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武藝在身,身體健朗,但趙天麟畢竟年過八旬之人,連續地作戰,行軍,排兵布陣,構築營壘,花費了趙天麟太多的精力,前幾日已經有精力不支的趨勢。
好在這幾日在白溝河南岸駐紮之後,反而沒有了太多的事情,趙天麟獲得不錯的修養。
對於這樣一個老將來說,指揮近三十萬大軍作戰,是極大的體力負擔。
但尷尬的是,朝廷現在找不出合適的人來接替趙天麟的位置。
朝廷原本應該是有許多的大將的,就算年紀大了,也有將門虎子。
但太祖高皇帝當年將能打的淮西勛貴幾乎殺絕了!
剩下的,要不就是混吃等死的廢物。
剩下有能力有資歷來指揮三十萬大軍且能夠對陣趙王的,就剩下兩個人了。
一個是武鄉侯,楊清源。兩戰大勝奠定了他軍中第一人的地位,由楊清源統兵,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但朝中還是有些人忌憚楊清源。
這無關性格、政見,而是雙方眼光時代的不同。
楊清源對於巍巍皇權似乎沒有一點敬畏之心。
伊尹、霍光行廢立之事,便被人質疑是權臣。
而楊清源起兵弒殺天子,本該是和董仲穎、司馬師之流齊名,但他在弒殺天子之後,卻又無任何逾越之舉,反而是讓人不好評價其所作所為。
但不管如何,朝中除了和楊清源交好的那些人之外,剩下的人就算是原本中立黨也不願親近楊清源。
而另一個則是現在的六軍都督府主事,禦林軍大統領吳克明。
他在涼州之地,戰功赫赫,與唐聖嘆、李承恩等人齊名原本也是極佳的人選。
但他現在主理京城事務及天下軍務,難以抽身。
當時也有人提出推薦中山王之子曹國公李九江為帥。
不過此人雖然精通兵法韜略,但缺少實戰經驗,故最終沒有讓他來擔任主帥。….
好在,趙天麟的副將趙武在這段時間內得到了極大的成長,一眾將領配合之下,平靖軍的運轉也是流暢自如。
這幾日,平靖軍在副將趙武的指揮下已經開始準備伐木造舟準備渡河了!
在李遠、王聰二人撤退的過程之中,將之前白溝河南岸所有的渡船基本上都收繳得一乾二凈。
平靖軍花了整整兩天愣是一艘渡船都沒有找到,無奈之下隻能自己伐木造舟。
“趙武,對麵的大營有動靜嗎?!”
一旁的趙武搖了搖頭道,“大都督,對岸大營依舊平靜如常,雖然有小股援軍,但依舊無法改變其頹勢。”
平靖軍作戰由錦衣衛北鎮撫司提供情報,打起仗來事半功倍。
趙王軍這反應有些出乎趙天麟的意料。
雖然雁門之敗,趙王叛軍折損了近十萬人,但還不至於讓趙王無兵可用。
根據之前錦衣衛北鎮撫司與護龍山莊的情報,趙王麾下至少有雄兵四十萬。
這裡的兵馬指的不是總兵力,而是趙王可用的機動兵力。
而前幾日,似乎寧王朱權也有意加入趙王陣營之中。
作為大周實力僅次於趙王的塞王,寧王朱權的手中的兵力也不可小覷,至少在二十萬左右。
張世美、朱士宏的麾下有不少於十五萬的兵馬,雁門關折損了近十萬兵馬。
加上現在李遠、王聰手中的十萬兵馬。
趙王本部或許剩不下多少人了,但寧王朱權手中必然還有大量的兵力。
此時的趙天麟尚且不知道寧王已經被趙王軟禁,還以為二王是合作關係。
趙王手中有兵卻不動,難道是已經放棄李遠,後退防線至燕城之前,想要在那裡一決高下?!
為帥者,每一步的判斷都會關乎整個戰局的走向,能夠精準操控整個戰場的古往今來也沒有幾個。
一個是淮陰侯,一個是李衛公。
趙王此舉實在是有違兵法常理,白溝河天然的地利之勢,足以勝過十萬雄兵,輕易放棄必然有詐。
就在趙天麟、趙武二人巡查大營之時,突然河對岸的趙王軍營之中爆發了巨大的呼喊之聲。
即便是隔著白溝河,也能聽出其中的雀躍歡欣之意。
這種情況下,能讓對麵的潰兵如此歡欣鼓舞的,那便隻剩下一個可能——援兵來了!
而且趙天麟還有一個更加大膽的猜測,這援軍的領兵之人,乃是趙王朱楷。
趙王潰軍的士氣已經渙散至一個低穀,普通的援軍是決計不可能讓他們有如此歡欣鼓舞之氣的。
若是趙王親自領兵,便能輕鬆恢復原本即將崩潰的士氣。
而且趙王自己也是天下名將之一,他親自領兵合情合理。
“趙武,你讓錦衣衛的弟兄們查一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趙王朱楷最近的動向。”
趙武先是一愣,隨後反應過來,“大都督,伱的意思是,這李遠所部的援軍是趙王?!”
趙武的語氣之中也帶著不可思議和驚喜。
趙王乃是這靖難之役的源頭,隻要能把趙王收拾了,所謂的奉天靖難也就成了一場笑話了。
趙天麟點了點,隨即雙眸看向了白溝河對岸的趙王軍大營。
原本還帶著渾濁之意的眼眸立時變得犀利鋒芒,讓人不敢直視。
“若是趙王真的親自帶兵來援,那我們的戰術戰法也要換了!”
來都來了,那就別走了!
……
(本章完)
.
...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