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賑災之策(2 / 2)

“大人,可衙內已經抽不出搭建木屋的人手。”

“那些災民就是人手,以工代賑。凡壯年之人,經府衙登記後,可參與木屋建造,飽食米粥,一日得錢十文。”

楊清源已經在考慮災後安置災民之事了,建造房屋,發放工錢,都是災後重建的準備工作。

等到朝廷的賑災糧運到,渡過缺糧難關之後,老人婦孺,楊清源也會想辦法安排工作。

老有所依、壯有所用、幼有所養,則天下承平矣。

“大人我這就去辦!”趙建豐也懂了楊清源的意思。

不僅僅要讓災民有東西吃有房住,還得讓他們有事情乾。

趙建豐在理解之後,立刻去張貼告示,同時還沿街鳴鑼。

重賞之下,必有所得。

很快,就有三人前來應征。

楊清源沒有選,直接就讓三人第二天日各帶一隊災民進行房屋建設,擇優錄取。

實踐出真知。

楊清源的計劃帶著以工代賑的性質,但是對老幼婦孺並不友好。

不過現在重要的是讓更多的人活下去,而楊清源的做法是目前效益最高的。

三天時間,平山郡外已經建起了木屋三百間。

這些木屋建構簡單,建造快速,而且能保溫禦寒,這是其中一個匠人在跟隨商隊行商之時,從漠北之地學來的手藝。

大概再過五天就能搭建完所有的木屋。

然後楊清源又將目光投向了糧食,現在是隆冬時節,想要種肯定是不現實的,野獸減少了活動,那麼最容易獲得糧食的就隻剩下河了。

平山郡城外有河,算是黃河支流的支流。

雖然河麵結冰,但是下方還是有魚活動的,而且經過一年的成長,此刻的冬魚,那叫一個肥美,若是用來熬魚湯,那便再合適不過了,既能緩解缺糧的窘境,又能補充營養。

於是,楊清源找到幾個在黃河補過魚的老漁夫,讓他們來當魚把頭,進行捕魚。

同時,災民之中的婦女也有了工作,殺魚,剔骨,熬湯,這都是婦女能做的,災民夥食也在肉眼可見的改善。

此外楊清源花費三千兩從郡城內收購了大量的棉絮,讓一群有經驗的女工帶領災民之中的婦女開始製作棉衣、棉被。

若是雪災結束後,說不定還能培養一批熟練的女工出來,在這裡開個棉衣、棉被工坊。

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直到郡城的一封公文的到達。

“什麼?!京城運來的糧食被搶了!!?誰這麼大膽子,賑災糧都敢搶?!”

趙建豐將手中的公文遞給了楊清源,在收到鄴城回復的第一時間,趙建豐就通知了在城外組織賑災的楊清源。

根據公文所寫,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京城運來的糧食走水路繞道冀州景縣,自景縣上岸之後轉運至冀州各郡。

而運往平山郡的糧食在真定縣境內被當地一夥以田虎為首的悍匪所劫。

負責押送糧草的冀州備操軍在被偷襲的情況下全軍覆沒,轉運的第一批十五萬石糧食,俱被劫走。

冀州長史李尋歡在得知此事之後,第一時間便發文給楊清源。

此時的冀州備操軍不是在運糧,就是隨天策軍主力駐紮上穀,根本抽不出兵力剿匪,隻能交給楊清源來解決此事。 綜武江湖:我為大理寺卿最新章節地址:https:// 綜武江湖:我為大理寺卿全文閱讀地址:https:// 綜武江湖:我為大理寺卿txt下載地址:https:// 綜武江湖:我為大理寺卿手機閱讀:https://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142章 賑災之策)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綜武江湖:我為大理寺卿》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