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走訪勞工(下)(1 / 2)

“不必多禮!”楊清源右手微微一拂,便將兩人托起。

“我此次前來,主要是有事要和你們商量!”

王九弟意識到了自己讓客人站在屋外有些失禮,立刻請眾人屋裡坐,楊清源卻拒絕了,指著一旁的柳樹底下,“我們就在此說吧!”

楊清源帶著王九弟在樹下坐下。

“我此次前來,就是為了漕運之事,現在案子也解決了,神都也要盡快重開漕運,而我正在組織重建漕幫。”

聽到重建漕幫的時候,王九弟有些不知所措了,因為他從內心不希望有漕幫。

楊清源也知道王九弟等一眾漕工對漕幫恨之入骨,便慢慢將此事解釋給他聽。

一番話下來,王九弟聽得一愣一愣的,“以後會費改為三十文一月?漕幫隻抽我們一成,還不需要再納稅了!?!”

“不是不需要納稅,是你們的稅款就在繳納的一成裡,由漕幫代你們繳納。”

楊清源微微糾正了一下王九弟,納稅這個是每個大周百姓應盡的義務,可不敢逃稅啊!

王九弟也不在乎到底是如何繳納稅款的,但是從楊清源的話中他可以聽出來,新的漕幫要比原來的好得多。

“而且你們這個工作的模式也會改一改,你們以後便算是漕幫的成員了。繳納的三十文就是你們的幫費。之後,你們的工薪最低一日也需要二十文,按貨物數量計算增長。”

王九弟聽著很興奮,但是隨即反應了過來。

“可是那些商人是不會答應的!”

“這個不需要你們來擔心,漕幫會幫你來收款,以後所以商人支付的工錢都會付給漕幫,然後漕幫會根據你們的工作量,抽取一成後,將工錢下發,多勞多得!”

王九弟仔細盤算了一下“這麼說,以後我們也是漕幫的人了!”

“是的,你們就是漕幫的人,如果有人敢欺負你們,漕幫會替你們出頭,以後的漕幫也不會在設堂主、香主,隻分總舵、分舵,每一舵中人員分為你們這樣的工人,保護漕幫的武者和負責運行的行政。”

楊清源耐心地給王九弟解釋,他需要王九弟來帶動京城的漕運勞工。

“你們的工錢,本月會按照每日二十文發給你們,算是補助金,你們這個月的工錢從下個月開始,變成一月一結!”

說到這裡王九弟有些猶豫,這個月既有補助金又有工錢,相當於拿雙份當然是好事,但是一月一結讓他們很猶豫。

楊清源知道王九弟的顧慮,但是一月一結能極大減少漕幫的無效工作,乃是提高效率的必須程序,便安慰王九弟道。

“你盡可放心,第一個月,漕幫會先給大家一筆六百文的補助金。到時候大理寺和都察院會有人進駐漕幫,若是有人膽敢私吞你們的工錢,你們可以直接上告,如果他們不管,便直接來大理寺找我,我替你們做主!”

楊清源說到一半便停下來,讓王九弟將挑夫船工之中有威望的人都一起叫來,索性在這柳樹之下給他們開了個思想會,為他們統一解答了問題。

這一下來了近百人,都坐在了柳樹底下,聽楊清源宣講新漕幫的政策。

為了收服民心,楊清源更是將漕運碼頭瘟疫的真相說出來部分,在楊清源口中,儼然變成一個嚴懲貪官惡商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在這些百姓心中,經久不衰。

如此的大環境下,懲惡比揚善更讓百姓信服,他們不懂什麼朝廷新政,但他們知道有個人替死去的上百同仁報了仇,那些死難的挑夫中有他們的兄弟、孩子、叔侄。

這個懲惡的故事,讓楊清源的話,得到村民充分的信任。

一個為民做主的清官大概是不會騙他們的。

這一講便是一個時辰,終於在接近傍晚的時候,漕運新思想宣講大會落下了帷幕。

挑夫、船工的代表也都高興地各自回家。

“大人不如吃個晚飯,再走吧!我讓婆姨煮了我們岐山的臊子麵。”

就在楊清源要帶人離開之際,王九弟攔住了楊清源,剛剛王九弟讓自家的婆姨去左鄰右舍借了菜和肉,將自家最後的一點白麵給拿了出來,做了一頓臊子麵。

楊清源本想推辭,但是王九弟夫婦眼中的殷切,卻讓他開不了這個口。

“那就嘗嘗尊夫人的手藝吧!”

眼見楊清源留了下來,王九弟夫婦的歡喜抑製不住,笑容不斷。

楊清源一行六人怕弄亂了王九弟夫婦的茅屋,便直接在柳樹底下吃完了麵條。

說實話,這臊子麵做得很一般,但是楊清源卻吃得很香。

吃完之後,楊清源朝著姬瑤花傳音入密,姬瑤花也是微微點頭。

楊清源眼見天色不早了,也起身告辭,一旁的姬瑤花趁著楊王九弟夫婦和楊清源告別之際,以輕功閃入了茅屋之中,在裡麵留下了五兩銀子。

楊清源在王九弟的陪同之下,沿著村中道路出村,又遇見了之前的那幾個玩耍的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