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消息泄露(1 / 1)

太子府中。   “我的布局,基本已經完成。”   短短一天一夜之間,太子就已經串聯了十餘位有分量的大臣,為的就是在之後的朝會的八議之上,能夠贊同太子的觀點,保周明生不死。   “兩位大學士,兩位尚書一眾侍郎,這樣的支持,足見殿下已經是眾臣人心之所向,乃是當之無愧的儲君。”   一旁的文士也是立刻恭喜道。   之前太子雖然是名義上的儲君,但是楚王作為成年皇子,卻能夠一直賴在京城不走。   太子固然是先皇後所生,但楚王也是如今的皇後所生,同樣是嫡出。   身份之上,兩人相差不遠。   太子固然有著儲君之名,但是任誰都知道,楚王也是九五之位的有力競爭者。   天子也沒有明顯的偏向誰,故此前幾年太子和楚王才鬥得如火如荼。   這次拉攏,不僅僅是對付楊清源,同時還證明此刻的太子在朝中的地位。   在陛下在位之時,便有這麼多的人站在太子這邊,那真的到爭奪大位,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候,太子得到支持,必然會更多。   而他作為太子的心腹,地位一定會水漲船高。   太子也是微微得意,借著對付楊清源的時機,順便整合自己的政治資源,一舉兩得。   但是他卻忘了,此刻的對手隻是楊清源而已。   在長孫輔機、李宏毅及兩部尚書眼中,楊清源不過隻是個有前途的年輕官吏而已。   可以說,正常情況下,楊清源的仕途走到盡頭,也就和長孫輔機和李宏毅相差仿佛。   那麼麵對楊清源,長孫輔機和李宏毅雖然欣賞,但絕對不會為了他和太子相抗。   或者說,長孫輔機和李宏毅的這次政治投資,是沒有風險的,即便是太子敗了,他們也無所謂。   但如果把楊清源換成楚王,估計明確表示支持太子的人能少上一半。   “殿下,宮中來人!!”   突然門外響起了一個心腹侍衛的聲音。   就在太子和文士得意之際,宮中來了一個神秘人。   “快請!”   很快,一個穿著黑色鬥篷的人步入了太子的書房之中。   “奴婢拜見太子殿下!”   太子親自上前扶起了來人,“萬公公免禮!”   來人摘下了鬥篷,正是宮內司禮監秉筆太監,萬貴。   剛剛太祖建國之時,精力充沛,即便廢除了宰相,朝中大小的政務也都可以由他自己來完成,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後世藍星的九九六在太祖麵前,不過小孩子過家家。   但隨著太祖年歲的增長和精力的下降,到太祖朝末期之時,太祖已經難以像之前一樣,獨自處理公務,於是內閣便誕生了。   到本朝,今上沒有太祖那般精力,便將大量權力下放內閣。   除了重大事務,都由內閣批閱,並給出處理意見。   普通政務在內閣處理完成之後,會在奏折之上附上處理意見,然後上呈天子。   但是一般的普通政務,天子還是不會去仔細看的。   但是奏折還是需要批閱的,那麼這個任務就落在了宮中太監的頭上。   司禮監的秉筆太監也就此應運而生。   目前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僅僅是代替天子批紅,眾太監擬照閣中票擬字樣用朱筆楷書批,是沒有單獨的權力的。   但即便如此,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宮中內侍中的高層。   畢竟代天子執筆,那是何等的榮耀,可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權力。   故而能夠在司禮監擔任秉筆太監的都是重要人物,而這個萬貴就是太子費盡心思在宮中拉攏的人。   對於太子來說,宮中的動向尤為重要,須得在第一時間了解宮中的動靜。   太子也在宮中拉攏了不少人,而其中萬貴便是職位最高的那個。   太子為了將此人收歸門下,花費了白銀三十餘萬兩。   