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漢帝國的北部邊陲有一個地方,叫代郡。代郡是北方守護帝國的重鎮之一,再往北一百五十裡就是匈奴地界。代郡之名來源於古之代國,若再往前推到春秋時期,那是遊牧民族代戎活動的地方,後來變成了趙國的附屬地代國,再後來就變成了秦漢的代郡。代地地勢險要,北達陰山,南及雁門山,細至黃河,易守難攻,乃兵家必爭之地。趙乃四戰之地,趙人驍勇善戰,秦滅六國時屬趙國最難攻下,秦國耗費了十五年時間仍無法攻破趙國,最後沒辦法,用反間計使趙王換掉大將李牧才得以攻下邯鄲。邯鄲陷落,趙王被俘,公子嘉僥幸逃脫。不甘心的公子嘉逃到代地,想憑借代地險要扼守,再聯合他國反擊。公子嘉在代地六年,沒有等來反擊的機會。因為,再沒有聯合的機會。六國相繼滅亡。 兩百多年過去了,諸侯們相繼滅亡的慘痛記憶已經被撫平,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王朝,推著歷史的車輪繼續往前走。 戰火燒灼過的土地不久就能煥發出新的生機,辛勤勞作的人們繼續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歲月還給它一段長長的寧靜。 代郡有座奇山,名為崎蔚山,山高千尺,綿延百餘裡,山峰處飄渺如煙,如詩如畫,有如人間仙境。很多年前,有三個年輕人來到這裡,為景色所著迷,便在崎蔚山上搭起了幾間茅草屋,從此便居住在這裡。 幾十年過去了,這幾間茅草屋經歷了風風雨雨,仍然還奇跡般地矗立在這裡。每次狂風暴雨來臨,似乎要將它吹得支離破碎的時候,第二天,它又奇跡般地還原了。它非但沒有敗落,幾十年中更是逐漸多出許多見青磚瓦房,把茅草屋包圍起來,漸漸地,草屋看不到了。 青磚瓦房散落在青山綠水之間,白日間,極難發現這些青磚綠瓦的存在,隻有在夜晚時,點上燈火,從依稀的燈光中判斷出這裡有人居住。在夜間若隱若現的燈火中,從另一山頭望去,赫然是北鬥七星的形狀,宛如一個巨大的酒鬥橫在半空中。北鬥七星中的天樞星離北極星最近,因此這裡房屋群落最大,是這裡的的門戶所在。在天樞的入口處有一塊很大的牌匾,牌匾上是金文寫的“三垣閣”三個大字。天樞以下是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搖光,代表著三垣閣七大派係的武功。三垣閣武功多而繁雜,同宗同源卻又不盡相同,資質高的或能盡修七門武功,資質低的怕是一生都難將其中一門練得完滿。故三垣閣收徒極為嚴苛,須是品行端正、天賦極高的人才能入門為徒。雖天地之大,能符合此二者者少之又少,故三垣閣雖近百年基業,人數卻不足百人。 三垣閣人數雖少,卻幾乎都是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 閣中弟子大多乃清修之人,極少惹江湖是非,即便有,多數人也都懼怕三垣閣威名,不敢來尋仇,少數膽子大的要尋上三垣閣來,怕也尋不著,因為,這裡根本沒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