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州。 西南七州之一。 白玉京。 雲州中心。 駱府即坐落於此。 作為駱氏一族的核心王府所在的城池,白玉京巍峨雄偉,東倚長秦第三大河——裕沆河支流-白雲河,南望由陸沉界延伸出的部分山脈。 整座白玉京以駱氏王府為中心,呈環狀向四周擴散,永恒鳳凰塔坐落王府中央,天壇、法院、廟宇、校場、樓榭、梧桐——— 輝煌規格之極不亞皇都 ———是西南七州真正意義的皇都。 白玉京生活的人幾乎都是駱氏族人,即便不是駱氏族人,也和駱氏有些千絲萬縷的聯係。 實際上,如果不是和駱氏關係非常密切的人,是絕沒有辦法穿過西南七州來到白玉京的———這裡的嚴防程度,不亞於長秦皇宮。 白玉京的很多地方巡防極其嚴密,即使是駱烆也有很多地方不能通行,一些特殊的地方往往都是隨著駱殊燁同入的。 當然其實駱烆也願意去其他地方。 唯有王府內有海心湖一處可以讓駱烆相對容易的吸收書氣轉化為冰元素來修行創新世紀。 出雲州,東行潯州——— 首先必過白雲河。 白雲河駱烆並不陌生,駱氏自建的照陽書院,時常有院外課程,多數情況都是東行白雲河,偶有會北達陸沉界部分山脈。 白雲河之所以作為學院日常修行課程,是因為白雲河源自裕沆河,而裕沆河始流地乃是現世之絕地———伏葬雪海。 這是現世有明確記載:史書境書界,融入現世後,生生的在大陸上塞入一片龐大恐怖的雪原高地! 據已有的探查顯示,伏葬雪海領域之廣遠超長秦帝國! 而從伏葬雪海流出的水脈,自帶一種獨特的氣息,傳聞中可以從水脈中提取到某種物質,可以促進書界發展。 當然經過駱氏多年研究發現,根本不存在特殊物質,隻是這種水脈與伏葬雪海有著相同的性質——— 不見空,水中月,琉璃光,從心重。 意思說伏葬雪海中的雪,以目而視為空,猶如水中月是虛幻的,唯有閉目以心觀,方可識得真容———白雪表層散發著盈盈流光,一枚雪花的重量可隨心意變化。 而白雲河之水繼承了伏葬雪海琉璃光,從心重的特點。 所以白雲河的河水無論是用來負重修行,還是用來訓練專注力、反應力都是非常好的工具。 不過如果想以白雲河河水作為攻擊手段就有著不現實,因為從心重的特點隻取決於接觸的生靈,一旦離開接觸,頃刻間化為普通河水。 同時一滴水接觸兩個以上的生靈,也會使得從心重的特點消失———就其特點,是最適合個人修行。 白雲河橫斷八十米寬,算不上大河。平靜的河麵朦朧著些淡黃色流光,如輕煙般的流光卻不阻擋視線,可輕易看盡河床,不見任何生靈。 河上有一白玉石修煉的拱形橋,潔白如花萼,細微處偶有精美花紋雕刻,大片大片的留白宛如美人雪膚———欄上同樣由白玉石雕刻出幾十隻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飛鳥。 駱烆等人過橋時,正值照陽書院的授課老師帶著一群約莫十歲左右的學生在進行戶外學習———授課老師指尖有一滴白雲河水,撫須言談授課。 “烆叔,由白玉京東行,先出雲州,穿宿州,即入南域。”駱成宵指著一副水墨色的畫圖,一口一個“烆叔”叫著。 駱烆被一個七十歲高齡的中年男子這麼稱呼著,實在有些難堪,不甚好意思,反復糾正駱成宵,對方也不同意。 這把隨行的駱煊給逗笑了,直到駱成宵開始一口一個“煊姑姑”的時候,黑著臉盯著駱成宵不說話。 駱烆看到駱煊吃癟,有意笑弄一波,可眼下也不是時候,須得和駱煊一起給駱成宵壓力,省些“烆叔”“煊姑姑”的稱呼。 駱成宵麵對駱烆和駱煊二人共同的壓力,隻好答應於外人前稱他們“公子”“小姐”,若沒有外人,稱謂之上是絕不能逾了規矩。 水墨畫為長秦西南、南域、東南三域地圖,由駱爻這位書界之主感念形成的。 “南域十二州我們需要關注兩個勢力,其一是無瑕光明寺——— 無瑕光明寺是長秦佛門之一,不同於長秦其他六大佛門,無瑕光明寺所尊如來為一株佛印光明樹,乃是自前朝就傳承下來的古寺。 