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戰勝痛苦(2 / 2)

後者則是覺得弗蘭茨一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愛好,所以才需要對方失去意識才可以。總之,二者都覺得弗蘭茨不懷好意。

“科學進步!懂什麼!想想你們以後拔牙的時候,醫生用鉗子夾住你們的齲齒像鱷魚一樣死亡旋轉,伱們就知道這項發明的偉大了。”

弗蘭茨剛說完,塔莉婭和阿佳妮就故意齊齊地露出了雪白的牙齒。

按照弗蘭茨的想法,經常吃糖的人,牙齒應該很差才對。

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經常吃糖的人牙齒不一定差,但是經常吃劣質食物的人牙齒一定很差。

這一時期窮人三十幾歲牙齒掉光的事情並不稀奇,因為他們吃的食物太過粗糲對於牙齒的磨損很嚴重,並且例如牙膏、牙粉這些東西還未普及。

演示開始,勞福德·威廉姆森·朗格用三十秒的時間讓受試者吸入大量乙醚氣體,以確保他不會在手術的過程中醒來。

在確定對方失去意識之後,勞福德醫生開始了他的表演,他故意將切口放得很大,以便在場的醫生能感受到那種切開皮肉的痛苦。

然而勞福德醫生並不著急取出痛風石,而是故意用刀在病人的腳上切割翻找,再進行縫合。

雖然奧地利的醫生和學者們之前對這個美國佬多有不屑,但此時確實認識到了這種新技術的神奇之處,都開始認真觀看起手術的過程來。

最後一共取出了12塊大大小小的痛風石,手術非常成功,就在掌聲雷動的時候有人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受試者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特殊的變化,隻有死人才會發生的變化。一名來自匈牙利的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生塞梅爾魏斯·伊格納茲·菲利普發現了這種異常,立刻向勞福德·威廉姆森·朗格詢問。

後者還沉浸在自己的成功之中,並沒有注意到受試者的變化,當勞福德醫生對其進行檢查時跌坐在原地。

“他他死了.”

頓時全場嘩然,過量吸入乙醚氣體致人死亡並不是什麼稀奇事,但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還是給奧地利的醫學界敲響了警鐘。

乙醚是救人性命的神奇氣體,還是殺人於無形的毒氣?

維也納醫學界為此展開了全方位的辯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辯論的成果自然是安全使用乙醚麻醉氣體守則,守則規定乙醚是危險藥品必須由專業的醫師才能開具、使用。

同時也開展一係列對於乙醚危害和劑量等方麵的更深入的研究,這在未來為奧地利帝國的麻醉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至於那位勞福德·威廉姆森·朗格醫生,雖然因為他的過失致使一人死亡,但是由於當時的法律規定並不完善沒有相關的處罰規定,而且死的並不是奧地利人,所以他還是帶著他的獎金回到了美國。

弗蘭茨對那位痛風病人的死深表遺憾,但也慶幸自己當時沒有熱血上頭選擇親自做這個實驗,否則以後一個殺人兇手的惡名是逃不掉了。

塔莉婭覺得這玩意實在過於危險還是應該考慮口服藥物麻醉,比如鴉片酊之類的東西,阿佳妮倒是覺得乙醚氣體以後可以用來做審訊工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