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失德!咳咳咳……我……想改立魏王為太子,由皇後垂簾,四位大學士輔政。” 周帝一邊咳嗽,一邊說出了足以讓朝廷震動的決定。 “無論是誰登基,短期內都沒有安定天下的本事……咳咳……需要四位大學士輔佐,魏王年幼,四位大學士的意見反而更能聽得進去。” 至於四位大學士會不會專擅掌權?! 周帝一來對首輔於延益的品行信得過,而來四人相互牽製,任何人想要專權都做不到。 而且以四人之才,也能順利渡過這因為皇位更替的動蕩時期,壓製幽州的趙王。 即便是四人真的聯手想要架空天子,但是太後為天子生母,不會眼看著四人如此行事。 同樣的,如果太後想要專權,四位輔政大臣同樣會站出來反對。 算是考慮的極為周全,把製衡之術玩到極致了! “清源你以為如何?!” 楊清源有點尷尬,這麼大事,這麼草率地問我嗎?! 他當然是想要自己的弟子小十三繼位啊! 但是現在的十三沒有任何繼位的理論基礎,論嫡論長都輪不到十三啊! “你一定在想我……咳咳咳……為什麼不選楚王,卻選楚王的同胞弟弟魏王吧!” 並不是啊!不過,其實周帝的想法楊清源大致能理解。 “魏王年紀尚幼,智慧聰穎,宅心仁厚,必然會善待他的皇兄。太子以皇兄之尊自然得以自保。” “而楚王是魏王一母同胞的哥哥,又有皇後在,自然也能夠富貴平安,安享永年。” 周帝不僅僅是在顧全朝廷的大局,也在作為一個父親考量。 對於周帝的看法,楊清源不以為然。 當年太宗文皇帝也抱著和周帝同樣的看法,將皇位傳給了年紀較小,性情敦厚的晉王李治。這樣就可以保證自己的諸皇子都能活下來了。 但是在太宗文皇帝駕崩於貞觀二十三年,永徽三年,魏王李泰鬱鬱而終,中間相隔不過三年。 永徽四年,天性英武賢德,英果類太宗的吳王李恪被誣陷企圖謀反,同年被殺。 同年蜀王李愔受牽連,被廢為庶人並流放。 文皇帝想要保住的兒子,一個都沒有保住。 周帝現在的想法,包括現在的形勢,與文皇帝之時都極為類似。 但是周帝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楊清源也不能反對啊! 這句話不僅僅是周帝在和楊清源商量,也是周帝的一個保證。 保證皇位不會傳給太子,楊清源可以安心地離開京城去辦差。 秦皇秘藏現世,讓周帝看見了生的希望。 傳聞秦皇一世的皇陵之中有長生不老藥留存,若是此物真的存在,那麼周帝說不定還能有救。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即便是周帝這般人物,依舊看不透生死,想要搏上一搏! 但是若是真的有長生不老藥,前秦的一世皇帝,又如何會死?! “天策軍的麟符,延益說還在你的手中,那就暫時不用……咳咳咳……不用交還禦馬監了,由你執掌,我是放心的,必要時可以調動兵馬協助你行事……務必找到秦皇秘藏!” 楊清源看到了周帝眼中的懇求之意,還是答應了下來。 其實他留在京中也沒有什麼意義,周帝的傳位之心已定,魏王於情於理,都比十三更有資格繼承皇位。 現在這種情況下,楊清源如果硬要助十三登基,那就隻剩起兵謀反了…… 周帝之所以將楊清源召回京城,就是為了告訴楊清源一個答案——太子朱瞻坤不會繼承皇位。 如果不告訴楊清源這個答案,楊清源是絕對不會安心在這個時間點外出尋找秦皇秘藏的。 這就是周帝連夜傳召楊清源的最大目的。 如果能夠活著,誰願意死呢?! 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九五之尊呢?! 而從楊清源的角度,他也得到了一個答案,雖然不是最優解,但是也合格了! 畢竟世間之事,並非都以他的意誌轉移和改變。 政治就是一種鬥爭和妥協的藝術,在不斷的鬥爭和妥協中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 此次的深宮夜話,談到這裡,其實已經足夠了! 