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就知道是這樣。(1 / 1)

次日,陳鋒早上稍微檢查了一下,種植著金彈子的風化土。   還行,除了最上邊薄薄的一層有點乾外,下邊的濕度還是挺大的。   不在管他,陳鋒在給其他小盆景澆完兌有稀釋靈液的水後,拿出一把修剪刀,開始給盆景小苗進行輕微的修整了。   沒法,長得太快太好了,時不時就有新的枝芽從邊上長出來。   不經常修剪,要不了半個月,就得長變形了。   陳鋒打算過兩天,去鎮裡買點帶皮的鋁線,早點給這些長得挺快的小盆景做點造型。   嚓嚓嚓,陳鋒剛修剪了沒幾棵,手機響了起來。   “喂三嬸。”   電話是三嬸周慧打來的。   “小鋒,家裡還有菜沒?沒有了到我和你四叔家地裡去辦一點。”   “等下午我們都要去地裡摘菜了,明天拿鎮裡去賣。”   原來是三叔四叔家明天要賣菜了,所以通知陳鋒去摘點菜。   回來後,陳鋒家裡的蔬菜,幾本都沒有買過。   沒菜了,直接去三家的地裡摘去。   每次要賣菜了,三家都會通知陳鋒去摘一點,以免剛把菜摘了賣了,正好陳鋒家裡沒菜了。   “行,三嬸,我等會就去。”   陳鋒這是一點也不帶客氣的。   開玩笑,客氣了花錢買農藥和肥料堆出來的蔬菜吃?這種自家種的他吃著不香嗎?   特別是現在幾家都是百萬起步的。   陳鋒那是完全不會和他們客氣。   有什麼吃的要給他,陳鋒絕對立馬跑去帶回來。   修剪盆景什麼時候都可以。   所以陳鋒倒下自己活,背著小背篼就去三叔四叔他們家的地裡了。   他們三家的地,都是挨著一起的。   以前一畝多地,基本上都是一塊種各種蔬菜,其他的都是種能喂豬的東西。   比如油菜,那種超大的上海青,包穀,紅薯。   現在改變特別大。   村裡住戶少了一半多點,許多土地拋荒了很長一段時間。   前幾年對土地進行了從新分配。   隻要沒搬走的,旱地從一畝變兩畝了。   其實說來,這也是沒通公路帶來的好處。   村子所在的東邊,那邊除了村民的住房外,平整的旱地也就一百畝出頭。   每一家在這平地上,隻有兩塊兩分低左右的旱地,剩下在兩邊山坡上,各有一塊差不多大小的,加起來都不到一畝。   住家戶遷移走了一半多點,這些遷移走的,土地都回歸村裡,變成了集體土地了。   村裡手裡的這些收回去的集體土地,拿在手裡除了荒廢,沒有一點毛用。   要說通公路了,那肯定有人會承包去,種蔬菜糧食之類的。   可惜不通路。   除了一些村民打聲招呼,拿去種點蔬菜糧食外,好多都空閑了。   考慮到就那麼荒廢著,還不如分配給村民呢,畢竟這些年蔬菜的價格還算是可以。   南方的蔬菜價格要比北方的高。   畢竟北方地多人少,南方地少人多。   北方的地多了,出產的糧食蔬菜也多,所以賣不上價。   而南方的,一家都沒多少旱地,蔬菜產量少,價格肯定貴許多。   村民們拿到更多的土地,也可以多種點菜賣,多增加點收入不是?   所以,一開會,大多數村民贊同後,進行了抓鬮分配土地。   平地這邊的一百畝出頭的土地,每家都分了一畝。   有著這一畝旱地,許多家裡沒有壯勞力的,直接把山坡的土地給拋荒了,隻種這一畝平地上的旱地。   畢竟在平地上,澆水施肥啥的都方便。   也就隻有像陳國富他們,兩口子都在家務農的。   除了那一畝旱地種蔬菜外,村子那邊山坡上的土地,還種著,而且麵積比平地的都大。   每年都會在山坡上種包穀,油菜,紅薯用來喂豬。   水田那邊,村裡倒沒有整個一下,然後從新分配,每家每戶還是那兩畝多。   不過就這兩畝多,都沒有多少村民能全部種完。   沒辦法,費時費力種水稻,但水稻這玩意,他不值錢啊。   大家每年種點水稻,除了自己吃的,剩下都是用來喂雞喂鴨的,兩畝水田完全夠了。   說回來,陳鋒在村裡也有有兩畝多水田加一畝旱地。   雖說分配土地的時候他沒在家,可是陳國富他們在啊。   不過陳鋒的旱地,已經被陳國富他們瓜分種植蔬菜了。   畢竟現在蔬菜也能賣上價了,土地放在哪兒慌著也是浪費不是?   水田到是沒人種他的,還留在那長雜草呢。   六七月份,正是吃蔬菜的季節。   什麼黃瓜,茄子,豇豆,四季豆,番茄,青椒,小辣椒,空心菜,南瓜,絲瓜,苦瓜,都是出產的季節。   而且長得都得非常嫩。   陳鋒摘菜,那都是挑好的摘。   四家的土地都是挨一塊的。   陳鋒到了地裡,這大伯家的茄子不錯,摘幾條。   四叔家的豇豆蟲子少,摘一把。   三叔家的番茄長得大,來幾個。   不得不說一下番茄,這種自家種的,和現在市場上買的,完全是天壤之別。   現在市場上的番茄,為了產量大,好儲存,那是既不好吃,又沒有多少番茄味。   自己種的番茄,吃起來酸甜可口,滿嘴的番茄味,而且還翻沙,味道真不要太爽。   沒樣都摘了一些,後他吃個三四天的。   