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英法的妥協(2 / 2)

有人想要避戰,因為此時開戰對法蘭西不利,戰爭可能不但無法扶尚博爾伯爵上位,還可能會重蹈法國大革命的覆轍。

有人想要開戰的理由則是因為自己囤積的貨物賣不出去,有人不想開戰的原因是自己在國外還有很多生意。

最終路易·菲利普選擇了和平,因為敵人太過強大,同時國內的叛亂分子也太囂張。

工人秘密結社,各種社會思想的小冊子遍地都是甚至引來了兩位偉人圍觀,不過進行演講的並不是一名黑人,而是一群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社會學者。

正統派和教會、庇護九世串聯在一起,對於路易·菲利普來說簡直是惡心他媽給惡心開門,惡心到家了。

路易·菲利普親自任命了77名主教希望借此來沖淡教會的影響,但是這種力度還沒法一次性消弭教會千年來建立的影響力。

反而是讓教會和正統派堅定地走到了一起,庇護九世更是借機催債,要求法國補繳多年來欠下的什一稅。

奧爾良派內部同樣不穩定,比如巴羅派,他們就希望讓路易·菲利普處於統而不治的局麵。

除了這種公開表示希望國王交出權力的,還有一大堆各懷心思的小派別。路易·菲利普在位18年已經換了17屆內閣,其動蕩程度可見一斑。

“民主派”和共和派此時也登上了歷史舞臺,軍隊之中同樣山頭林立,比起政治派別,個人派係更為常見。

比如首相蘇爾特為首的騎墻派,他們誰都不想得罪,同時又堅定地維護著自身的利益。

國內的工人罷工和農民起義也不時發生,殖民地的混亂更是到了可怕的程度。

不過此時路易·菲利普覺得此時的局麵還可以勉強控製得住,但要是再發生戰爭那可就不知道了,他不想冒任何風險,一次都不願意。

兩州之地也不少了,比比利時那次要好,至少他沒有損兵折將。而且路易·菲利普覺得自己發現了一個人才,夏爾·杜夏特這位草根崛起的將領。

前者覺得可以利用後者分化瓦解波拿巴派,後者也覺得前者將是自己最大的墊腳石。

於是乎1847年維也納會議順利召開,並且取得喜人的成績,為歐羅巴的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

五大列強均派人參加,除英法之外,各國首腦齊聚,是1815年維也納會議之後的第一盛況。

從此瑞士從地圖上消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與會的大多數國家都獲得了新的版圖,即便是沒有獲得土地也有金錢作為安慰獎。

弗蘭茨則是坐在鷹堡之中愣愣出神,歷史上奧地利曾經三次嘗試奪回祖地,但均以失敗而告終。

最後為了不讓龍興之地被瑞士人改成公廁,哈布斯堡家族不得不每年向瑞士繳納修繕資金,以保護這座久經滄桑的建築。

後世的鷹堡弗蘭茨去過,是一座建在山中不起眼的小城堡。然而此時它已經成了一座廢墟,弗雷·荷洛賽的最後一道命令是將鷹堡焚毀。

如果不是弗蘭茨要收回它,這座小城堡會作為古跡一直保存到21世紀。

不過現實是自己的敵人就是這樣的無恥,不是拿自己的民眾開刀就是拿一座不會動的建築出氣。

所以當弗蘭茨得知弗雷·荷洛賽並沒有自焚而死,而是選擇了中途逃生之後,弗蘭茨有了些特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