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科學家們(二)(2 / 2)

(伏打電池,早期電池,實用性很差。)

蓋莫林(也稱格麥林),漢諾威人,氰化物專家,編寫了諸多化學入門著作,培養了一批後世聞名的化學家。

米切利希,奧爾登堡人,晶體化學專家,合成了“硝基苯”,在燃料,火藥,蔗糖發酵方麵均有傑出貢獻。

弗裡曼·龍格,漢堡人,從煤焦油中萃取酚、氮等物質,研發紙色譜,同時也是紙色譜測定技術的先驅,還是染料化學的大佬。

舍恩拜因,巴登人,全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典型,其中最主要的幾個發現是自動氧化、誘導反應、火棉膠(硝化纖維,蕪湖起飛)、電化學和鈍化鐵。雖然一輩子都致力於治病救人,但是他的發明後來基本都成了殺人的武器。

維勒,格麥林的學生,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之一。

李比希,農業化學奠基人,與維勒一同合成尿素。

(最後這兩個是巨佬,如果展開講,一章都不夠,所以不寫了。)

等等

這些在人類化學史留下濃重一筆的人絕非庸才。之所以一直不待見阿伏伽德羅的理論並非是權威的壓力,主要原因是當時的自然科學還無法區分出分子和原子。

同時由於有些分子發生了離解的現象,讓阿伏伽德羅假說很難給出有說服力的實證解釋。

不過由於某隻蝴蝶扇了幾下翅膀,一些細枝末節的障礙由韌而解,所以他們自然沒有理由繼對這種理論持否定態度。

同時這些人也很清楚,這個理論的確立,將會給整個化學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歷經30年的努力,阿伏伽德羅終於如願以償,然而留給他慶祝的時間卻不多。因為後麵還有人打算展示和論證自己的新成果。

其實此時的阿伏伽德羅很幸運,因為他的成果被人認可的時間提前了二十年,歷史上的他甚至沒能活著等到那一天的到來。

在弗蘭茨的推波助瀾之下,一個個新理論、新發明、新方法被提出。這些激動人心的東西,最終將會改變整個世界。

對於皇家科學會的科學家們,這種不斷迭代的知識也讓他們耳目一新。

當然也有讓科學家們頭疼的怪物,比如巴貝奇和阿達研究出的蒸汽動力計算機。

之前兩人將差分機的精度推進到了小數點後七位,並且簡化了使用方法計算精度高達21位。

這讓很多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不必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反復計算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其實也多虧了弗蘭茨旗下那幫狂人們搞出的大功率液壓機,讓奧地利帝國擁有了遠超這個時代的精密零件製造能力。

此時一臺需要耗時三個月造價高達兩萬英鎊的20位差分機,在維也納隻需要花費一個星期和3000弗羅林。

而最新式的21位差分機的造價也不過一萬弗羅林,並且殘次品的出現率較低。

於是乎巴貝奇和阿達就膨脹了,各種意義上的膨脹,由於二人經常去品嘗學生作品,甚至還打包回實驗室,體重和信心都在飛速增加。

巴貝奇打算研究一種全新的,時間獨一無二的分析機。

感謝書友斬6醬丶子牧的打賞。

殖民先放一放,寫幾集主角和奧地利回回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