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稼軒的槍法路數,完全不是江湖中的風格。 槍如翔龍,橫掃萬軍。 其槍意之豪邁瀟灑,竟是完全壓製住了灰袍人的邪魅劍意。 這還不是關鍵,更關鍵的是辛稼軒的破陣子上的山海巨力,老辛看著一個略顯乾瘦的老頭,但是這槍上似有萬鈞之力。 連續的交手之下,灰袍人持劍的右臂都在微微顫抖。 「鍛體之法?!」 灰袍人這才意識到辛稼軒的大槍之上沒有絲毫真元流轉,反而是浩然正氣直接引動天地元氣。 「不對?!這和鍛體高手也有所不同。你這不是鍛體?!!」 如今江湖上的鍛體和煉氣兩脈雖然殊途但最終同歸。 鍛體境使得氣血旺盛,內氣自生;煉氣境真氣有成,反哺肉身。 最終兩脈都會走到真氣化元的這條路上。 然辛稼軒顯然已經走上了不同的路。 在剛剛的數十招交手之中,辛稼軒從未動用過分毫真元,而天地元氣一直被浩然正氣所引動。 辛稼軒聞言,一直平靜如湖麵的神色也出現了微微的波動。 若是有辦法,誰又在一條不明的前路之上,因為前麵沒路了,所以才要走出一條新的路出來。 這天下本沒有路,哪條路又不是人走出來的呢?! 辛稼軒率領天平軍北歸之後,原本以為會受到重要,當然原本的太祖高皇帝也想重用他,但沒等到這個機會,藍惟庸、胡玉二人就先後謀反。 辛稼軒雖然在平叛之中立下功勞,但他的丹田也被當時的明教教主所重創,再也無法積蓄真元。 而且辛稼軒的北歸是由當時執掌天下情報的藍惟庸所促成的,而天平軍北歸之後,又是隸屬於胡玉的麾下,這導致了太祖高皇帝想用辛稼軒,但又不敢用。最後太祖便給了辛稼軒一個翰林院的閑職。 若是換了躺平的鹹魚自然是再高興不過了,但是對於一個有抱負的年輕人來說,這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於是辛稼軒便在辭官之後,來到了當時已經落寞的大理寺,當了一個小小的書吏。 然辛稼軒也不是怨天尤人之輩,既然自己的前路被堵死了,那便再開辟一條路出來。 辛稼軒想要鍛體一脈。 少林寺的鍛體之初都是不修內功的,一直到鍛體小成之後,才會修煉心法,來配合鍛體。 於是辛稼軒便將主意打到了鍛體的上,他雖然丹田已傷,但是八脈齊通。最大的問題便是練出的真元沒辦法保存,立刻在丹田之中散去。 辛稼軒想了許多辦法,都阻止保存住真元的流失。 在歷經多次之後,辛稼軒便想通了,既然留不住,那不如主動將真元用掉。 於是他開始了新的修煉,繼續凝聚真元,但每次真元產生,他便會將這些真元融入血肉骨骼之中。 時日愈久,他竟然發現自己的身軀力量越強,甚至連氣息都不曾加速枯敗。 後來他又前往武當、昆侖、少林以及儒家的浩天府等地拜訪,最終走出了自己的一條新路——可以單單憑借肉身之力抗衡元化境的高手。 但這對於他來說還是不夠,沒有真元就無法引動天地元氣,就沒法抗衡洞玄境以及洞玄之上的高手。 但可以引動天地元氣的不僅僅是真元,劍意、軍勢、氣運都可以引動天地元氣。 在眾多之路中,辛稼軒選擇了儒家的浩然正氣。 原本的浩然正氣,不過是一個抽象之物,存在於亞聖的經典之中,但文山先生將其具象化了。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 . 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儒家的道,比佛道兩家更加玄乎。 但辛稼軒走通了! 浩然天地,正氣長存。 儒家之道和鍛體之法,被辛稼軒融合在了一起,一個堪比法天象地境的高手誕生了。 「詞中之龍,果然厲害。」 這是灰袍人真心發出的贊嘆,他也發現了,辛稼軒也就走上了一條看不清的新路。 當然,也不是說新路,就比舊的路要好走,也不一定比舊的路走得更遠。. 但當新路出現之時,他就是在為天下先驅。 這一刻,灰袍人知道,他已經不可能對付大理寺的人了,不過對付不了就對付不了吧! 