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秦法(1 / 1)

【第一點,賦役苛刻。   秦朝是賦稅徭役並行製,以田租、口賦和其他雜稅為三大支柱,輔以徭役製度等,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秦賦役製度。   田租的征收按照田畝產量計算,收三分之二。   口賦也就是人口稅,無論是農業還是工商業都按人口收稅,朝廷一般隻收錢不收穀。   其他雜稅包括關市稅、商品稅和山海池澤稅等,是朝廷賦稅最主要的來源。   以我們現在的眼光看,秦朝時的賦稅自然是嚴苛的,光是三分之二的田稅就是極其極其多的。   秦朝黔首忙到一年,到最後自己手裡隻能留下一點用來活命。   所以我們再怎麼喜歡這些封建帝王,也得明白封建社會的本質是剝削,現在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的。】   [贊同,雖然有時候總是埋怨生活,但現在這種吃飽穿暖的日子是很難得的。]   [沒錯,感謝袁爺爺。]   [封建社會,也隻有上層的人才能過好日子,底層百姓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天幕下,千千萬萬正在勞動的百姓抬起了頭。   後世人是再也不會餓肚子了嗎?真好啊。   (秦-××:怎麼才能不餓肚子呢?)   (漢-××:想知道。)   ……   眾多百姓一致問出來,風曦自然能看到這些差不多的彈幕。   【不好意思啊,主播對糧食問題並沒有多少研究。】   這下不僅百姓,連皇帝大臣都失望極了。   民以食為天啊。   不料天幕話音一轉。   【沒有具體資料,現在主播肯定講不出多少東西,隻能隨便說一說,大家湊合聽聽。】   天幕下眾人皆露出了笑意,後世離他們這麼遠,對糧食肯定更有研究,隨便說說對他們肯定也有用處。   嬴政大喜:“治粟內史快記下來,一字都不準漏。”   隻要糧食多多,何愁天下黔首不穩?   治粟內史竹簡和刻刀備得足足的,聞言應是。   天幕出現後,秦朝官員們身邊最不缺的就是竹簡和刻刀,時刻準備著,隻要天幕說到他們負責的範圍,長官和身邊小吏的刻刀都要冒出火來。   不好刻竹簡的輿圖之類,就用絲綢布帛繪製,宮裡朱砂之類的東西多得是,都是方士用來煉丹的東西,陛下都讓人搬過來了。   【因為這期講秦,主播手邊正好有秦朝的資料,稍微有點記錄。   根據《秦律倉律》記載,秦主要的糧食作物就是禾、麥、黍、稻、荅和菽。   禾是粟米、小米,麥是小麥,黍是大黃米,稻就是水稻,荅是小豆,菽是大豆。】   [感謝主播,六種隻大概知道三四種,一下子明白了。]   農家子弟失笑,這種常識都不知道。   【粟和麥是秦國主要的作物,因為不需要太多灌溉,適合秦嶺以北較為乾旱的土地。   如果有良好的灌溉條件,粟和麥的產量會大幅度提高,比如鄭國渠的修建就讓秦沃野千裡。】   [所以秦在戰國大部分時間裡的灌溉條件都不好。]   [韓國這操作算不算滋敵呢(狗頭)]   已經當了俘虜的韓王安:……寡人悔啊。   【在降水充沛的地區,水稻的產量是最高的,但秦地處內陸,降雨量比不上中原和江南,且大部分是旱地。   這種土地長期耕種會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土壤養分也會逐漸降低,所以必須用輪耕的方式解決。】   一直和土地打交道的人有些失望,這些東西他們都知道啊。   【一般情況下,水稻都是一年兩熟。   但在氣候溫潤潮濕的南方,可以實現一年三熟。   