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焚書坑儒(1 / 1)

【第四點,焚書坑儒。   秦始皇最被詬病的就是“焚書坑儒”】   天幕下,秦朝的儒生們麵色很不好看,焚燒坑儒,身為君主怎能做如此暴行?   還沒乾過這事的嬴政心裡有點猜測。   來自六國的各學派子弟們,不斷譏諷時政,煽動不滿,對政令推廣十分不利,未來他焚燒詩書大概是為了統一思想。   至於坑殺儒生,大概是儒生們做了些什麼不該做的事吧。   【據《史記》記載: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秦始皇在鹹陽宮舉辦宴會,七十名博士都參加了。   仆射周青臣帶頭稱頌:“原先秦國的土地不過隻有千裡,有賴於陛下的神聖英明,平定海內,趕走蠻夷,凡日月所照的地方,沒有人不臣服。   廢諸侯,設郡縣,人人安樂,萬世無戰爭,從上古到現在,沒有人比得上陛下的威德。”   秦始皇嬴政被吹捧得很高興。   宴會嘛,不就是吹捧吹捧老板,老板有個好心情,手下人也就舒坦了。   但偏偏有個大聰明跳出來了。】   [淳於越吧。]   [扶蘇的老師?]   [扶蘇應該就是被儒家教傻了,說自殺就自殺。]   [誰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自殺呢,扶蘇的結局早就始皇死的那一刻就定了,他不自殺也會有人幫他自殺。]   還沒舉辦過這場宴會的秦朝,淳於越被同僚及上司的目光看得羞憤。   被說“教傻”了的扶蘇,原來他是在阿父死後自殺的啊。   曾經被說“糊塗”的李斯,他未來究竟怎麼糊塗了,天幕還不說,急死個人了。   【沒錯,就是淳於越。   他是來自齊國的博士,並不認同周青臣的話。   直言:“商享國千餘年,是因為分封子弟,在四周拱衛輔佐。   現在陛下擁有天下,您的孩子卻都是普通人,如果有人犯上作亂,是無法互相救助的,辦事不效仿古代是不會長久的。   周青臣的當麵討好隻會加深您的過錯,他不是個忠臣。”】   [這說話有點不分場合。]   [領導聚餐是想聽誇獎,可不是來聽教導的。]   [順便還踩了踩同事,我要是周青臣,心裡得討厭死他。]   劉徹、朱元璋等性格霸道的皇帝連連點頭,就是嘛,誰樂意高興時聽掃興的話啊?   要勸諫朝堂上勸諫就行,辦個宴會還叭啦叭啦的。   【秦始皇當時高不高興咱不知道,反正他直接大臣們都發表意見。   於是咱們熟悉的丞相李斯開始上場了。   言辭犀利:“時代已經變了,陛下所創的千秋大業不是淳於越這樣的腐儒能理解的。   但他們憑著一張嘴,以古非今,蠱惑百姓,新的政令一出,他們就在街頭巷尾議論紛紛,拉幫結派。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不僅降低陛下的威信,還會形成一股反對官府的勢力。”   秦始皇順勢詢問。   李斯直接提議焚書。   焚燒六國史書、私家藏匿的《詩》《書》等典籍。   但醫藥、種植、占卜等之類有用的書不燒。   就這樣,一場蔓延全國的焚書運動開始了。】   [鹹陽宮裡這些都有備份,可惜最後被項羽付之一炬。]   [思想太雜是真的不利於政權鞏固,站在始皇帝的位置,這種做法是最有效的,就是有點狠。]   [項羽進了鹹陽就燒殺搶掠,鹹陽宮裡藏著的典籍被燒光,最應該怪的應該是項羽吧,莽夫一個。]   [項羽這點是沒得洗。]   鹹陽被燒殺搶掠?   秦朝君臣以及黔首大大震驚,這可是秦朝首都鹹陽啊!   項梁:……侄子真是莽夫一個!讀書!必須讀書!   【至於坑儒。   