反正朱瞻坤已經是秋後的螞蚱了,蹦躂不了多久了! 他和朱瞻坤也僅僅是相互利用的關係,倒不如趁此機會和辛稼軒切磋一下。 他掌中的邪異之劍突然掠過之劍的手掌,流出的鮮血竟然被劍身吸收,隨即劍身之上的紅光愈加詭異。 一道血色劍氣橫掃而出。 衛莊霸道的橫貫八方,在這一劍麵前顯得不夠看! 站於地麵的辛稼軒手持大槍突然淩空躍起二十丈,浩然正氣包括全身。 天地元氣為之而動,數百道白色的光芒自天空落下,直指灰袍人。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 —— 楊清源麾下的兵馬已經控製了大明宮的外圍,朱瞻坤手下隻剩六百長林軍,三百錦衣衛,以及八百大周天子的核心,龍鱗衛。 剩下的兵馬已經被楊清源徹底收降。 在楊清源麵前動兵,有資格反抗的人不多,比如梁王察罕帖木兒、趙王朱楷、神武軍大都督唐聖嘆、神策軍大都督王誠嗣、天策軍大都督李承恩。 但朱瞻坤的手下,沒有這樣的人。 而每次當長林軍和錦衣衛想要據城而守的時候,黑暗之中,總是會有一支羽箭射殺其指揮。 這導致了長林潰軍,更加沒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大理寺第一遠程,張慕青,他的震天弓在今夜大放異彩,有效壓製了長林軍乃至部分四勇營的指揮。 …… 禦書房外,東西二廠的兩位廠長,已經嚴陣以待了。 雨化田沒辦法,他是朱瞻坤集團的核心人物之一,楊清源不會放過他。 而曹廠長就比較尷尬了,他其實一直被朱瞻坤削權和邊緣化,但他身為東廠廠督,效忠天子是他的本職工作。 即便這個天子倒行逆施畏日晚,但天子就是天子。 曹廠長即便再不願意,也得出手,哪怕隻是劃水。 奮武營的將士將禦書房外圍包圍,朱瞻坤不得已之下,隻能親自走出禦書房,想要憑借天子的身份勸降, 「大周的將士,你們應該是被逆賊楊清源裹挾,才不得已坐下謀逆之事,朕在此承諾,此時撥亂反正,臨陣起義者,不僅不究其罪,且官升一級,賞白銀一百兩。」 這個時候,空頭支票隨便開,隻要渡過了難關,一切都好辦。 但是麵對朱瞻坤的許諾,奮武營的將士幾乎沒有動心的。 於大學士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最後落得了個什麼下場?! 雖然財帛動人心,但也得能拿到手啊! 以朱瞻坤以往的行事來看,若是真的讓他重新掌權,自己這些人恐怕性命不保。 在一陣微微的異動之後,奮武營又恢復了平靜。 這讓朱瞻坤心中的陰鬱加深了 . 一分,沒想到楊清源此人在軍中竟然有如此威望。 就在朱瞻坤還想要說什麼的時候,黑暗之中,一支羽箭徑直射向了他的咽喉之處。 羽箭迅捷無比,好在一旁的西廠雨化田一直全神戒備,否則此刻朱瞻坤的喉間已經多一個窟窿了! 雨化田和曹正淳不同,他修煉的是葵花一脈的武學,出手也是快如鬼魅,輕鬆就化解了張慕青的這一箭。 楊清源看到這場景,也不覺得可惜。他也沒指望這一下能殺了朱瞻坤。 現在朱瞻坤不說話了,自然論到楊清源說話了。 之前楊清源動手果決,沒有絲毫地拖泥帶水,隻是因為他不能保證兵變的勝利,但現在一切已在掌握之中,他也不想多殺無辜之人。 這些忠心保護朱瞻坤的士卒有錯嗎?! 自然是沒錯的!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知道楊清源為什麼造反?保護天子就是他們的責任。 既然已經控製了局麵,也沒必要造成太多的殺戮。 「長林軍、龍鱗衛的將士們,我是楊清源!」 楊清源現在對於自己在軍中的威望了,已經有了清晰的認知,至少他現在說話,對麵的士卒是願意聽的。 「保護天子是你們的責任,這沒錯!但是你們身後那個冤殺功臣,屠戮百姓的暴君,也配當天子嗎?!」 楊清源的話在真元的作用下清楚無比地傳入眾軍的耳中。 