近萬年來可沒少遭李皇敲打。” 講到這裡,駱成宵笑了笑,繼續說道: “另一支勢力是端王李白生。此人自六千年前與李皇脫離,自立門戶,至今已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最重要的是——— 傳聞中端王李白生至今仍就活著。” 聽到這裡,駱烆驚呆了,一個六千年前的人物,至今依舊活著,其壽數都比前世一個文明存續時間都久。 駱成宵看著駱烆和駱煊滿臉的震驚神色,輕笑道, “當然,六千年前的人物,能活到今天,必然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不錯,對於正常人而言,壽享三千已經是極限了,很少有能超過三千之數的。”柳勵合作為駱氏為數不多的外姓執教授課老師,自然比常人了解的更多。 “歷史上壽數超過五千載的,絕大多數人都是三書中至少有一書不經歷共饗儀式———獨自走完問書到我書境,而且其書界層次最差也是萬象境。” “柳老師,那這端王就是不經歷共饗儀式,獨自將萬象境的書界修煉到我書境嗎?”嘴替駱煊問道。 柳勵合眉頭一挑,瞇著眼睛,看著駱成宵不言語。 駱成宵尷尬一笑,訕訕道:“還請柳老解惑。” 駱成宵雖然對南域諸傑有所了解,但他的重點經驗區域仍在潯州,且在商業經營上涉獵深刻,於似端王李白生壽長六千載的活化石就了解不多。 柳勵合玩一笑,侃侃解釋起來。 “駱烆、駱煊,可還記得我曾講過的嗎———三書增壽,未歷共饗儀式者,增壽八百,由凡塵而起,至造化,最高可增三千兩百載。 七錄增壽,未歷共饗儀式者,增壽兩百,由凡塵起至造化境,最高可增八百。 由此,三書共可增壽九千六百載,七錄共可增壽五千六百載, ———合計一萬五千兩百在。” 理論上,最完美的修行者,其壽極限之數為一萬五千多,但前提是不經歷共饗儀式,即書界從問書境到我書境,完全由個人獨自走完,達到完美。 至於成史書境,這個就已經不在談論範圍內了。 如駱爻車馬書界這般凡塵境墊底的書界,是沒有可能走入史書境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根據所有史料記載,唯有達到萬象境的書界,才能踏入史書境,將書界與現世融合。 這是因為曾有萬象境的書界達到史書境後與現世融為一體後,其書界內原本的生靈隻有造化境的書界才有望踏入史書境。 因此關於現世也曾是某位強者的書界之猜測絕非空穴來風。 “但是自後書時代起,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經歷了共饗儀式的書界,已經沒有辦法達到理想中的極限壽元。”柳勵合感嘆道。 “就以我駱氏真凰界為例,萬象境的書界,作為三書,最多增壽千載,若作為七錄,那更是隻能增壽百十載。” 駱烆默默點頭。 事實上,現如今連萬象境書界極限增壽千載也難以實現,畢竟想要達到我書境,必須要成為書界之主。 但是修行書界者千千萬萬,書界之主終究隻有一個。 當下的修行趨勢,就像劣幣驅逐良幣,要想保證一個家族長治久安的生存下去,就不得不采用這種方式——— 以期後世有傑出子孫能承前人之福澤,開後世之基業。 駱氏一族內,除了以真凰界為核心的萬象境書界外,也還保留一些歷代接觸族人遺留下來的書界。 有些書界論潛力與發展,甚至尤在真凰界之上。 “這端王啊,除了明確的李氏皇族的書界外,另外兩書之一,必有一書未歷共饗儀式,雙書或者七錄之一的層次必在萬象境。” “這端王,可謂李皇歷史上,唯一可與開過聖皇比肩的存在了。”
第8章 南域2主(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