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趕了一個白天的路,四人都有點疲憊。 所以吃了飯也就簡單聊聊,休息一會消消食後,大家都進木屋裡睡覺了。 這個睡覺可不像家裡那樣,有這毛毯涼席,在蓋上一床棉被之類的。 這小木屋裡,就一張由一根根鬆木原木稍微修平後,拚接成的大木床,懸空的。 上麵鋪了一層灌木枝葉,和一層鬆毛。 最後在鋪上一張毯子。 灌木枝葉和鬆毛是今天才鋪的,毛毯也是陳國富他們帶來的。 這亞熱帶森林中,比較潮濕,要是毛毯一直放在這,不說久了臟,保存也是個問題。 用塑料袋密封都沒法,這裡蟲子山老鼠的多得很,塑料袋要不了多久也得被咬壞。 床比較大,四人橫躺在上麵雖然有點擁擠,但勉強還行,翻個身也碰不到邊上的人。 小木屋門口邊上,還有著一方由泥巴。 不能說泥巴,應該是石灰。 一方由石灰和石頭,砌成的長方形小平臺。 不大,左右隻有一米不到,然後也隻有不到半米,高度也是半米左右, 這玩意可不是一個小平臺,而是一個從屋外穿過鬆木墻到屋裡,具有暖氣和炕乾山貨功能的。 怎麼說呢,就和北方的炕相似,擁有著暖氣功能, 平時進來采山貨,遇到一些值錢又不能長期保存的菌子,不采太可惜了,采了也沒法曬乾。 建這玩意,晚上回來把采到的值錢菌子,放上麵炕一晚上,就能讓菌子成為半成品的乾貨。 帶回家用太陽曬兩天,就能徹底曬乾成為乾貨。 支一截到屋裡,那就是作為保暖的。 山裡,特別是他們這種住在山上,到了晚上,會降溫。 他們在這山林裡小木屋裡睡覺過夜,又沒被子蓋。 要是不搞這玩意,到了後半夜氣溫降到最低,說不定第二天睡醒全得感冒。 在這大山深處感冒發燒,這完全就是在找死。 所以保溫工作一定要做好。 不過這個炕也不是那麼好用,半夜起碼得起兩次到屋外添加點柴火,不然溫度保持不了多久就得掉下去。 也不能把柴火加多了。 不然那就不是溫暖的小木屋了,而是一座烘烤箱了。 半夜起來添柴火的事肯定不需要陳鋒來做,年輕人,身體好,睡得香,一覺直接睡到天亮。 而陳國富特們呢,年紀大,一些身體功能有點老化,一晚上肯定得起個一兩次夜,解決一下生理問題。 順便就會打開外麵的灶口,看一看裡麵還有火星沒有,塊沒了就扔兩塊木柴進去。 早上,陳鋒是最後一個起床的。 不過這一睡醒,就感覺到有點不適了。 不是昨晚沒睡好,也沒有感冒。 醒來後,先是感覺口乾舌燥的,這是正常,畢竟有炕這玩意在,溫暖的環境睡一晚上,醒來都會口乾舌燥想喝水。 除了這,他感兩腿有點酸。 這就是昨天爬了一天山的後遺癥了。 這就根大家讀書時跑長跑比賽一樣。 雖然大家人體不錯,跑個三五千米還能拿到好成績,休息一會就沒事了。 可是基本到了第二天睡醒後,都會發現大腿酸疼,有些更是抬腿都疼。 這就是肌肉沒長期這樣距離運動,突然來這麼一下,扛不住的正常反應。 有些農村孩子在外讀書一個月回家,或者打工一段時間回家。 隻要不是去工地乾體力活的,回家後勤快,幫家裡挖土種菜啥的。 可能就挖一兩個小時土,或者用鋤頭鏟雜草,第二天也會腰酸胳膊疼的。 好在陳鋒雙腿的酸疼反應不是很大,隻有一點點感覺,不影響他今天下山坳裡找好東西。 野外,洗臉啥的就算了。 拿著不銹鋼飯盒,喝了一口微湯的溫水。 咕嚕咕嚕,噗。 漱口完畢。 陳國富在煮早飯。 啥米飯也就別想了,隻有麵條。 不用他幫忙,他也拿出自己的小背簍整理起來。 “三叔,你們用不用這個?” 陳鋒拿出背簍裡的登山繩問到。 “你小子帶這個乾嘛?用不著,不過要是看到有崖蜜,你這玩意說不定還可以用一用。” 顯然,陳鋒這把登山繩是用不著的。 他自己也不打算帶著,直接放一邊,等會掛木屋裡。 登山鎬? 這個得帶上,刨啥東西也方便。 多功能匕首?帶上。 小急救包?放木屋把。 最後陳鋒拿出一大包裝著壓縮餅乾,和高熱量牛肉乾的塑料袋出來。 “嘿嘿,三叔,牛肉乾,來點不?” 陳鋒打開袋子,抓出一般一小包一小包的牛肉乾對著陳國棟到。 “你小子昨天跑街上買的?” 陳國棟嘴裡問著,手卻一點也不客氣,那過陳鋒手機的幾包牛肉乾,三兄弟一人分了兩小包。 “吃啊三叔,我這不少呢,你留著乾嘛?” 陳國棟分完牛肉乾後並沒我在立馬吃,而是放口袋裡。 “等下午餓的時候在吃,這玩意頂餓,等會吃點麵條就行。” 等會下山坳裡,那起碼得下午塊天黑背會回到小木屋這邊。 所以中午肯定隻有吃點乾糧頂餓。 這牛肉乾,陳國棟打算等下午肚子餓了再吃。 沒多說,陳鋒隻是又拿出幾包牛肉乾分給他們,自己也往迷彩服的口袋裡,放了幾包牛肉乾外加一小包壓縮餅乾。 