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我們之間終於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那個,明天中午上架了。 感謝我的責編,人美心善的虎牙姐姐把我撿了回來,還給我提供了許多建議與幫助。 要上架了,我問她感言怎麼寫比較好。 她:“賣慘。” 我思索片刻,把自己的生活現狀告訴了她。 她沉默了很久,最後說:“不錯,編得很好。” 我也沉默了,因為不是編的。 …… 我的人生和我的性格一樣,慢吞吞地像條鹹魚,總想著得過且過。 家裡沒什麼錢,小時候想買一袋乾脆麵都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設——小時候臉皮薄,不太好意思喊發小乾爹。 窮和自尊心一直是兩條同時上揚的平行線,進入小社會的大學後,我的這種意識愈發強烈。 記得幾年前的聖誕節,有個女孩子打電話給我,問我要不要一起去吃校外的大排檔。 沒有預料到會發生這段對話的我含糊地應付了過去,因為我僅剩的生活費都借給舍友去給他女朋友買生日禮物了。 我嚼著饅頭打電話給我媽,想要兩百塊錢——兩百塊錢夠兩個人吃一頓大排檔、喝兩杯奶茶,再逛逛街了。 隻是,聽到電話那頭縫紉機的聲音,我就笑著問我媽聖誕節有沒有和我爸一起去吃飯——踩一個枕頭套兩毛錢,我說不出口。 她罵我腦子有病,和我爸有什麼好過洋節的。 我笑笑糊弄了過去。 後來工作後,我在那個聖誕節給我爸媽各買了一條圍巾,不到兩百塊。 我媽又罵我亂花錢,然後就把圍巾係上,跟我爸說說笑笑。 前段時間生了病,急診部人很多,我燒得迷迷糊糊,一個人掛號、看病、掛水,鹹魚頭一次也生出點絕望感來,就像是醃的時候放多了鹽粒子。 然後我媽的電話打過來了——工作後,常常就是她給我打電話了。 她跟我嘮著家常,說後麵誰家小子結婚了,哪個老人家去世了,家裡的狗下崽了…… 然後她問我今天晚飯吃了些什麼,我看了眼吊瓶,盡量壓著咳嗽,笑著說我喝了雞湯,天冷,暖和。 她頓了一會,又絮絮叨叨地說家裡養的小母雞燉湯才好喝,讓我有空回家。 最後掛了電話,我就看著天花板,甚至希望身邊的小孩再多哭鬧一些。 手機又亮。 “有人給你發起了一筆轉賬。” 我點進去一看,我媽給我發了兩千塊錢,備注寫著:天冷了,多喝點雞湯,養好身子。 我花了挺久才打出來一個“好”字,這破觸摸屏老是失靈。 …… 害,上麵都是我編的,生病不假,主要是掛水的時候小孩太多了,吵得我特麼頭都要炸了。 還有護士小姐姐很漂亮,但手法不漂亮——老子回去之後手背腫了大半天。 第二天去掛水居然還特麼是她給我紮針! 咱談談正事,明天中午上架先發三更,晚上再發三更,先六更表表誠意。 上架之後的更新,咱的目標是保三爭四,每天兩章我也知道喂不飽你們這群小蹄子,沒辦法,多出貨讓你們滿足點吧。 打賞的話也會有加更,一般在一周內加上。 沒啥別的要求,求首訂、求追訂,一方麵是上架後的推薦要看這些數據,咱也想多賺點錢。另一方麵呢,咱這題材這劇情這主角……還是希望大家吃席能趕口熱乎的,要不然很多地方刪改了就沒那味了。 當然,我也會竭力保住我們的孩子,盡量不被盯上——噓,悄悄滴。 這本書能走到今天離不開大家的支持,馬上要跨年了,沒地方跨的,實在不行跨我身上也成。 求首訂、求追訂、求月票、求打賞…… 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