大家都是聰明人,不需要說的太明白。 楊清源剛打算要告辭退下,卻發現周帝仍然拉著他的手,然後顫顫巍巍地從身旁拿出了一個盒子。 “好孩子!委屈你了!我時日無多,可能無法見到你的大婚之日了,這算是提前送你的新婚之禮!” 這一刻的周帝似乎連精神都好了許多,卻看得楊清源格外揪心! 這種精神並不是什麼好事,回光返照,時日無多。 周帝是不是好皇帝,青史自有公論。 但是對於楊清源,他確實有著父輩般的慈愛。 從楊清源中榜眼開始,就處處維護。 楊清源十六歲入朝,如今二十六歲,在朝中十年,可以說隻受過周明生案一次委屈而已。真正在朝中照拂他的,不僅僅是他的座師錢牧謙,也不僅僅是武英殿大學士於延益,還有這個病榻之上的垂暮天子。 想到此處,楊清源心中也是悲意漸潮。 “上位,好好休息,珍重龍體!” 說完,幫周帝蓋好了被子,楊清源才緩緩地退出了寢宮。 隻留下了周帝一個人,眼神渾濁,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 夜半時分想要出宮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還好楊清源禦賜的令牌,守衛皇城的禦林軍大多也都知道他的身份,這才讓他出了皇城。 當然宮門肯定是不能開的! 宮門之鎖一旦落下,隻有天子詔書才能打開! 所以隻能辛苦楊清源自己走宮墻了! 帶著周帝贈予的木匣子,楊清源在漆黑且空無一人的街道上走著。 你見過淩晨四點的神都嗎?! 直到來到了大理寺的門口,楊清源才停下了腳步,兜兜轉轉,才回到了這裡。 看著大門之上的古拙滄桑的“大理寺”三字,楊清源不禁有恍如隔世之感。 楊清源沒有走門,而是和五年前剛上任之時一樣,慢步走到了大理寺的大門之前。 “咚!咚!咚!” 根據大理寺的章程,每個晚上,都是有人在守夜的。 不過,數息之後,原本緊閉的大門微微打開了,“什麼人?!夜半敲大理寺之門,有何冤屈?!這裡……” 守衛的後半句卻再也說不出口了! “大人?!……你回來了?!” 楊清源聞言一笑,“好久不見了!李綱。” “大人回來了!!大人回來了!” “不必喊他們!” 在李綱喊出第一句之後,楊清源的真元便將兩人籠罩,讓聲音無法傳出。 但是一句話就已經夠了! 大理寺中,多得是習武之人,其中還以通脈境為主。 一盞燈,兩盞燈,慢慢地整個大理寺變得燈火通明。 越來越多的人,從房間之中穿戴整齊來到了大門口。 大理寺中人所稱的大人,隻有一個。 而能讓人在大半夜喊出“大人回來了”這五字的,更是隻有一人。 看著滿院子的人,楊清源不由微微一笑,“一年未見,諸君安好否?!” 隨著胡蝶第一個單膝跪地,在場所有人的都如潮水般,單膝跪下。 “恭迎大人回京!” 楊清源眼眶之中微微晶瑩,手中真元輕輕一拂,在場之人都不由自主地起身。 “什麼時候,這麼多禮了?!都去睡覺吧!要是誰耽誤了明日辦案,我饒不了他!” 雖然被楊清源趕回了房中,但是大理寺眾人俱是心情激動,這一晚上怕是睡不好了! 楊清源回到了自己的書房之中,胡蝶為他奉上了香茗。 “胡蝶,瑤姑娘去哪了?!” 剛剛的眾人之中,卻不見姬瑤花,這讓楊清源感到詫異。 不過姬瑤花畢竟是廣聞司之主,外出辦案也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胡蝶的回答卻有些出乎楊清源的意料。 “回大人,姬姐姐去閉關了!” “閉……閉關?!她去哪兒閉關了?!什麼時候的事情啊?!” 楊清源放下了手中的茶盞。 “噢,就是前陣子,姬姐姐突然偶有所悟,然後就說要回東海閉關,突破武學壁壘。就將大理寺中的情報事務交給了我們,然後就離開!” 楊清源皺了皺眉頭,“東海?!閉關?!” 不過轉念一笑,姬瑤花所學武功乃是出自東海蓬萊一脈的分支,回東海閉關倒也說得過去。 “她一個人回去的?!誰去護法?!” “海棠妹妹跟著姬姐姐一起去了!