反正陳國富他們帶著乾糧或者餅乾之類的。 這些玩意比壓縮餅乾好吃多呢,陳鋒也就沒給他們壓縮餅乾。 麵條煮好,陳鋒用剛才喝水的不銹鋼飯盒,挑了大半飯盒麵條進去。 弄了點湯,從幾個瓶瓶罐罐裡挑了些豬油,鹽巴,油辣子放裡麵攪拌兩下就開吃。 味道肯定沒有在家裡弄得麼麼好吃。 不過野外嘛,填飽肚子就行。 油鹽辣椒都是進山時候帶進來的,不止這,還有一小瓶菜油呢。 這些玩意必須帶。 入深山。不是想進就進,想出就出的。 進來時天氣晴朗啥事沒有,可天有不測風雲。 說不定在你準備出山的時候,直接給你來一場暴雨。 完了,起碼當天是出不去。 遇到有些山穀漲水,那舒服,還得等水退了才行。 所以進山,必須帶點必要的生活物資以防萬一。 吃飽飯洗碗各自的飯盒,在陳國富滅了火種後,一行四人就都背著背簍出發了。 在這山裡,不管有沒有危險,火種必須在離開時澆滅掉。 陳鋒沒昨天沒見到下山坳的山坡和道路之類的,一直好奇這著怎麼下山坳裡。 跟著隊伍,他們一行人來到下方就是山坳的懸崖邊上。 由於長期的日曬雨淋,靠近懸崖的平地上,已經沒有一點兒泥土,隻剩下光禿禿的巖石。 難道從這個懸崖邊兒下去?是和上山一樣,這邊兒懸崖的山壁上,也開鑿了石梯嗎? 要真是這樣,那也太他媽嚇人了吧。 這邊兒的懸崖可不是上山那邊兒的。 靠近懸崖邊兒往下看了看,媽的,至少有一棟樓高啊,大幾十米呀。 這要是挖點兒石梯爬下去,別說他媽下去了,就看著雙腿也發軟啊。 下邊的風景到是挺不錯。 中間綠意蔥蔥,挨著山崖的山坡,一團團濃霧正在向上攀爬。 “嘿,三叔,我們不會是像上山那樣,從這懸崖的石壁上,通過開鑿的階梯,下到山坳裡麵吧。” 陳風咽了口口水,忍不住向前麵的陳國棟問道。 “嘿嘿,到了你就知道了。” 陳國棟嘿嘿一笑,沒陳鋒到底怎麼下去? !!!!! 這到底還是不是自家親三叔? 繼續向前走,當他們走前麵無路可走時,陳國富停了下來。 沒等陳鋒多想,陳國富和陳國棟兩人湊一起,彎下腰,伸手在地上一堆該乾草叢裡摸了摸。 然後見他倆一用勁,從草堆裡掀起一塊由鬆木做成蓋板來。 得有兩個平方左右的麵積。 蓋板一掀開,地上就出現一個洞口來。 好奇心驅使著陳鋒靠過去看一看。 隻見這地洞口下邊,有一架木頭製作的木梯。 看起來是用兩根柏樹製作的。 木梯有多長陳鋒沒看出來。 “行了,別看了,要麼你先下去?” 陳鋒站在洞口往下看了好一會,擋住了準備順著木梯下去的陳國棟。 “嘿嘿,三叔,你先來,你先來。” 尷尬的笑了一下,說完,陳鋒就往後退了一點。 沒多說,洞口挺大,陳國棟直接背著背簍,在腰上套上繩子,先把腳伸進洞裡,一步一試的踩著木質階梯就下去了。 沒一會,不在洞口邊看就看不著人了。 野外乾啥都需要小心翼翼的來。 要是猴急,說不定小命就得交代在這裡。 “下來吧,沒問題。” 沒過兩分鐘,已經下到洞低的陳國棟穿來了安全的聲音。 接著剩下三人開始一一進去地洞下到洞裡。 在前麵看著是一個洞穴,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下來一看,就像在一麵墻壁上扣了一個小洞一樣。 洞穴到上麵的地上也就七八米。 而整個洞穴,呈喇叭狀,裡麵兩米多高,挨著懸崖那邊起碼有五六米。 整個洞穴深度也就七八米的樣子,而且地麵還不是平的,越靠近懸崖越低,隻是坡度不是那麼明顯。 洞穴口那邊地麵凹字形的,中間地麵居然有個缺口。 難道中間那缺口還有木梯或者石階? 果然陳鋒剛想到這,就見陳國棟他們往那邊而去。 當靠近了,陳鋒知道,自己想得沒錯,果然要從這裡下去。 缺口挺寬的,長度有個兩米多,寬度也有一米半以上 站在凹陷口,陳鋒往下看,隻看一條鑲嵌在山崖上的斜道,像八字的一邊,傾斜的往下而去。 斜道上還有一條條人工開鑿的落腳點,就像臺階一樣。 這條下山的通道有點和村前的崖壁小道相似。 隻不過村前那條小道坡度不大,而眼下這一條梯隊道路呢,起碼得有五六十度的坡度。 也就比上山那崖壁的坡度,稍微小那麼十來度而已。 都不帶陳鋒多研究,陳國梁直接就邁出腳,開始一步一個階梯,順著斜道開始向下攀爬。 陳鋒不知道這小道到底怎麼形成的,他現在沒工夫關注這些。 在這大幾十,近百米高的懸崖崖壁中的,一條寬度一米多點,高度不到兩米的山道上行走。 邊上有沒個護欄,也沒個安全繩之類的,他可不敢分心。
第55章木屋過夜下山坳(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