陳鋒這才滿意的背著蔬菜回家。   路過大伯他們的糯玉米地時,陳鋒還去看了看,還早,現在該沒法吃。   回去的路上,陳鋒想著,改天多來摘點嫩豇豆,還有小朝天椒回去泡鹹菜。   下午,陳鋒睡了一個午覺後,拿起修剪器,準備繼續上午放下的活,給盆景們修剪一下。   結果剛拿起修剪器沒多久,曬著太陽的啊黃就發出了警示。   一般這種情況,那就是有人來他家了。   扭頭一看,陳鋒就看見蔣安國和昨天幫著一起抬金彈子的羅安濤,兩人掙哼哧哼哧的抬著一大坨東西,朝著陳鋒這邊而來。   我插,我就是知道是這樣,昨天這些老小子不喝酒,肯定是為了今天在去山裡挖根樁。   這才兩點過,就不知道從哪裡挖了這麼大一坨。   既然抬著朝他家來,那肯定是為了賣給他。   陳鋒放下了手裡的活,起身回屋,端除了板凳,又倒好了兩杯水。   咚,一聲輕微的聲音,蔣安國和羅安濤,抬著的一根樹樁到了陳鋒家壩子裡放了下來。   ”安國叔,安濤叔,你們這是又從哪裡搞了棵這玩意啊。”   陳鋒招呼著抬得滿頭大汗的兩人,坐下喝水抽煙。   “嘿嘿,不遠,就昨天挖到那顆百多米外。”   陳鋒一邊聽著蔣安國的回答,一邊打量著這棵根樁。   還是一樣,是棵金彈子。   長度有一米二三,十多厘米直徑粗。   形狀嗎,像一條臥龍。   也就是拱起來,在凹下去,在拱起來,在凹下去,最後在翹起一個頭。   當然,其中還夾雜著幾根向下生長的粗根,這完全可以形容成龍爪不是,嘿嘿。   整棵金彈子目測得有兩百斤左右,主要是龍頭有著一大坨。   “叔,你這是賣我吧?”   陳鋒看了一遍開口道。   “那肯定啊,不然抬過來讓你看著玩呢。”   “這棵能出多少?”   對於這棵金彈子,大小重量,長度上,比昨天那顆差多了,蔣安國心裡預計,可能這棵能賣上千把塊就不錯了。   “這棵啊,雖然大小上沒有昨天那顆大,不過形狀挺不錯的,像一條臥龍。”   “要是在長一些就更好了。”   “叔,這棵我給兩千六,怎樣?”   原本陳鋒準備出兩千五的,不過想著想到他們是兩人,平分的話,一千一千二百五,有點不好聽,所以多給了一百。   “兩千六?行行行。”   這次他預計的多了一千多,能不同意嗎?   “行,我給你們拿錢。”   既然同意了,陳鋒就準備給錢了。   不過身上沒有,還得去臥室裡拿。   住在農村,陳鋒就準備了一些現金的,雖說沒有幾萬,幾千塊還是有。   昨天花了四千多,家裡還有三四千呢。   主要是陳國富送了三千多過來,不然也沒有這麼多。   “給,安國叔,你們點點。”   陳鋒數了兩千六,遞給蔣安國,然後看著他輕點。   “沒錯,小鋒,伱是現在種還是明天種?”   拿到錢了,蔣安國立馬和羅安濤分賬,然後詢問什麼時候種,這是自覺的準備幫忙了。   “額,那你們休息會,我處理一下就給種下去。”   想著明天他們肯定還會進山挖樁子,所以陳鋒決定今天就種下。   回屋拿出工具來,陳鋒就開始給根樁進行清理了。   不過等陳鋒清理,清洗,然後消毒完,準備等一會就種的時候,又看到有人抬東西過來了。   這次抬東西過來的人還有點多,四個人,口裡喊著號子。   陳鋒定眼一看,好家夥,這麼大一坨。   沒多想,陳鋒趕忙招呼蔣安國一聲,請他幫忙搬兩根凳子出來,自己跑屋裡給接了幾杯水。   接好水出來沒一會,四人就抬著一大坨根樁到陳鋒壩子裡放下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小鋒,這一坨怎麼樣?”   放下根樁,四人中就有一人開口道。   “牛啊,水強叔,搞了這麼大一坨。”   陳鋒誇獎的。   眼前的同樣是金彈子。   和前麵兩棵不同,這一棵金彈子老樁,完全就是一坨。   這棵金彈子老樁,就入幾塊橢圓形坐墊重疊在一起一樣。   直徑最寬有些一米左右,高度在五六十厘米。   有點像那啥,一坨翔的卡通圖一樣。   最頂端,有著三根手腕粗的枝丫,不過被砍掉了隻留下三四十厘米。   不行,不能這麼形容,很多形容,原本黃金就成了白銀了。   這是一坨宛如一條盤踞的巨蛇一般。   一共盤了三圈半,底部盤的圈最大,越往上越小,最底下還有幾根截斷的粗根。   重量多少,陳鋒預估不出來,但絕對不比第一棵金彈子輕。   “嘿嘿,以前去山裡采蘑菇的時候看見過,想起來了,就帶著人過去挖了。”   “怎麼樣小鋒,這一坨能給多少?”   皮水強和蔣安國一樣,沒有多廢話,直接詢問起價格來。   “這個嘛,水強叔,五千塊,怎麼樣?”   都是不可求的大坨坨老樁啊,養好了都是上萬。   不對,就現在拿出去賣,起步都得幾萬。   所以陳鋒直接開五千。   還是那句話,這就是掙信息差的錢。   陳鋒不收,這些金彈子老樁對村民來說,就是一坨樹疙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