他做不了這個動作。   伏羲感受到了老子的意識回饋,悠悠緩緩地說道:“無相文明,從微觀到宏觀,從物質到反物質;隨暗能量一同波動,與暗物質一齊交融;進入過黑洞,穿越了蟲洞;感受過星係的誕生,也體會過恒星的湮滅。在無相文明的世界觀裡,我們所處的宇宙,是一個無始無終的環。”   伏羲從核心麵上升了起來,老子看見伏羲像吹肥皂泡一樣,拉出了一個首尾相接的環狀管,泡泡管裡麵有一層薄薄的光膜。   伏羲指向那層光膜說道:“我們的宇宙,就是這管裡的一層膜,而這個圓環管,就是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接著,伏羲在環的中心再鋪出一層膜來,並沿著環內的直徑拉出了一道弧線,然後讓這條弧線不停地扭曲、旋轉起來,帶著這層大膜一起共振,肥皂泡膜也在管中沿著圓環轉動起來。   “宇宙中的物質與能量,如同沸騰的熱湯,推動著宇宙運動,擠壓改變宇宙的形態”,伏羲再次解釋道。   老子意識中瞪大了眼,感覺這就是自己曾經為人時,感悟出的“道”。   伏羲抓住了圓環,將它扭了一圈,形成了一個“∞”的形狀,每一個環都如同最初的那一個。然後將“∞”的兩端頂點首尾相接,再度折成一個環狀。   他又將每一個小圓環再次扭成“∞”型,再次首尾相接。重復數次操作後,呈現出一個環接著環,大環裡層層套著小環,令人眼花繚亂的球型結構。   老子仔細看去,每一個小環,就是當初最開始那個環的模樣。   每一個環狀管裡,一層泡泡膜在旋轉,環中間的弦膜在扭曲振動。   “無相文明隻能遊蕩在這個分形結構裡,也隻能認知到這個層麵。再往上,結構之外,不稱為宇宙,也沒有宇宙。”   伏羲降了下來,繼續享受自己的“日光浴”。   老子想了想,代表他的那片光發亮了,看得出光子在其中激烈碰撞,隨後問道:“無相文明是永生的嗎?”   “宇宙沒有生死、宇宙不在乎生死”,伏羲給出了充滿哲理的回答。   “生死從來都不是宇宙以及無相文明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   老子感覺伏羲像一張煎餅一樣翻了個麵,誰知道呢,沒上沒下的狀態哪裡來的翻麵。   但是,為了讓老子理解到這個動作,伏羲像太陽表層的日珥一樣,拉出了一個翻轉的弧線。   “我們的運動也有消耗,我們的生命必須伴隨能量而存在。”   “早期的個體,離開太陽的時候,常有來不及補充而在宇宙中消耗殆盡的情況,也有在向其他恒星奔赴時因意外而消失於茫茫星途之中。”   “無相文明,沒有有機生物因為疾病和代謝導致的死亡,卻有能量消耗導致的離散湮滅。”   伏羲又揚起了一道能量弧線,對老子說道:“智慧的無相文明生命體,早已不拘泥於對‘我’的執念。”   “曾經無數的類似文明,伴隨其誕生的恒星而生,因其恒星熄滅而滅。物質守恒、能量守恒、信息守恒,大智慧的無相悟道者,會將自己散發出去,灑向宇宙,和宇宙共生。”   “任何生命,都應如同宇宙一般,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理論上的死亡,其所丟掉的,無非是自身信息的聚集態而已”。   伏羲重新從太陽的核心表麵升了起來,對老子說:“充能差不多了,來,練習一下脫離引力束縛,我帶去你取得一些‘信息’。”   老子將剛才的經驗體會復習了幾遍,雖然次次都被引力拉回了核心麵,甚至像摔在上麵一樣激起了一片碎離的光斑。   但是,數次嘗試後,老子終於像伏羲一樣,聚成了一團光,飄蕩在了太陽輻射層。   伏羲帶著老子一邊向上飛去,一邊說道:“我們的圖書館,或者叫數據庫,建在對流層,那裡相對溫和一些。”   老子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無相文明怎麼繁衍後代?”   伏羲笑了起來,至少老子接收到的光子頻率,使他理解為伏羲在笑著回答。   “無相文明不需要繁衍後代,一般情況下,我們的數量是穩定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太多的個體,會加劇恒星的消耗。”   “所謂的繁衍個體,隻會在有可能出現個體滅失的時候。”   “比如說,我們中的某一個體決定飛向別的星係,他可能會將自己分裂,留下一個自己的復製品。然後另一個自己進行充足的充能後,猶如太陽噴發一樣,攜帶著極高的能量沖向目標,以應對旅途的消耗。”   兩團光到達了目的地,伏羲在太陽對流層裡拉開了一個洞。老子望過去,裡麵像是存在色差的土層一樣,堆疊並振動著海量的光能量。   伏羲解釋說:“我們利用光子的振動頻率來記錄知識和信息,並建立了約束場將這些光子束縛在這裡。任何個體想要學習這些知識,復製裡麵的信息的話,隻要進入這裡,調動自己的一部分光子去跟他們同頻就可以了。”   老子說:“這裡被束縛的能量看起來很溫順。”   伏羲說道:“是的,頻率低,運動慢,這裡麵的溫度也低得多。當超大型數據庫活動時,從太空看起來,就像太陽上的黑斑。”   老子頓悟:“周易上說‘日中見鬥’,鬥中居然是無相文明的知識庫。”   伏羲大笑起來說道:“也不一定,我們造物的時候也會出現這個現象。比如我們利用大量聚變產生的物質再次催化聚變,從而製造實物的時候,也會發生你所認為的黑子現象。”   老子還無法理解無相文明這種能量體高級生命需要什麼實體的東西,伏羲把老子推進了數據庫,說道:“先去找些你覺得有用的信息同頻一下,慢慢的你就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