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看向三位人宗門徒,“三位,這是我們大理寺的靈風密探張哲,並非血河宗的妖人。”
聽到李軒說話之後,道門人宗三人也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
雙方坐下來詳談之後,才知道這是雙方相互腦補引起的誤會。
李軒向其解釋道,“此時城中正在追查血河宗的妖人,防止他們向十萬大山中的血河宗妖人通風報信。而這三位道兄見你形跡可疑,輕功不凡,誤將你當成了血河宗的探子,我在這裡替道門人宗的三位道兄向你致歉了!”
這件事情說大不大,隻是一場誤會造成的交手。
但說小也不小,剛剛張哲已經被三人聯手逼到了絕境,差點就要施展飲鴆止渴了。
楊清源雖然在創立這門功法之時,雖削弱了其對人體的危害性,但一旦施展之後,武道之路也就算是斷絕了,突然爆發的力量不是施展者能夠承受的。
張哲聞言鬆了一口氣,這下子算是得救了,不用為國捐軀了。雖然他也是一腔熱血報國安,但若是可以不用就此殉國,那也是極好的。
隻餘三人聯手圍攻,這也是為了完成任務,要說責任雙方都有,張哲沒有在這上麵追究什麼,也沒有空追究。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
“李大人,卑職有神都急訊需要傳給大人,還請李大人帶我前去麵見大人。”
大理寺的有很多大人,李大人,柳大人,趙大人、狄大人、宋大人,但能夠直接用“大人”二字代稱的,隻有楊清源這個大理寺的重建者。
“什麼急事,竟然從神都傳急訊而來。”李軒的臉上也有了凝重之色。
張哲卻沒有告知李軒,因為這情報的內容屬於大理寺絕密,隻有大理寺七司的司主及大理寺丞以上的人才有資格查看。
李軒雖然不知道情報詳細內容,但是對於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更高了,能夠以如此規格急訊傳給楊清源的,無非就是那麼幾件事情。
“可楊侯七日之前已經帶著大隊高手進十萬大山了!”
圍剿血河宗之事,在朝廷之中也屬於絕密,沒幾個人知道詳情。張哲自然不會知道楊清源的具體行蹤,隻是知道楊清源正在西南邊陲之地。….
“這可如何是好,那我可以進山去尋找楊侯嗎?!”
張哲急了,他手中的情報十萬火急,必須要立刻向楊清源送達。
“南疆十萬大山之中,處處迷障,你一個人進去隻怕最終迷失其中,且楊侯此次進山乃是為了一舉解決邪宗,你若是貿然進山恐怕會破壞楊侯的計劃。”
“……”
“你且在此稍等幾日,一旦我等和楊侯的通訊恢復,我們便立刻帶著你去見楊侯。”
張哲雖然十萬火急,但現在也沒有了其他辦法,隻能在玉龍城中再等了七日。
直到七日之後,楊清源和玉龍城中高手的通訊才恢復,可楊清源因為要處理血河宗餘孽的事情,並未回歸玉龍城,張哲隻能在數名高手的護送前往十萬大山之中將情報麵呈楊清源。
在張哲見到楊清源的時候,楊清源剛剛處理了血河宗的分壇。
這時的楊清源已經處理了幾十章的血河宗餘孽,清理不完,根本清理不完!
“學生大理寺靈風密探,見過院正!”
張哲,大理寺刑律學院第二期成員,楊清源曾經親自授過課的學生。
“我記得,你是張哲,當時情報分析學和輕功都是優等,畢業之後應該是去了廣聞司吧!”
張哲見楊清源還記得自己,神情激動,“沒想到院正還記得卑職這個不成器的學生。”
楊清源見到這一幕,有點能理解當年蔣校長的心態了。
師生之誼一定是華夏文化之中最牢固的關係之一。
天地君親師,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聖賢等民間祭祀的綜合,也是刻在華夏人骨子裡的價值觀取向。
敬天法祖、孝親順長、忠君愛國、尊師重教……
“卑職奉命有絕密情報上呈大人!”
張哲的稱呼從院正變成了大人,從學生變成了卑職,說明從私人問候變成了公事匯報。
楊清源接過了裝著情報的卷軸。
類似於這等絕密,是以大理寺特製的卷軸所裝,隻有高層才知道解開卷軸的方法,若是強行打開,其中的情報便會自燃成灰燼。
楊清源從其中取出情報之後,逐字逐句地往下讀。
其中所記載的事情非同小可,但卻並沒有震驚到楊清源。
這是他早就預料過會發生的事情,甚至和王華、十三推演過數次。
趙王謀逆隻是時間問題,無論如何他一定會反。
故而,楊清源在看到趙王謀反,聲勢浩大的時候,並沒有任何的反應。
這本就是在預料之中的事情,無論是王華和十三都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十三雖然年紀較小,但是他的智慧、心性都是不凡。
而王華自不待言,剛過不惑之年,就執掌了朝廷中樞之權,其能力才學都是當世頂尖之流。
還有內閣的成員、六部尚書、六軍都督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些人都是當世人傑。世上並非隻有他一個能人。
隻要朝廷沒有遭遇一次巨大的慘敗,楊清源相信以這些人的能力足以對付趙王了。
就連趙王聯合北乾這一節,楊清源在推演之時也想到了。
但那又如何,他在北乾種下的種子——梁王府已經發芽了!以北乾小皇帝的能力想要對付梁王府,很難!
除非魔師宮等勢力不再支持梁王,全部效忠北乾可汗,否則他拿什麼對付梁王府?!
隻要梁王府還在,就不可能對大周的北境造成太大的威脅。
這一刻,楊清源隻覺得自己是諸葛附體,留侯在世,就差一把羽扇。
羽扇輕搖之間,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
...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