當然萬貴投靠太子也不僅僅是為了這三十萬兩銀子,更多的是為了實現心中的野望。   在司禮監中,秉筆太監有很多,但是掌印太監隻有一個。   掌印太監握有天子印璽,在秉筆太監根據閣臣的意見,描注批紅之後,再有掌印太監蓋上天子的印璽。   每一個秉筆太監都想成為掌印太監,萬貴也不例外。   但是現任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可不是他能撼動的。   現任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是曹正淳,那是貨真價實的洞玄境高手,而且還提調東緝事廠事務。   身兼司禮監和東廠一把手的曹正淳無論是武功還是權勢,都不是萬貴可以比的。   但要他就此放棄,萬貴也是不甘心的,於是萬貴便找到了一條路。   既然本朝當不了司禮監的掌印太監了,那麼下一朝呢?!   他與曹正淳相比固然有所不足,但萬貴也有著他的優勢。   曹正淳對於天子忠心耿耿,從不插手皇子之間的爭鬥,保持絕對忠君和中立,在獲得天子信任的同時,他也失去了政治投資的機會。   而萬貴則將寶壓在了太子的身上。   太子是儲君,也是最有可能繼承大統的人,如此投資絕對是風險最小,最穩妥的。   “萬公公連夜來此,有何要事?!”   萬貴看了四周一圈,在確認除了太子和文士沒有旁人之後,才小聲說道。   “殿下,萬歲可能出宮了!”   “什麼?!”   萬貴一句話,就在太子心湖之上激起千層之浪。   天子出宮不是小事,如果未經禮部,那就是微服私訪。在這個節骨眼上,天子能去哪裡呢?!   “萬公公,此事可已經確認?!”   萬貴點頭道,“八九不離十,今日負責隨侍陛下的一個內侍,是奴婢的乾兒子,他下值之後,覺得今日的天子奇怪,才來告訴奴婢。”   太子和文士沒有說話,隻是聽著萬貴說道,   “以往萬歲批閱奏折,一晚上總是要喝上三到五杯龍井,中途會用一次糕點,去兩次禦廁,但是今日,隻送入來了第一杯茶水,陛下既沒有用糕點,也沒有再要茶水。”   太子和文士立刻意識到了問題。   一個人的習慣是長時間養成,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習慣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隨後奴婢又派人去見曹督主,卻發現曹公公也不知所蹤,與他一起不見的,還有西廠的廠督雨化田。”   東廠曹正淳,西廠雨化田,這兩人一直是天子最信任的兩個太監,同時也扮演著天子明處的警衛的角色。   雖然東廠和西廠具有事務,但兩人必然會有一個留在天子身旁,隨侍護衛,從沒有一起離開的先例。   如今兩人同時消失在宮中,再聯係上天子與往日不相同的舉動,答案似乎已經很明顯。   天子出宮了!   雨化田和曹正淳隨行護衛,那也一切就都合理了。   這個消息很重要!   “父皇在出宮之前,可曾見過什麼人?!”   萬貴答道,“奴婢也問我的乾兒子,入夜之後,天子先後見了都察院正、右都禦史程大人,兵部尚書於大學士……以及文華殿學士、大理寺的楊少卿!”   當最後一個名字出現的時候,太子便知道,事情不妙。   右都禦史程青鬆、武英殿大學士於延益等人,都是朝中重臣,有什麼緊急的政務需要上報天子,夜間入宮也正常。   但是楊清源呢?!他的職務是文華殿學士、翰林院學士以及大理寺少卿。   文華殿的緊急政務,自然有文華殿大學士長孫輔機處理,翰林院中根本就沒什麼急務。   那麼楊清源入宮為了什麼,已經很明顯了。   如今的大理寺手上又有什麼案子?!   沒想到在自己聚攏大臣的時候,楊清源已經將手伸向了主裁。   無論廷議結果如何,最終殺不殺周明生,還是由天子一言而決。   那如果天子對周明生起了殺心!那麼他之前的努力幾乎算是白費了。   太子瞬間覺得自己送出的三十萬兩銀子,在這一刻全部回本了!   單單是這一個情報的價值就不止三十萬兩銀子。   “多謝萬公公,這消息來得太及時了。”