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陳和尚所部三十餘萬之眾,然天策軍不過三萬遊龍騎。 其中僅有七千人是原本遊龍騎的精銳,剩下的二萬三千人都是在北境之戰後,補充的新兵,並沒有經歷過強度太大的戰鬥。 立於將臺之上,完顏陳和尚極目眺望,看到了天策軍前鋒的“楊”字旗號,他便已知他的對手是誰! 根據逃出的靺鞨殘兵的情報,前方的天策軍主帥,應該是大周的武鄉侯楊清源。 這個人的名號完顏陳和尚聽說過,他不是大周皇朝的武將,而是和晉陽城中那個於延益一樣,是個傳統的文官!. 但是這個文官是帶過兵的! 北境之戰,楊清源的雖非主帥,但是功勞甚至在主帥李承恩之上,計破窩闊臺汗國,千裡奔襲擊破大乾主力大軍。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此人為當世兵權謀一脈的頂尖將才,對於計劃的運用,已然非凡人可比。 若是雙方正麵對敵,完顏陳和尚自忖不一定是楊清源的對手。 但是可惜的是,今日之戰,乃是一場遭遇戰,靺鞨軍以晉陽城為餌,逼天策軍決戰。 此地的地形特殊,平原正好被兩山夾於中間,使得天策軍沒有辦法繞開靺鞨軍支援晉陽,要想支援晉陽,就必須先擊破靺鞨軍! 這等情形,任由楊清源再多謀劃也難以用到這正麵戰場上來! 正麵對決,兵家四勢之中以兵形勢家為最。 當然也有人覺得兵技巧家最擅長正麵對戰。 兵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者也! 認為兵技巧者最強者,是把馬克沁、加特林、f22、邱小姐、東風、白楊等都歸入了兵技巧一脈。 但是在大周,正麵對決最強的,應當是兵形勢一脈。 現在的兵力是三十萬對三萬,除非是冠軍在世,霸王復生,否則怎麼可能敗?! 站在粗大圓木所搭建的將臺之上,完顏陳和尚看著周軍的動作卻開始不解了! 楊清源在北境之戰中,表現出來的軍略,眼下的反應有些反常啊! 完顏陳和尚的身旁,紇石烈誌寧看著天策軍的動靜不由譏笑道,“這楊清源,到底是被嚇傻了還是失了智?居然真的敢正麵迎擊?哪怕再不懂軍略的蠢貨,也不會這樣送死吧!哈哈哈!” 完顏陳和尚和紇石烈誌寧都是後金完顏皇室一脈的鐵桿擁護者,兩人正是沈王完顏宗弼在軍中的左膀右臂! 雖然是譏笑置於,但是紇石烈誌寧卻說道點子上! 與紇石烈誌寧不同,完顏陳和尚的性格更加謹慎,看著緩緩逼近的楊清源疑惑不解: “之前的北境之戰,我曾經復盤過,無論是蒼雲關大敗窩闊臺汗國還是擊破大乾的主力後軍,都不是輕易可以做到的,可今日這家夥,又在鬧得哪一出?” 聽到完顏陳和尚此言,紇石烈誌寧也是眉頭微皺,他隻是性格暴烈,但不蠢。 今日之事,他是徹底糊塗了。要說楊清源蠢,那北境是不能打出這麼漂亮的勝仗的,但若是他聰明,今日偏偏又做出這以卵擊石自尋死路之事。 正在兩人疑惑楊清源的目的之時,就見遠處,遠處的天策軍騎軍開始變向了,開始繞向左翼的騎兵。 但為名將者,凡臨沙場必果敢決斷,完顏陳和尚一揮掌中令旗,“我不知這楊清源,是因何緣故敢正麵對抗我軍。隻知優勢在握,不容敵人生離。傳命連兒心善,命他麾下的左翼騎軍出擊,下手利落一點,把這天策騎軍都給我滅了!帶著楊清源的首級回來見我!” “是!” ----------------------- 天策軍中,楊過將踏白營的指揮權交給副將,被從後方調來了前鋒。 “師尊,你喚我前來,所為何事!?” 楊過見到楊清源之後便開口問道。 “此戰,你為我左翼,雪陽為我右翼!” 說著楊清源頓了一下,曹雪陽和楊過都看向了突然停下說話的楊清源。 就在兩人以為楊清源要說出什麼悲壯之語的時候,突然從他口中說出了這輩子最狂妄的一句話。 “對方的兵力不多,隻夠我演示一次!你們記得看仔細了!” 楊過和曹雪陽都瞪大了眼睛,這不是我認識師父(楊兄)。 楊清源沒有在意兩人的眼神,而是禦馬向著敵軍左翼前進。 更有甚者,楊清源將麾下的兵馬分成了兩部,其中最精銳的七千遊龍騎在前,剩下的兩萬三千新編騎軍在後。 一旦楊清源擊破敵軍,則後軍立刻開始擴大戰果。 這道命令讓天策軍騎軍的一眾將士都懵了,武鄉侯這是哪來的自信?! 還在北境一戰中楊清源樹立足夠高的威望,所以天策軍的將士還是忠實地履行著楊清源的命令。 前方,連兒心善手下的精銳騎軍開始動了! 這是努爾哈齒借給完顏陳和尚的三萬精銳八旗騎兵,努爾哈齒可以消耗完顏陳和尚的力量,完顏陳和尚也可以消耗努爾哈齒的嫡係。 當連兒心善麾下的數萬騎軍開始奔騰,立時是一陣轟隆隆的整齊蹄聲。 使此處幾百裡山巒平地,都回蕩的馬蹄之聲。 即使雙方仍然相隔近十裡,但是楊清源也已經能感受到地麵的震顫了。 努爾哈齒麾下所部沖在最前方處的,乃是八千精銳的八旗重甲騎兵。 所部兵馬皆是身披重甲,胯下乃是建州所出的雪狼駒,沖刺力之強,聞名天下。 這八千鐵騎就像是鋒矢一般,帶著領著後方的數萬騎兵向前。 在其之後,則是兩萬全身上下,連人帶馬,身披鐵甲的騎兵,別管這鐵甲質量好不好,但確實是鐵甲重騎,第三梯隊,這是普通的中型騎兵。 連兒心善在騎戰上天賦奇佳,一出手就已然不凡。 反觀楊清源所部,雖然七千遊龍騎,也是整齊劃一,氣勢不凡,但是雙方對比之下,就顯得螳臂當車了! 靺鞨軍騎兵旗幟飄揚,楊清源認出了統兵之人便是連兒心善。 此人乃是靺鞨軍中有名的元化高手,一手鐵扇快刀,曾陣戰數名大周武將,乃是沙場善戰之猛士。 麵對如此陣容的沖陣,楊清源卻絲毫不亂,他一直是個掛逼,這不過很少用到外掛而已。 今日,他沒什麼存在感的外掛,最大的作用就要產生了! 天饋道瞳,開! 天算,開! 一瞬間,buff疊滿! 靺鞨軍的沖鋒在楊清源的道瞳之中已換了副模樣。他可以看這見這八萬騎兵,正漸漸凝聚一股軍勢。 軍心、士氣在將領手中會漸漸凝聚成一股強大之勢。洞玄境的高手有開山之力,可引動天地元氣,原本到了這個境界,普通人數再多也沒有了意義。 然天之道,循環往復,損有餘而補不足。 龍象雖有千鈞之力,然螻蟻成群亦可勝之。 正是因為有這股軍勢,軍隊才能正麵擊潰洞玄境的高手。 而這整個大軍,全都由全軍鋒銳最前方人統帶著,不斷調節著陣型,積蓄氣勢,使八萬騎軍的軍勢擰成了一個排山倒海的力量。八萬騎軍的整體氣勢、軍心、士氣、血勇在此刻凝聚成一股類似於法天象地境之上武者的武道氣場,一步步往巔峰攀升。 使這八萬騎兵,愈發的強橫難當,仿佛可踏滅他們身前的一切之敵。 即便是此刻有足夠多的劍,讓楊清源來施展萬劍歸宗,他也沒有正麵擊破這騎軍的本事。 正麵的對抗的唯一下場,就是劍斷人亡。 對陣軍隊,便需要軍隊! 比如,這七千天策軍的遊龍騎! 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然隻有一千五百丈,楊清源開始帶著麾下的遊龍騎漸漸加速,手中手持也不再是湛盧,而是一桿上等的鑌鐵長槍! 天空之上,一隻蒼鷹飛掠而過,俯瞰下方,可見一大一小,針鋒相對的箭矢,即將對撞! 遊龍騎原本便都是訓練有素,在楊清源地控製著馬速,積蓄軍勢的情況下,全軍似乎都進入了特定的節奏之中。馬蹄整齊落下,就猶如一人一馬。 包括居於楊清源左右的楊過和曹雪陽。 楊過、曹雪陽也算是身經百戰,曹雪陽在天策軍中也曾統帥過萬人沖陣,但依舊被此刻的狀態所震撼! 原本他們二人還不知道,楊清源剛剛那狂妄之語是什麼意思!但是現在他們明白了,這種神奇的狀態是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七千遊龍騎似乎化為一體! 