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克帝國雖然沒落,兵無戰心,將無戰意,但是裝備精良,且占據了優勢地形。
但亨利·哈丁爵士想要快速結束動亂就必須速勝,而無論是強攻錫克帝國的城鎮,還是去山裡和阿富汗人打遊擊都不是能快速結束的事情。
之前想要結硬寨,打呆仗的策略完全落空,而更可怕的是如果阿富汗人和錫克人真的聯起手來,那將會是一個1+1大於2的超級大麻煩。
除此之外滿地的叛軍也是亨利·哈丁爵士始料未及的,他已經不知道向國內寫了多少封求援信。
南洋地區的兵力也不富餘,隻能支援一千五百人。遠東地區則要防備清國,最多隻能派五百人來支援。
此時亨利·哈丁爵士最大的指望是開普殖民地的五千名士兵和西非艦隊的二十艘船。
尼泊爾人的參戰也在英國人意料之外,畢竟之前英國已經多次戰勝尼泊爾並且割走了大量土地,其已經是英國人手中的一個傀儡國了。
但實際上此時尼泊爾內部發生政變,受英國支持的宰相被王室刺殺。這本來是一場內部的權力鬥爭,然而宰相一派的勢力頗大,王室為了穩定局勢轉移矛盾才不得已發動了這場戰爭。
6000名尼泊爾士兵號稱十萬,對於一直威脅著他們國家的英國人發動的進攻。
而在當地駐守的隻有500多名英軍和廓爾喀人的一個營,所謂的廓爾喀人就是尼泊爾人。
英軍指揮官當即決定撤退到巴特納地區固守待援,因為僅憑他們是不可能擋住尼泊爾大軍的。
這位英軍指揮官實際上非常有膽識,但是他無法信任手下的廓爾喀傭兵。
不過當時尼泊爾地區對於國家沒什麼概念,人們更多按部族劃分,這支接受英國人雇傭的廓爾喀人,他們剛好是屬於宰相一派的。
這些人世代以傭兵為業,還是有一定操守的,再加上部族領袖被害,他們和現在來襲的這支尼泊爾人大軍簡直是不共戴天,於情於理他們都不願意離開。
英國人可不想理這些瘋子,在結清了這個月工錢之後就逃也似的離開了。
也許是大英的氣數真的未盡,這支傭兵以近乎全滅的代價擊退了尼泊爾王國的“十萬大軍”。
當英國人的偵察隊伍趕到時,發現要塞內外全是屍體,隻剩下一小撮廓爾喀傭兵揮舞著英屬印度的旗幟向他們打招呼。
實際上尼泊爾人生活在山區,自然環境惡劣、土地貧瘠,再加上其民族的尚武傳統,所以即便是同族廝殺也會打得如此血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個消息傳到德裡之後,亨利·哈丁爵士長出了一口氣,這是最近他聽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不過很快亨利·哈丁爵士就收到一個不好的消息,根據線人密報,沙遜家族似乎打算在印度次大陸上自建猶太國.
亨利·哈丁爵士的頭嗡嗡地響,他甚至覺得自己該派人和沙遜家族交涉,然後讓倫敦方麵先給一個承諾拖住他們,畢竟沙遜家族太有錢了。
如果這群該死的鴉片販子再給那些土邦的王公們提供資金援助,那可太惡心了
不過這時候亨利·哈丁爵士又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地處特蘭奎巴的奧地利人表示自己可以幫他解決這個煩惱,至於酬勞隻需要一點卡來卡地區的土地就可以。
(卡來卡即現在的泰米爾納德邦地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