前麵我們就提過,盧生和侯生求不到仙藥,害怕之下,對秦始皇進行誹謗,隨後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始皇大怒,認為這些方士受了他優厚的賞賜還對他進行誹謗,派禦史拘捕這些誹謗他的諸生。   諸生互相攀連,共有四百多人違犯禁令。   秦始皇下令將他們活埋,以儆效尤。】   [真的很難評,我覺得政哥做的挺對。]   [所以活埋的基本都是方士。]   [文人的筆堪比殺人的刃,可不能得罪這些知識分子,好的能說成壞的,壞的也能說成好的。]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   天幕下許多文人深覺被辱。   一個老頭袖子一甩,冷哼:“盡是些胡言亂語。”   旁邊某個婦人懟回去:“就你最聰明,聰明也沒見你當上秀才啊。”   老頭:“哼,和一個婦道人家沒什麼好說的,你根本不懂。”   婦人翻了翻白眼,就你懂。   【大家知道這群方士是怎麼說始皇帝的嗎?   主播看了真是滿頭問號。   盧生和侯生說:“秦始皇剛愎自用、意驕誌滿,自認為是天下第一。   嚴刑峻法,大臣畏懼,隻敢阿諛奉承。   秦始皇大小事都獨斷專行,甚至每天都要批閱兩百斤竹簡文書,不完成絕對不休息。   這樣一個貪戀權勢的人,他不可能求到仙藥的。”   好家夥,主播真的疑惑了,這真的不是這群方士挽尊的說法嗎?   都統一六國了,始皇驕傲驕傲怎麼了,主播覺得沒問題啊。   大臣隻敢阿諛奉承?你把潑冷水的淳於越以及那些支持分封的王綰等人直接忽略了?   每天批閱兩百斤竹簡,這麼勤勤懇懇親力親為、這麼勤勞的皇帝你還有意見?   所以主播真的狠狠憐愛了,求藥被騙還要被誹謗,始皇是真慘啊。】   被狠狠憐愛的秦始皇:……謝謝,但朕覺得自己不慘。   [政哥這麼勤勞,黑他的人就說他貪戀權術,但他都沒有像乾隆那麼作,還天天勤政,皇帝中少見了。]   [朱元璋好像也很勤奮。]   [老朱每天是天沒亮上朝,天黑了才回宮中,然後繼續處理國家大事,他曾經八天處理了一千多份奏章,平均一下,每天差不多十五萬字。]   愛新覺羅·弘歷:“乾隆”是他的年號,他怎麼作了?還有……作又是什麼意思?   朱元璋:這不是應該的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嬴政突然對這個叫朱元璋的皇帝有點欣賞,當皇帝就得這樣勤奮。   其他皇帝:不知道怎麼的,突然心裡就很不爽。   可惡,被卷到了!   【幾千年來,人們眾口一詞,對秦始皇的“焚書坑儒”都持評判、痛斥態度。   從一開始的“諸生”“方士”到“儒生”,兩千多年,封建社會基本沒有講他好的。   但秦始皇他隻坑了四百六個諸生,縱觀歷史,作為一個皇帝,他殺的人其實還真算挺少了。   之所以被大做文章,是因為“儒”,後世儒家為尊,這個“坑儒”的皇帝自然不會有好名聲了。】   [漢武帝巫蠱之禍牽連了數十萬人,朱元璋後期也大肆屠殺功臣為孫子鋪路,殺的人可比秦始皇多多了。]   [和後世許多帝王一比,政哥手段其實還真挺仁慈的。]   嬴政:……被天幕說得我都要信我自己是個仁慈的人了。   秦朝朝臣:這麼一比,陛下可真好啊,下輩子還要當陛下的臣子!   劉徹:天幕是和他有仇吧,明明是秦始皇的專場,偏偏時不時就要把他拉出來遛遛。   漢武朝臣:……數十萬人?我不會是這其中之一吧???   朱元璋:為孫子鋪路?咱的標兒呢???   洪武朝臣:屠殺功臣?(瞪大雙眼)   孔子:為什麼後世儒家總像個壞蛋呢?   舊儒家人:總覺得某些儒家子弟把“儒家”的名聲都帶壞了呢。   新儒家人:天幕汙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