「於大學士於大周社稷有擎天之功,他今日可以冤殺於大人,明日冤殺你們,難道不比捏死一隻螞蟻容易?!」 「我楊清源的名聲,軍中將士想必都有所耳聞。現在放下武器,棄暗投明者,一概不究,若冥頑不靈,那就莫怪刀劍無眼了!」 說實話,長林軍將士對於朱瞻坤冤殺於延益這事,雖然頗有微詞,但也沒有原晉陽軍和天策軍那麼大的反應。 可惜一番也就算了! 真正給到長林軍心理壓力的是楊清源的那一句「莫怪刀劍無眼!」 打到這個份上,但凡是有點腦子的,都能看出來,朱瞻坤完了。 接下了的問題,就是為朱瞻坤陪葬值不值!? 若是楊清源真的是叛軍,那大多數自然是奮戰到底。 但楊清源是來扶立吳王的,最多就算是皇室之間的爭位,輸了才是叛亂。贏了,那是從龍之功。 這樣一種想法下,大多數人其實都已經動搖了。 「呯!」一個士卒扔下了手中的佩刀,「我老婆才剛剛懷孕,我不能死!」說著他就掙紮向奮武營的軍陣跑去。 有人帶頭,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一個長林軍的校尉看到自己麾下的士卒竟然敢臨陣投敵,當即大怒,在第二個放下武器的士卒經過自己身邊之時,突然出刀,一刀將其斬殺。 校尉以為僅僅如此還不能震懾士卒的動搖之心,這校尉又從一旁的士卒手中搶過一張神機弩,隨即瞄準士卒。 神機弩為大周三弩之中的單人弩,雖然不能像玄機弩一樣連發,但勝在其威力,神機弩射出的箭矢有穿甲之威。 不過,就在這弩箭即將射中第一個士卒的背心之時,黑暗之中有一支箭後發先至。 以箭截箭,這種箭術放到天下也是排得上號的。 校尉還想要射第二箭,但就在他瞄準之時,楊清源動了。 他的身影突然消失在原地,等到眾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出現在了這名校尉的身後。 而校尉也感覺到一陣天旋地轉,他好像看見了自己的身軀,這怎麼可能呢?! 這是他最後的想法,再後來便眼前一黑,不 . 省人事。 「有敢戕害士卒,濫殺無辜者,形同此賊!」 殺生為護生! 楊清源這一立威,讓原本蠢蠢欲動的長林校尉,瞬間安靜了下來。 見此情形,越來越多的長林軍士卒放下了手中的兵刃。 短短三十息的時間,六百長林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竟然有四百餘人選擇了放下武器。 還有錦衣衛,也有一百四十餘人選擇了投降。 唯有大周皇室的近衛軍——龍鱗衛,沒有一個人有所動搖。 這些人是大周皇室的死忠,也是皇帝的最後一道防線。 朱瞻坤見狀麵色鐵青,隨後向著屋內拱手一禮,「姨父,此刻情況緊急,還請姨父鏟除此女乾佞,還大周社稷一個朗朗乾坤!」 朱瞻坤的姨父? 楊清源已經查了當年的隱秘,文皇帝和毒龍尊者金世遺是連襟。 毒龍尊者的妻子穀之華和文皇帝的第一任皇後,也就是太子的生母孟蕓華,其實是同胞姐妹。 這也是為什麼天山一脈一直相助太子的原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也是外戚。 金世遺緩緩從禦書房之中走出,雖然已至中年,但依舊是可見昔日毒龍尊者的風采。 他對於政治之事,其實是似懂非懂,但是朱瞻坤對於周明玉的一往情深,真的很加分。 金世遺自己就是一個用情至深的人,在看到朱瞻坤對周明玉的感情之時,也是感同身受。 這樣一個人,多半不會是壞人。 這是金世遺的判斷。 而對於周明玉來說,朱瞻坤也確實是這個天下最好的人。 金世遺看了楊清源一眼,「小小年紀就有如此修為,果然名不虛傳。這可惜放著好好的正道不走,想要學於延益攝政掌權,行王莽董卓之事,今日我就替真武道尊好好教訓你!」 不好意思,有本職工作,實在是沒有辦法多更。 明天周末沒事的話,我盡力多寫一點。 本章完
第679章 毒龍現身(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