大人不必擔心!” 如此楊清源才放心下來。 不多時,狄知遠和宋惠父也來了! “大人!?” “清源!?” 兩人都不以武功見長,而狄知遠又等宋惠父一起前來,這才晚了一點。 “哈哈哈,知遠,宋先生,許久不見了!” 楊清源走後,大理寺的事務就是這兩位大理寺丞在主持了! 但之後行事卻是比楊清源在時要難許多。 別看當年楊清源不過是個四品的大理寺少卿,但是他還是一三係的領袖之一、翰林院的學士、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的得意門生…… 在朝中的勢力根本不是狄宋二人可比的,加上一三係被貶出京者眾多,所以兩人辦起案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直到楊清源打完北境之戰,這股阻力才消散無蹤。 所有人都知道,這位大理寺的重建者要重新起復了! “胡蝶,再去泡壺茶來。” 隨後楊清源轉頭對狄宋二人說道,“二位我們慢慢說!” 一年未見,不僅僅是敘舊,還有許多大理寺的政務需要和楊清源探討。 大理寺現在可不僅僅是個查案的機構,楊清源還是新編律法的成員之一,雖然有違立法司法分離的原則,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也沒什麼好辦法。 故而大理寺的人也會參與國朝刑律的修正和解釋,以案釋法。 三人一坐便到天明時分,渾然不覺時間飛逝。 楊清源和狄知遠倒沒什麼關係,都是習武之人,一晚不睡不是大事,但是宋惠父雖然習有強身健體的基礎武學,但是畢竟不能與真正的高手相比,眼睛之中已經開始有血絲浮現了。 看談得差不多,楊清源便讓兩人去休息了。 待到兩人離開之後,楊清源才想起了周帝送他的那個匣子。 說是新婚賀禮,卻不知道裡麵是何物?! 楊清源打開匣子,取出其中之後,心神大震之下,竟是愣住了! 沒錯,這個屢破大案,北鎮乾元,東敗後金,南鎮百越,萬劍朝宗的洞玄境高手,在見到盒中之物後,心神動蕩。 楊清源的手中是一麵明黃色的綢緞,背麵乃是祥雲團,材質是金蠶絲的,軸柄為上好的翡翠,正麵的右下方是一個紅色的大印。 上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在大印的下方還有六方小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分別代表了東閣,文淵閣,建極殿,文華殿,武英殿,中極殿兩閣四殿。 最關鍵的是,這綢緞正麵的白色綢布之上卻是一片空白。 這一份加了天子玉璽和內閣印信的空白聖旨。 一般的聖旨,內閣還可有封駁之權,而這空白聖旨上,已然加了兩閣四殿的印信,內閣也無權封駁。 這不僅僅是一份聖旨,代表的更是周廷至高無上的皇權! 而這樣的聖旨,匣子之中還有一份。 代表,隻要楊清源願意,便可行使兩次九五至尊之權。 當然,這是不包括立嗣的,傳位詔書所用聖旨乃是特製,與一般聖旨不同。 但即便如此,也足夠驚駭了! 這麼說吧,楊清源甚至可以用這份空白聖旨,冊封自己為公爵,不能世襲的那種! 愣了半晌之後,楊清源才將這聖旨緩緩放入了盒中,以封條封存,藏於大理寺書房的隱秘暗格之中。 這東西實在是太過重要了,若是落入奸人之手,必然天下大亂。 楊清源還是希望自己不要有用到這份聖旨的時候。 輕輕搖頭,楊清源便不再思考此事,開始查起有關秦皇秘藏的情報。 廣聞司在姬瑤花的手中發展壯大了不少,情報自然也比以往強了許多。 可就在楊清源查閱之時,卻來了一封意外的請柬。 一封來自青蕪院主的請柬。 原本公務在身的楊清源是想要婉拒的,但是打開請柬之後,其中暗暗夾帶的紙箋,卻讓楊清源不得不去了。 紙箋上書,“公子羽,秦皇秘藏”七字。
第593章 意外請柬(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