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城北,俱是大山。 奇峰峻嶺,層巒疊翠。 若是旅行遊玩倒是好去處,但對於生活於山中的人來說,實在不是一件好事。 楊清源這次不是獨自前往,而是帶了幾個輕功身法不俗的大理寺捕快。 楊清源和麾下的捕快,縱跳騰挪,遇到斷崖險壁也能夠輕鬆而過,以他們的速度,這七十裡陡峭山路都花了快一個時辰。換成是普通的百姓,那就不是七十裡那麼簡單的,算上繞行和山澗,兩百裡都不算誇張。走上整整一天都未必能從深山之中走到渝州城裡。 即便是最近的鎮甸距離這桐山村也有快四十裡的直線距離。 “侯爺,按照地圖所示,翻過這個山頭,前麵就是桐山村了。” 一名捕快手中拿著一張破舊的地圖,額頭上汗珠滲出。 渝州郡中留存的地圖還是老式的地圖,極其抽象,而這位捕快,是楊清源所帶的一眾捕快中,唯一能看懂這份地圖的,包括楊清源本人。 實在是不是他們無能,而是這舊版地圖實在是太抽象了! “也是為難你們了!竟然要看這樣的地圖……” 楊清源再次看了一眼這幅地圖,實在是簡明扼要地讓人難以捉摸。 捕快嘴角微微抽搐,相比於大周新版本的地圖,這些舊的地圖確實顯得有些抽象。 “你們在這裡休息一下吧!我先去前麵看看。” 這些捕快畢竟不是楊清源,雖然都是通脈境武者,但是如此高強度地在山嶺間施展輕功,不管是對體力還是真氣都是一個不小的消耗。 而且桐山村的情況尚且不明,萬一等下要動手,也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 楊清源武功再高也隻有一個人,不可能將所有事情都給做了。 在楊清源的指令下,眾人開始原地休整一番。 而楊清源身影一幻,再次出現時已經在數十丈開外,如鯤鵬展翅般越過了一道山嶺,向著桐山村的方向而去。 直線七八裡的距離,在楊清源的輕功之下,片刻便已經抵達。 “這……” 楊清源在接近桐山村的時候就察覺到了,但是直到到達之後才徹底確認,這個村子裡根本沒有人……甚至連牲畜也沒有。 隻有跑過的老鼠和爬過的毒蛇……一派荒廢落魄的景象。 楊清源找了一間民舍,想要查看一下情況,走近便發現,這民舍柴扉之上已經結滿了蛛網,一隻紅黑相間的蜘蛛正在專心地等待獵物上門。 楊清源見到蜘蛛微微一笑,隻是散發出一道道韻。 萬物生靈,自有其感。 這蜘蛛似乎也是感受到了什麼,在微微猶豫之後,飛快地爬下蛛網,向著遠處而去。. 不是感受到了威脅,而是似乎它就該這樣做一般。 楊清源推開柴門,屋內的已經積滿了一層厚厚的灰塵,顯然已經許久未曾有人居住了。 這樣的民舍楊清源一連走了五家民舍,都是這般的情形。 這個桐山村顯然已經長時間沒有時間居住了。 ------------------- “大人!……咳咳咳!” 一個正在吃餅的捕快麵前,楊清源突然出現,嚇了他一大跳,差點就噎住了,一旁的人捕快立刻遞上了水袋。 “大人,你能不能不要這麼神出鬼沒的,很容易嚇死人的!” 好不容易咽下了餅,這捕快才滿臉苦笑地說道。 他是大理寺初期就跟隨楊清源的人,即便現在楊清源已經封侯了,大理寺的老人依舊是習慣稱呼楊清源為大人。 楊清源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你膽子小還怪我嘍,然後指尖劍氣一掠從這個捕快的手中切下了半個餅來。 “嗯!這餅還行!” 不隻是山珍海味,這土渣燒餅楊清源也能吃得很開心。 “侯爺如何?!可曾有什麼發現?”一眾捕快見楊清源回來了立時都圍了上來,詢問結果。 楊清源細細地吃完了手中的燒餅,然後拍了拍手,“什麼都沒有!” “不對啊!這地圖顯示的就是前方啊!”那個負責看地圖指路的捕快急了。 “沒說沒房子,而是沒人!”楊清源手一招,真元便將一個水袋引到了他的手裡,然後喝了起來。 “哦!我還以為走錯了呢?!嗯?!沒人?!”帶路捕快突然意識到事情不對。 “侯爺,您說沒人?!” “對啊!”楊清源喝完水用手擦了擦嘴,完全不在乎什麼形象。 “這……”在場的眾捕快都沉默了。 這村子的卷宗和簡介他們都是看過的,去年的賦稅可是一分沒差,完完整整地交到了州裡。 但是這個村子連人都沒有了,誰交的賦稅?莫不是見鬼了?! 其中資歷最老的捕快名為趙承材,是大理寺刑律學院一期生,算是目前大理寺中的老資格了。 他皺著眉頭說道,“我以為是有人在替這個村子的百姓上交賦稅。” “那是誰呢?!他又為什麼要這麼做?!幫他人繳納賦稅,總該有個目的吧!”引路捕快名為李平川,就是益州人士,他主要是負責擒拿追捕的,對此感到不解。 楊清源看著他們的討論沒有插話的意思,這些被帶出來的捕快都算是大理寺中的好手,不需要他來主導。 若是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要他來說,那就是自己的失敗了。大理寺刑律學院變得沒什麼意義了。 趙承材看了楊清源一眼,見他沒有開口的意思,便繼續說道,“我以為這是為了掩人耳目,眾位都知道,賦稅乃是朝廷大事,也是各地官員的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 若是這個桐山村的賦稅,長期拖欠,那必然會引起郡縣戶曹的注意,進而派人前來催繳稅款,此地雖然地處深山之中,但也免不了有催繳賦稅的胥吏來此……” 說到這裡所有人都已經明白了,所以有別有用心者將這個村子的賦稅如數繳納,再加上他地處偏遠,連催繳稅款的胥吏都不來了,其他官府中人就更不會來此了! “所以這個桐山村覺得有不能對外人言的隱秘。” 楊清源聽著表示還不錯,大理寺畢業的優秀學生,都是帶腦子的。 “我剛剛進村之時沒有仔細搜,隻是看了幾間村口的民舍,具體的,需要你們跟我一起去搜查。看看有沒有留下什麼蛛絲馬跡?” “是!” 所有人結束休整,向著桐山村而去。 “所有人都要小心行事,即便是沒有機關消息,也可能會遇到蛇蟲鼠蟻,都打起精神,不要放過一個角落。” “是!” 搜查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特別是大理寺刑律學院出來的,他們的搜查都是極為細致的。 大周從不缺智者,自從楊清源提出的痕跡檢驗的概念之後,這一門刑偵學便不斷被擴充,現在其中佼佼者甚至已經不遜色楊清源這個藍星人。 這桐山村並不是個小村子,登記在冊一百二十四戶,人口五百十二人。 這村中有近一百五十間民舍,搜查起來也不是一個小的工作。 楊清源這次隻帶了三十名好手,平均一個人要搜查五間。 花了一個半時辰,眾人才完成了大體的搜索任務,來到村中的一處開闊地集合。 “結果如何?!”楊清源坐在一個石墩上,開口問道。 趙承材已經將部分的結果做了匯總。 “啟稟大人,所有民房皆已經搜查完畢,確認此地已經無人居住,亦無任何家禽牲畜,搜查之時,房屋之中結有蛛網,家具之上積有厚厚的浮灰。同時,弟兄們還差了這些民居之中的米缸,有一百十七戶的家中,都存有餘糧,有部分被老鼠所偷食, 但是米缸之中剩餘的米都已經黴變,此地應該已經有三到六個月沒有人居住了。” 趙承材頓了頓,“同時也可以看出此地居住的百姓並非自願離開此地!” 不管是盛世還是亂世,糧食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都是命根子。 在剛剛的搜查中,幾乎每戶人家的家中都有餘糧,甚至有一家有整整十缸大米,存於乾燥的庫房之中。 普通的百姓之家,即便是要舉家搬遷也不可能留下這麼多的米麵。 “還有就是木柴……” 趙承材將最基本普遍的情況都作了匯報。 然後又有幾個捕快將自己的發現說了出來。 “侯爺,這是一柄鐵製的柴刀。”一個捕快拿出了一柄銹跡斑斑的柴刀,“屬下在刑律學院之中選修過冶煉之術……” “等等……”楊清源開口打斷了他的話,“刑律學院什麼時候開了冶煉課了?!” 大理寺刑律學院怎麼看都是一所文科院校吧,計算開設了偵查學、痕跡檢驗、法醫學……那也是為了桉件的偵查服務吧!在道理上也說得通,這個冶煉課是個什麼鬼?! 政法大學裡去學化工?!你沒事吧! 楊清源雖然是大理寺刑律學院的精神領袖和建立者,但是畢竟已經快四年沒有參與大理寺刑律學院的事務了。 “額,這是麟德元年,狄大人批準開設的課程。” “……”楊清源表示無語。 所以現在大理寺刑律學院從一所文科院校,向綜合性大學發展嗎?! “行吧,你繼續說,屬下對於這鐵器的生銹頗有研究,從這銹跡來看,這柄刀至少已經有五個月無人使用了。” 楊清源覺得這小夥子在大理寺乾捕快有些屈才了,應該去搞化工冶煉的,說不定能帶動大周的化工事業發展。 隨後,剩下的人也紛紛取出了自己找到的物證,有木柴、有腐朽的桌椅,有被褥…… 輪到捕快李平川了,他從證物袋中取出了一物,看傻了眾人…… “這……這是!?”楊清源也是滿眼的驚疑和不確定。 “侯爺,這是一隻火腿!”作為益州人士,李平川還熱情地向在場的眾捕快介紹了益州的臘肉。 “道理我都懂,但是你拿了一隻火腿來,是想說明什麼問題!?” 李平川高舉火腿,“侯爺,我可以肯定,這村子裡的人是在六個月前離開此地的!” “就憑這火腿?!”楊清源有些不確定地看著李平川。 “沒錯!”李平川的語氣肯定而自信,隨後他從腰間掏出了一柄匕首,“侯爺,各位請看!這是一隻外封完好的火腿!” 說著李平川用匕首切開了這隻火腿的外封,隨著匕首切開外封,一股臘肉的香味飄入眾人的鼻中。 “諸位,我就是益州人士,這戶人家的火腿所用的醃製之法與我老家的一般無二。這種火腿醃製完後,需要風乾六個月,此後食用才是風味最佳,而這隻火腿便是處於風味最佳的時候,再多一月,再少一月,都不會有這樣的香味。” “……”楊清源點了點頭,“不錯!觀察細致入微,能夠利用身邊的各種事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過我想問,你不會在大理寺刑律學院選修了庖廚專業吧!” “沒錯,侯爺果然是料事如神,家父就是一家酒樓的庖廚,我從小也喜歡這些,後來因為被我師父看中,學了些武藝,但還是喜歡這庖廚烹飪之道,學院裡去年開設了一門庖廚課,我便去進修了三個月……” 楊清源感覺大理寺刑律學院正在往奇怪的方向發展。 從文科院校向綜合類院校轉變倒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其中還加入了新東方的職業培訓,畫風是不是過於清奇了?! 現在隻能慶幸,這地方沒有挖掘機了! …… 輪到了最後一名捕快,他從證物袋中取出了一個葫蘆。 “大人我從一家農戶之中找到了一個葫蘆,其中裝滿了藍色的水,我不知是何物,但總感覺不凡,所以將其帶來了。” 說著這個捕快拿出了一隻瓦碗,然後將葫蘆之中的液體倒入了瓦碗之中。 這顏色著實讓那個眾人感到驚艷,其色如天空之藍,澄澈無比。 “這顏色,看著好眼熟啊!” 楊清源覺得這東西他雖然沒見過,但絕對聽說過,他的記憶力過人,若是真的見過,絕對不會忘卻,這是哪本書中描述過得呢?楊清源翻閱腦海之中翰林院通文館中的書籍。 就在楊清源回憶之時,突然剛剛那個選修冶煉之術的捕快開口道,“這不是膽礬液嗎?!” 楊清源腦中靈光一現,他確實是在書中見過。 透明澄澈,色如天空,沒錯了,這是一代奇書——《初二化學》之中所記載的硫酸銅溶液。
第747章 桐山?(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