用“深淺栽培法”,深淺配搭種植,一茬淺栽,早熟,另一茬深栽,晚熟,可以高效利用時間和耕地資源。】   [秦朝南方應該就是南越吧?]   一年三熟?   各朝各代的人都沸騰了,一年三熟的稻子啊,得多出多少糧食?   嬴政眉頭輕皺,南越?   他才剛剛結束泰山封禪。   他命大將屠雎南征嶺南,進攻閩越時很順利,進攻南越卻讓秦軍損失慘重,隻能開鑿靈渠來解決糧草和裝備問題。   那裡的蚊蟲瘴氣是讓秦君最頭疼的問題。   如果能一年三熟,南越是必須得打下來的,但如何打又是一個大問題。   【說個題外話,秦朝時的麥子更多是用來蒸麥飯或者煮成麥粥,應該是很刺嗓子的。   當時的加工技術不成熟,不能把麥子磨成麵,所以咱們的始皇大大可能每天的吃食也就那樣。】   [所以嬴政喜歡吃魚,是不是因為魚在秦朝算是難得的美味了(哭)]   [生前愛吃魚,恐怕怎麼都沒想到死後會被鹹魚埋身吧。]   [其實是有多駕馬車,前後都裝滿鹹魚,政哥沒有被鹹魚埋身。]   [石磨!石磨啊!墨家的人呢,研究起來啊!美食多重要的東西,怎麼沒有學派重視呢(怒)]   [看出來你很喜歡吃。]   嬴政隻覺得眼前一黑,他死後竟會被鹹魚埋身!這般受辱!   底下的朝臣公子們恨不得自己今天沒來,後宮的公主妃嬪們也變了容色。   誰這麼大膽?   趙高離始皇帝最近,此時被始皇帝身上威嚴嚇得隱隱顫抖。   嬴政大怒喊道:“把胡亥帶來!”   除了胡亥這個秦二世,還有誰敢這麼對他?   孽子!   剛受了笞刑的胡亥嘴巴還被堵著,雙眼祈求地看向大兄,希望大兄幫他求求情,他太疼了。   扶蘇垂眸,當作沒看見,阿父死後被這般侮辱,他心頭隻覺一把怒火在升騰。   胡亥又去看趙高,指望他勸一勸。   趙高壓根沒看他,十八公子未來已經是徹底廢了,沒什麼利用價值的人,不知道他去關注,   “給朕再打十下,在朕麵前親自打。”   胡亥覺得整個後背都火辣辣的,他不敢怨阿父,但徹底恨上了扶蘇和趙高以及動手的郎中。   【主播隻了解這麼一點,我們繼續講回賦役吧。   秦朝的徭役有更卒、正卒和戍卒。   更卒服役時間為每年一個月,主要在本郡縣內從事建築工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比如修築馳道、整治河渠等。   正卒服役時間是兩年,在服更卒三年後開始,是在郡縣或者京師服兵役。   戍卒服役時間是一年,職責是守衛邊境,還在烽燧、亭侯、郵驛等地方服役。   秦朝服徭役除了有一定期限,還有工錢,有的徭役朝廷管飯,並沒有印象中的那樣黑暗無道。】   [尊嘟假嘟?還有工錢拿?]   [md,人家乾個兩年一年就回家,我還得受那破公司窩囊氣幾十年。]   [……勸刪,你攻擊到我了。]   秦以後的朝代也覺得驚訝,真的還有工錢拿?   史書上從來沒說過這事兒啊。   【沒錯,是有工錢拿的。   雲夢秦簡記載,有罪被判罰款的人,或者欠朝廷錢的,用徭役來抵債,勞動一天算八錢;由朝廷提供食物的,勞動一天算六錢。   同樣朝廷提供食物給在朝廷服徭役的人,男子每天三分之一鬥,女子每天四分之一鬥。   徭役的工錢還可以折換成糧食。   還有一點,參加城旦舂米勞動的,自由人自備衣服,奴隸則由朝廷皆衣服,當然這個肯定要還的。   秦律還規定,一家不能同時征調兩人服徭役,如果官吏不遵守,要罰款。   總之無論服徭役的是百姓還是罪犯,朝廷必須保證溫飽的。】   [……我一直以為在秦朝服徭役是要當牛做馬的。]   [出土的一些秦簡說明根本不是那麼個事。]   [秦二世時肯定要當牛做馬的,胡亥那個小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