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捷報通傳
雁門關以東。
邱福大軍的軍營正對著趙天麟的大營,其中距離不過是十裡。
雙方針鋒相對,誰都不願意退。
趙王軍大營之中,邱福正氣得喝悶水。
他原本是想要喝悶酒的,但是在出征之前,趙王嚴令,軍中不得飲酒。
邱福雖然最好美酒,又是趙王軍中數一數二的大將,但也不敢破例。
畢竟趙王朱楷,才是軍中第一能打的,剩下的即便是趙王麾下第一大將張世美,也隻能往後。
在趙王的軍令麵前,可沒什麼人敢炸刺,是龍也得盤著,是虎也得臥著。
從一點上來看,趙王和前唐的太宗文皇帝有些相似,上馬能戰,下馬能治。
前唐太宗文皇帝的六維絕對是歷代君王最高的,其軍事能力更是獨一檔的,唯有劉宋武帝可以望其項背。
隻是前唐太宗的座下還有軍神李藥師,而趙王麾下可沒有這樣的人物。
所以,趙王說不能喝,邱福便不喝!
“真是tm的氣死老子了!”說著,邱福又猛灌了一口悶……悶水。
這玩意越喝越來氣!
“將軍,何必如此煩悶呢!王爺不是說了嗎,咱們隻要能釘死在雁門關,讓南軍無法威脅我軍側翼,就是大功一件!”一旁的親兵統領看著邱福悶悶不樂的樣子,便小心地出言勸解道。
“你懂個屁!”邱福正愁著沒機會發火呢,現在有人主動送上門來了,自然不會放過。
“那三千重騎,乃是我費了好大的力氣說服了王爺,才讓王爺將這兵馬交給我帶領。這些重騎才是王爺的心頭寶。”
因為崇拜前唐太宗文皇帝,趙王對於玄甲重騎兵也是視若珍寶。
趙王府在幽州有自己的馬場,趙王府從百萬馬匹之中挑選出了六萬匹強壯神駿的馬匹,花費重金才打造了三萬重甲騎兵。邱福一戰就折了十分之一。
這種傷亡,估計趙王知道了,心肝都會發顫。
除此之外,邱福還有自己的考量。
如今趙王起兵爭奪天下,就目前的形式來看,坐上的那至尊之位的可能性還不小。
就算沒法徹底覆滅麟德天子,但割據一方,自立為帝還是不成問題的。
如此,趙王麾下的各路大將的身份地位,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邱福原本在趙王麾下的地位僅次於張世美,能夠獨領十萬大軍就足以看出趙王對於邱福的看重。
但在軍中的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趙王的信重也會隨著他們的戰績而變化。
邱福野心不小,他不僅僅想要保持現有的地位,更想再上一層。
趙王府中,趙王的地位自然不可動搖的,而趙王之下有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一個整天穿著黑色僧袍的老和尚,大家都稱呼他為“渡衍大師”!
邱福聽說,這個和尚是少林寺“渡”字的高僧,這從趙王府中大量的佛門高手中也可以體現出來。….
趙王麾下,武林中最大的支持力量就是佛門。
起兵謀反固然要靠手中的兵將,但是在武俠世界,武林高手也是不可或缺的。
趙王有底氣起兵的原因之一,就是以少林為首的佛門支持。
周廷能夠統禦天下,其中的道門的支持力量極為關鍵。
因為有武當為首的道門支持,周廷才能驅逐明教,穩定江湖。
道門也因之成為國教,這是一個互利互補的局麵。
雙方協同發展,讓道門的實力大增,再加上道門三代道尊,北冥子、王重陽、張三豐,個個是天縱之才。
自南朝以來沉寂許久的道門爆發了井噴式的實力增長。
要不是道門的特性,清靜無為,不愛管閑事,現在的佛門早已無立錐之地了。
正常的競爭,佛門是不可能競爭過道門的,所以他們需要擁立自己的政治力量。
而趙王就是他們選定的人,擁立趙王上位,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和道門產生沖突。在打壓道門的同時,壯大自身。
佛門想得是很美的,但是對於政治,他們看得還是不明白。
難道當年的明教沒有擁立之功嗎?!太祖高皇帝還不是照樣打壓。
若是真的趙王功成,登上九五大位,他一樣不會選擇佛門。
一來是在打天下的過程之中,佛門的實力膨脹,需要其他力量平衡。
二來是佛門的特性,會被君主所忌憚。
政治,是平衡和妥協的藝術,但是佛門不懂這個道理。
不過那是後話了,現在渡衍就是趙王麾下第一重臣,此地位是任何人都無法動搖的。
邱福追求的,是軍方第一人的位置。
論信任,邱福自認為不輸張世美。
想要成為軍方第一人,那就必須立下無可動搖的功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麵對鬱悶的邱福,親兵統領開解道,眼珠轉動之間開解道,“將軍不必如此沮喪,咱們也不算是失敗,想那龍武軍的斬馬營是何等的赫赫威名,被滅的後金八旗,悍勇非常,騎射也不輸北乾的弓騎,在龍武軍斬馬營麵前,如同紙糊木搭一般,潰敗之勢,摧枯拉朽。現在將軍您將斬馬營的五千精銳全殲,實在是大振士氣啊!”
戰果,現在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是怎麼匯報戰果,那就是一門藝術了。
邱福停下自己喝悶水的行為,轉頭看向了親兵統領,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親兵統領的臉上露出了胸有成竹的笑容。
……
——
燕城,趙王府中。
“報!王爺!邱福將軍的西路軍傳來捷報!”
密探的話讓正在看著山河輿圖的趙王臉上露出了意外之色,不過轉念一想到也在情理之中。
邱福相比於張世美而言,更加悍勇,更加簡單,更加會冒險。
但同樣也意味著,邱福可能獲得戰果更大。當然慘敗的可能性也更大。….
趙王隨即接過了邱福處傳來的戰報,打開之後,趙王閱讀了起來,讀到一半之時,趙王便高聲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邱福這次乾得不錯!打得漂亮啊!”
聽到趙王的話,議事廳內一眾文武官員都看向了趙王,等著趙王說出答案。 “邱福領十萬大軍逼近雁門關,在雁門關外,遭遇了南周的龍武軍副都督趙天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