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還有這種好事?(2 / 2)

緊接著股市僅僅是短暫上揚之後便一瀉千裡,再次以跌停收場。截至6月15日,內萊塔尼亞第二期鐵路工程的價格已經下降到原來的59.8%。

(之前因擔憂股市危機,弗蘭茨和手下商議後設定漲跌的上下限均為5%。所以經歷十個跌停之後,仍維持在原來市值的59.8%。如果是10%的上下線,十個跌停之後市值隻有38.64%。)

由於這些金融家早就利用自己的關係賄賂了大批證券業的從政人員,所以出逃的全都是有背景的大資本。

當然如果有大貴族或者是皇室成員想賣出,那些人也會為其開綠燈。隻不過為了鼓舞人心,弗蘭茨借索菲夫人和弗蘭茨·卡爾大公之口重申了哈布斯堡家族不會坐視這個國家倒下的態度。

當然除了少部分死忠以外,都不會在這種情況下相信奧地利這劑“定心丸”的效力。

1842年6月15日的晚間。

政府和皇室還有第二期鐵路工程建設管理局以及帝國鐵路公司等四方發布一份聯合聲明將在西非的科特迪瓦、幾內亞、多哥、喀麥隆、納米比亞五塊屬地與第二期鐵路工程建設管理局合並成立奧地利皇室海外開發公司。

直接拿出這五塊土地來,足可見維也納方麵的決心和態度。

那些本近乎絕望的股民突然感覺自己重獲新生一般。同時新成立的該公司發布通告宣布從今往後會以西非屬地利潤的50%作為分紅。

這個吸引力比任何經濟刺激手段都更加“刺激”,由於金融家們近4個月的宣傳,讓第二期鐵路的股票多了近400萬散戶。

雖然時下的帝國人口在3800多萬左右,但此時一戶人家平均有四到五口人;因此這400萬幾乎涵蓋其全境各行各業的人群,尤其是在內萊塔尼亞地區幾乎人人都成為了皇室海外開發公司的股東。

眾所周知殖民地開發首需的便是財力,所以這些金融家們恰巧為弗蘭茨獻上了一份大禮-聚攏財富。

由於奧地利的特殊國情,它的內部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用真金白銀或商品抵押換來的預期鈔。

除了索羅斯外沒有人真正套現成功,他們出售股票所獲不過是一些預期鈔而已。這段時間,反倒是由於金融大亨們各顯神通,讓奧地利的貴金屬一直處於流入狀態。

但是弗蘭茨並不打算在其信譽上做文章,所以那些金融家們不用擔心自己會一無所有。

但是他們想用那些預期鈔來換取真金白銀帶到其他國家的想法就需要耐心地等待了。這個過程可能三年五年,或許長達十年八年。

總之它們並不會變成廢紙,但是如想要轉移資產卻是十分困難。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那就是買商品承受高昂的專賣商品稅。

奧地利皇室海外開發公司的成立還帶來了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將國內對於殖民地發展的關注度提升好幾個高度。

同時願意到西非務工的人員也在不斷增多。畢竟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成了可以享受分紅的股東,自然就有了努力的動力。

這是弗蘭茨與索羅斯的第二次交手,前者派出的“強盜”並沒有成功捕獲到後者。而後者的謀略也沒能殺死前者的帝國,這僅僅隻能算是一個平手。

至於其他的金融財團看似賺到了但又似乎沒賺,還有一種虧到姥姥家的感覺揮之不去。當然少部分堅守的死忠分子,通過這件事更加確信了自己的信仰。

即哈布斯堡皇室是不會拋棄他的臣民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