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麵“趙”字的王旗,破開迷霧出現在了平靖軍的眼前。
趙王朱楷,不僅僅是邊境塞王,更是能征善戰的軍中大將,在中生代將帥之中,保三爭一的存在。
楊清源是個文官,不算在將帥之中,中生代的最強的三人,便是李承恩、吳克明以及趙王朱楷。
在先鋒軍被伏擊,近乎全軍覆沒之後,這位虎踞燕城的雄主竟然親自帶兵前來。
“列陣,迎擊!”
此刻在濃霧之中,旗幟難以分明,平靖軍便以鼓聲和號角聲來傳訊。
雖然急促的鼓點聲響起,瞿能麾下的精銳騎軍已然列陣完畢。
趙王軍的騎兵固然是天下驍銳,但禦林軍的未央劍騎難道就弱了!?
未央劍騎,乃是禦林軍仿照前漢驃騎所訓練的精銳騎兵。裝備有長柄的斬馬劍,全軍佩戴鶡翎。
“弩!”
麵對趙王騎軍的沖擊,未央劍騎並未亮出他們的斬馬劍,而是從一旁的掛袋之中,拿出了騎弩。
這是專為大周騎兵設計的弩機,雖然射程,精準度都沒有辦法和神機弩相比,但這種騎弩可以在馬上裝填。
而趙王軍的騎兵的戰術吸收了後金的八旗精兵的戰法,“逐利如鳥集,困敗如雲散”,“平地則八旗並馳、險地則八旗魚貫”。
相比於大規模的騎兵集群沖擊,雖然沖擊力上略有不如,但是更具有靈活性。
趙王軍的騎兵中原本也是裝備騎弩的,但是隨著後金的青壯被編入了趙王軍的輕騎,大弓也在軍中流行起來。
就算弩再怎麼方便,也不可能有開弓的速度快!
“還射!”
麵對箭如雨下,趙王軍的騎兵揮舞著手中的小圓盾抵擋,隨後以大弓還射。
趙王軍騎兵所裝備的都是反曲弓,雖然比一般的步弓要短小,但是其威力保持與長步弓一般無二。
“還射!還射!”
麵對平靖軍未央劍騎的箭雨,趙王軍的輕騎兵不甘示弱,不斷地還擊。
雙方尚未接觸,就爆發了一陣遠距離的攻防。
雖然趙王軍吸收了部份後金女真人的戰術,但其根裡還是傳統大周騎軍的戰法。
一個師父教的,破不了招啊!
趙王騎軍在幾次來回禦馬之後,開始停下了腳步,回到了對陣中央。
“領兵之人,可是瞿能師兄!?”
趙王軍陣之中,一個英武的中年人出陣說話道。
此人與已故太宗文皇帝有五分相似,尤似太祖高皇帝,一眼就能認出他是大周皇室的成員。
他和瞿能確實是師兄弟,二人都曾師從中山王和開平王。
趙王喊一句師兄,也在情理之中。
但瞿能對於趙王的示好卻沒有丁點兒的動容。
“王爺,你身為朝廷塞王,太宗之弟,天子皇叔,本該護持社稷,鎮守邊疆,保我大周神器永固。如今卻倒行逆施,犯上作亂。若是你現在下馬受縛,本將願以性命擔保,絕不株連。否則一旦朝廷天威降臨,不止你一人,怕是整個趙王一係會就此斷絕!”….
大戰當前,為將者與敵敘舊乃是大忌。
趙王想要借此來動搖平靖軍的決心,瞿能又豈會上當?!當即嚴詞拒絕,與趙王劃清界限。
朱楷聞言隻能無奈地搖了搖頭,瞿能算不得天賦異稟的將領,但也絕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那就戰吧!
朱楷一拉馬韁,胯下的白馬隨即打了個響鼻。
“殺!”
原本驟然寂靜的戰場之上,爆發出了驚天的喊殺之聲。
兩股不同服色,隸屬同一國家的騎兵,轟然對沖!
……
正麵戰場的對決,並沒有影響趙天麟的策略。正麵對決,隻是趙天麟的一環。
這場大霧固然讓平靖軍沒有發現趙王軍蓄水築壩,但也同樣影響了趙王軍的偵查判斷。
左右兩翼,各有七千騎兵,向著趙王大軍包抄而去。
“快!跟上!”
右翼騎兵將領為禦林軍將軍平保兒,此人驍勇善戰,智勇雙全,算是中生代中層將領的中堅力量,也是大周軍方的重點培養對象之一。
他率領七千騎兵,借著白霧的掩護,銜枚疾走,直插趙王軍的後方。
不過,這麼想的不僅僅是趙天麟。朱楷也是這樣想的,他同樣派出了後軍大將房寬、陳亨二人帶精騎從兩翼包抄。
兩方主帥用的基本是同一個套路,所以雙方包抄的兵馬就在白霧之中不期而遇了。
甫一碰麵,雙方都被這支突然出現在大霧之中的軍隊給嚇了一跳。
平保兒先反應了過來,這迷霧之中,不可能有己方的兵馬,會出現在這裡的,必然是趙王軍的騎兵。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沒有問題的,很準確,在第一時間,平保兒就下令對這種突然出現的騎兵悍然發動了攻擊。
而對麵的大將房寬正在辨認敵軍是敵是友,就有一陣密集的箭雨在他的瞳孔之中越來越大。
“敵襲!還擊!”
房寬的話尚未說完,這密集的弩箭雨便先一步抵達。
毫無防備之下,近千名騎兵在這一陣箭雨之下,受傷落馬。這看得房寬一陣咬牙切齒。
趙王隻給了他七千精騎,讓他作為奇兵襲擊趙天麟的側翼。
這一輪齊射之下,就報銷了七分之一。
但這僅僅是個開始,房寬這七千騎兵雖然是精於騎射的女真青壯,騎術精湛,善於彎弓,但是軍紀相比於大周的兵馬相差甚遠。
打順風仗的時候,驍勇善戰,敢打敢沖,但是一旦遭到襲擊,或者是遇上逆風仗就會完全變個模樣。
大霧之中,不知敵軍幾何,隻知道有箭雨落下,房寬麾下的七千騎兵……六千騎兵,瞬間就亂成了一團。
雖然房寬盡力想要控製兵馬,但依舊隻有數百騎兵聽從他的指揮。兵馬陣型已散,軍心已亂。
平保兒見狀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天賜良機,“殺!”
他揮舞著手中的大槍,徑直向著房寬所部殺去。….
“快跑!南軍的大隊騎兵來了!正麵難以抵擋!”
“先撤!” “頂不住了!”
在兩軍沖撞在一起時,這樣的喊叫聲在四方回蕩,分不清到底是趙王軍的騎兵喊道,還是南軍的騎兵作亂。
但唯一可以確定的點是,房寬沒有辦法組織起像樣的抵抗。
看著四散而逃的騎兵,房寬怒其不爭,隨後便加入了潰逃的隊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