太子一邊說,一邊走到自己的書桌旁,從一旁取出一個畫軸來。   “萬公公冒險前來,孤銘記於心,小小禮物,還望萬公公不要嫌棄。”太子說著將畫軸遞給了萬貴。   宮中的宦官,在天子的支持下,都是讀書識字的,而且還有這不低的藝術鑒賞能力,比如雨化田,雖然看著高冷,但是鮮有人知,他是楊清源的鐵桿詩迷。   而萬貴便愛書畫之道。   接過畫軸萬貴展開了一小節,便立刻收好,雙手奉上。   “殿下,《萬壑鬆風圖》這等珍貴的禮物,奴婢是萬萬不敢接受的!”   隻看了一眼,萬貴知道這幅《萬壑鬆風圖》是李唐的真跡。   傳聞此圖一直是太子的寶貝之一,沒想到竟然會拿來送給自己。   太子笑道,“左右不過是一幅畫,再怎麼珍貴又如何能比得上萬公公對我的情誼呢?!”   如此珍寶,萬貴也是心癢難耐,猶豫再三之後,還是收下了這幅《萬壑鬆風圖》。   但就此圖價值而言,便是三十萬兩也買不到,萬貴瞬間覺得自己效忠太子這一步,沒有走錯。   “那奴婢就厚顏收下了!多謝太子賞賜!”   萬貴收好畫後,便向太子告辭道,“殿下,奴婢不能長時間離開內宮,這便要回去了!殿下還請多多保重!”   太子點了點頭,“萬公公也要小心。”說完還起身親自將萬貴送到門口。   如此做派更是堅定了萬貴的效忠之心。   自己的眼光果然沒錯,太子殿下日後定然是一代明君。   萬貴在感動中離開了東宮。   而太子卻感到了事情的棘手。   楊清源直接從周帝處下手,如果真的被他說服的周帝,那麼太子之前的所有布置都等於白費了。   太子和文士商討了半個時辰都沒有什麼具體的結果。   就在太子發愁之際,一個女子的聲音傳入了太子的耳中。   “殿下何必發愁?!此刻還是有辦法的。”   太子走出書房門看去,一個絕色傾城的女子正站在院中,身後還跟著一個黑衣人。   一襲淡青長衫正隨風拂揚,說不盡的適飄逸,俯眺清流,從容自若。   背上掛著造型典雅的古劍,平添了她一分英凜之氣,亦似在提醒別人她劍術也有極高的造詣。   “師仙子!”   此人正是慈航靜齋的首席,師妃暄。   在奉師命,下山對付楊清源、振興佛門之後,師妃暄便一路潛行來到了神都之中。   道門之所以昌盛,除了高端武力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朝廷的支持。   道教為大周國教,其發展自然是遠勝於佛門的。   師妃暄知道,要想破佛門目前尷尬的局麵,就得從高層下手。   周帝下旨編修周玄道藏,顯然是鐵桿的道門粉絲,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而此刻的師妃暄也不過是一個元化境的武者,即便代表慈航靜齋,也不一定能夠得到天子重視。   於是師妃暄便將目標轉到了太子的身上。   這一任的天子已經指望不上了,那便在下一任天子身上下功夫吧!   佛門不僅僅在趙王的身上下了注,以師妃暄為首的慈航靜齋也將在太子的身上押了寶。   “師仙子!你身後是何人?!”   太子疑惑地看向師妃暄身後的黑衣人。   自己給了師妃暄自由出入東宮的令牌,沒想到她帶進了這樣一個來歷不明的人物。   “這是一位能幫太子殿下破局的智者,是妃暄請來相助殿下的,但因為他身份特殊,不便暴露,隻能做如此打扮。”   師妃暄知道太子此刻的想法,立刻回答道。   雖然和師妃暄接觸時間不長,但是太子還是很信任師妃暄的,至少在關於楊清源的事情上是。   師妃暄入京的目的,應該就和楊清源有關。   而師妃暄對於太子也很滿意,雖然是佛門中人,但是師妃暄對於自己的容貌還是有著一般小女生的自信。   但是太子卻從未對她有過淫邪的眼神,心中隻有太子妃周明玉,這讓師妃暄不忿的同時,對於太子感官極佳,認為他日後必然是一代明君。   “草民見過太子殿下!”   黑衣人向著太子行了一禮,“草民得知殿下困境,特點前來,為殿下籌謀。”   太子皺著眉頭,此刻的他確實沒有好的破局之法,要不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