而此刻始作俑者,大周傳統文官,正牌科舉會試殿試出身的翰林學士楊清源大人,卻完全沒有任何的心思。 此時的楊清源就像是在施展絕仙劍一般,進入了天算的狀態。 以道瞳觀察敵人的軍勢弱點,以天算不斷模擬擊破的敵人的方法。 這一瞬的楊清源,相當於是項王和冠軍侯的集合體。 擁有項王對於戰場形勢的絕對把握以及冠軍侯對於戰機把控如狼王一般的嗅覺。 連兒心善的軍勢在楊清源麵前,破綻百出。 沖鋒之時,楊清源突然高舉掌中鐵槍,胯下的乘黃寶馬感知主人的心意,奔馳沖刺的速度再次倍增。 而身後所率的七千騎兵,也在楊清源的引領之下,紛紛提速。 原本的馬蹄轟鳴之聲變得更加密集,如同踩在人的心臟之上一般。 五十丈! 二十丈! 十丈! 楊清源已然可以看見最前方的騎兵藏於麵甲之下的森然目光。 原本便是洞玄境的高手,此刻楊清源借助大軍之勢,把一身氣機武勢,提升到了洞玄境難以企及的地步。 天算境狀態下的楊清源,目光不帶絲毫的情感,看向靺鞨騎軍的眼神,就仿佛是看一眾現在還活著但立時即將消亡的死屍一般。 “殺!” 兩馬對沖,楊清源的氣勢再強三分,盤龍七殺槍驟然攻出! 一聲龍吟之音突然響起,即便是這馬蹄陣陣,亦難掩龍吟之威! 在楊清源先天真元的加持之下,鑌鐵長槍的槍刃之上,隨即形成了一道長逾一丈五尺的龍形槍芒! 怒龍穿心,槍出爾亡! 隻一槍,便將為首的沖陣的敵將,直接連人帶甲一擊貫穿。 後續槍勢不絕,竟然將身披鐵甲的敵將連人帶馬震得粉碎。 無數血肉在包含的強大的真元氣勢濺射四散,被血肉命中的雪狼駒立時倒地不起,其餘戰馬也被這一槍威勢所驚,下意識地閃躲。 靺鞨左翼騎軍積蓄許久的軍勢,在這一瞬間,似有潰散之意! 但這隻是個開端,楊清源和遊龍騎的槍卻沒有停止下。 乘黃寶馬似乎為被這血腥之氣所激,一改往日的祥和之態。 一步之間跨出三丈,馱著楊清源,引領遊龍騎,殺入了靺鞨左翼騎軍的陣中! 一聲高亢的馬嘶,令那些原本悍勇無畏的雪狼駒,俱是驚慌不已。 乘黃為馬中尊者,其威勢非是這般凡馬可比! 楊清源掌中鑌鐵長槍幻做漫天槍影,再次一槍將一個靺鞨將校擊殺。 一槍了結第二名敵將之後,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楊清源槍勢不止,每次槍勢擊出,必殺數人,即便身披重甲,靺鞨騎軍也難逃一個血肉崩散的下場。 僅僅數息之間,這鑌鐵長槍已然收割了數十亡魂! 楊過在一旁看得神采奕奕,這才是當年龍吟聖將,七進七出,縱橫天下無敵手的盤龍七殺槍的真麵目嗎?! 隻不過即便這等槍術再好又如何?當年的龍吟聖將不過是殺出重圍,但現在他們要麵對的是靺鞨軍的三十萬精銳,人力終有窮盡之時。 不過楊過這般年紀,正是少年熱血之時,轉念便將此事忘卻! “有我無敵!殺!” 曹雪陽一邊以神槍吞虹殺敵,一麵觀察著楊清源的槍法槍勢。 她也學了趙所向的百年朝鳳槍和蛇盤七探槍,楊清源施展的盤龍七殺槍也是讓她受益匪淺! 這才是她的楊兄!楊學士! 文可安邦定國,謀可運籌帷幄,武可斬將奪旗! 作為騎兵將領,楊過和曹雪陽二人立刻發現了楊清源的狀態,遊龍騎並非筆直地往前沖鋒鑿穿,而是在楊清源的帶領下不斷地微調著角度,變換方位。 但沖鋒的方向,永遠是敵人騎軍的最薄弱之處。 可是何等可怖的戰場嗅覺和形勢把控力!? 一騎當先,勢如破竹。 這第一陣,七千遊龍騎不過十餘人落馬身亡,幾乎沒有什麼損失。 盡管眼前這些靺鞨騎軍盡管都是見過殺戮的老卒,血腥場麵不過司空見慣。 但麵對此刻氣勢如虹、一往無前的天策軍已久為之心神搖動,萌生退意。 靺鞨騎軍第一陣。 破!
第578章 摧其前鋒!(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