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二三二一年五月二十七日 重光赤奮若-癸巳月-丁亥日 亥時一刻 有星孛於太微右垣 ====== 銀灰色塗裝的“逐日號”,停在月球飛船場的正中央,整裝待發。 在聚光燈的籠罩下,艦身表麵因為反射環境光而如同流淌的水銀。 熟悉“逐日號”設計的人都知道,當整個外殼的特種隱形塗料被電流磁場激活時,“逐日號”將視覺隱形。除此之外,傳統的智能多頻譜隱身設計也是必不可少的。 “逐日號”根據其職能需求,必須具有整隻艦隊中最快的速度和敏捷性,它的外型設計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理念。 整艘船看起來像一隻細長的雪茄,離子引擎安裝在尾部,噴口呈扁平狀,看起來像是雪茄的吸嘴。 反物質引擎以靠近尾部加裝外環的形式設計,有點像給雪茄繞了一圈商標紙。艦艇頸部的位置也有一圈環狀的隱蔽式噴頭,用於為艦船轉向提供動力。 兩個離子加速爆轟噴口同時連接著離子引擎和反物質引擎,安裝在艦艇末端兩側。正圓的外廓加上縱向內收的導流線圈,泛著光,看著像是獼猴桃的縱切麵。 艦艇中央稍許凸出的頂部,是隱藏戰鬥部的所在。這裡裝備了兩門輕型高速離子炮,炮的兩側各有三十二個星際巡飛導彈發射口,平時也隱藏在戰鬥部的頂蓋下。 中央偏後的位置,艦體腹背各有兩具輕型激光器,在兼顧隱形設計的同時,分別負責艦身左右各半球空間的防禦和清障。 頭部的位置,是力場盾、雷達探測器、脈沖導航儀和電磁場掃描儀的安裝點。 人類星際發展合作組織的標誌、月球聯合防衛軍的標誌分別位於船頭的兩側,在背光的突出顯示下,熠熠生輝。 為了今天儀式的氛圍感,在艦艇的上方,有三維虛擬成像出的逐日號引擎全開、在星空高速遨遊的動態影像,這是前段時間飛船執行近月飛行測試時所記錄下的真實畫麵。 “逐日號”的前腹部,是飛船的登船口。通過封閉式走廊連接,並延伸至飛船停靠場邊的球型建築體。地板上臨時做了紅色纖維地植,以替代常見的禮賓地毯。 人類星際發展合作組織的旗幟居中,月球建設兵團和聯合防衛軍的旗幟分居兩側,一起矗立在球型建築體大廳的中央,四周懸掛了世界各合作國的國旗。 人類星際發展合作組織月球建設區主席,月球基地軍事總指揮、中國拓月工程負責人吳國興,正在大廳中間對著“逐日號”全體船員做動員講話。 在他的身邊站著副主席西蒙·玻利瓦爾和英拉·德,基地副總指揮蕭明綱、安全部長鄭如龍,其他諸如能源局、工程局、應急局、民政局等重要部門的領導也悉數出席。 大廳的四周,甚至廳外都擠滿了基地的工作人員和艦隊家屬,人類安保工作人員和機器人采取標準間隔一米的站位,維護著現場的秩序。 例行的講話結束後,單獨站在船員隊伍最前列的“逐日號”艦長、中校丁祖生,帶領全體船員向基地鄭重宣誓。 艦長的身後,分別站著—— 駕駛組組長,大副,上尉韋子見; 動力組組長,大副,中尉徐長生; 艦炮組組長,二副,中尉左關月; 行動組組長,軍法官,上尉陳進誌。 高進作為第一駕駛員,站在艦隊管理層後麵的大隊伍裡,排在駕駛組的首位,臉上洋溢著驕傲與自信。他身邊站著替補常薰的導航員兼第二駕駛——少尉馮三強。 祖籍浙江紹興的馮三強,長得高高瘦瘦、文質彬彬;剃著小平頭,顯得兩個耳朵特別大。 戰友曾調侃他的父母給他取名“三強”是不是希望他成為兩彈元勛一樣的科學家。 馮三強卻解釋道:“不是的,我的父母希望我德、智、體全麵發展。” 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後,大夥兒給他起了綽號叫“大弱”,還有人因為其書生長相,管他叫“紹興師爺”。 軍醫官,少尉胡恬靜也站在大隊列的前排,一雙漂亮的丹鳳眼,是她作為北方姑娘的顯著特征。 身穿盤古艦隊標準士官製服的她,身材挺直,英姿颯爽。平日裡性格開朗,熱情大方,小戰士們都親切地叫他“靜姐”。而那些厚臉皮的單身漢們,卻總利用傷病的機會,咋呼著:“我想靜靜。” 管理艦艇物資的主計官,是祖籍湖南的夏本祥,中尉軍銜。 他中等身材,看起來敦厚老實,卻是一個從特戰隊夥食班班長一路提拔起來的標兵模範。 他進修時曾是高進的軍校室友,踏實穩重的性格,很受高進的喜愛和尊敬,被高進親切地稱呼為——“祥子哥”。 隨著全體船員齊聲誦出——“挑戰未來、永不言敗”後,宣誓結束,按例向“逐日號”授軍旗。 艦長丁祖生接到吳國興總指揮遞過來的艦旗後,敬禮向上級答謝,將艦艇旗幟交給了身後的大副韋子見。 官兵隊列左麵靠墻處,儀仗隊開始鳴槍致敬,軍樂隊開始奏響《月球建設兵團之歌》。 天穹已打開 引擎已閃光 月塵飛揚 戰機騰空翱翔 星艦在召喚 戰友在歌唱 銀河勇士 時刻準備起航 我們來自藍色地球 我們建設奇跡在月亮 廣寒宮裡 燈火通明 萬戶山下 天河流淌 起飛吧 向著星空 突進吧 向著太陽 …… 按照預定程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艦隊全體成員應該在艦長丁祖生的帶領下,列隊依次進入登艦走廊,進入“逐日號”。 在管弦樂聲中,麵向列隊船員的艦長丁祖生,沒有第一時間轉身帶隊登艦,卻向左轉身,然後向前三大步,朝著大廳一側的觀禮人群立正敬禮。 這裡站著沒能入選的戰友和同事們,常薰坐在輪椅上,位於人群的中央。 艦隊的船員們跟隨艦長向右轉,也都莊嚴地向自己的親密戰友們敬禮、告別。人群中,很多人泣不成聲,依然挺直腰板向“逐日號”的勇士們回敬軍禮。 常薰雖然腿傷還未恢復機能,卻也支撐著自己從輪椅上站起來,向自己的隊友們敬禮,熱淚從她的臉頰滾落。 朱琪琪早已被氛圍感染,哭得稀裡嘩啦,兩手卻依然攙扶住常薰的左臂。年少懵懂的劉載譽一隻手拉著媽媽的衣角,另一隻手向著叔叔阿姨們揮手道別。 丁祖生開始帶隊進入登船走廊,船員們敬著禮側望向大廳內外的親朋好友,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向逐日號。 整個球型建築大廳內,彌漫著哭聲,送別聲,還有家屬們的喊聲:“加油,照顧好自己,我們回頭見。” 艦隊成員全部進入走廊後,走廊的大門關閉了,人群卻洶湧向大廳玻璃幕墻,向著艦艇揮手、哭喊,不願離去。 這一刻,您可知道? 父母與孩子今生永別。 親朋好友,相互道一聲珍重,來生有緣再會。 戰友各赴戰場,生離死別。 在人群中未能尋見夏若雪的高進,告別了自己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