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4明之血(1 / 2)

第1005章 四明之血

之前,襲擾越州沿海的,多為小股倭寇,人數在數百到上千人之前。

其特點為流竄快,身份敏捷,善於小規模混戰。

可根據剛剛顏世昭所言,這哪裡是什麼小股倭寇,這簡直是東瀛扶桑國的主力大軍。

“這扶桑國的倭賊哪裡來的狗膽,敢與我大周正麵抗衡。”

倭寇雖然襲擾海疆,但還是以劫掠為主,可若是數萬名倭寇,那可能就不是奔著劫掠來的,必然會有一波大動作。

“這些倭寇距離我們還有多少距離?!”郡守的眼神之中已經滿是忌憚之色。

“此刻倭寇正在四明港休整,此時正在生火做飯,若是他們飯後動身,今日黃昏之前便可抵達四明城下!”

這些倭寇在占領了四明港之後,與尋常的倭寇不同。

若是換了以往,這些人必然會大肆搶奪四明港中的貨物,可今日之倭寇,雖然依舊在劫掠貨物,但卻亂中有序,明顯是服從指揮。

“廖都尉,倭寇殘暴,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不如你先帶領民兵團練組織城外的百姓撤入城內吧!”

郡守想要堅壁清野,死守四明郡城。

他原本是想要懇請顏世昭帶著城中的老弱婦孺轉移的,但是根本沒有退路啊!四明已經這附近最堅實的大城了。若是出了四明,萬一遇上了倭寇,絕無生路。

一旁的顏世昭聞言,出言建議道,“李大人,是不是考慮組織婦孺帶上清水糧食,退入這群山之中?!”

四明臨海多山,雖然不高,但多是丘陵,四明郡叫得出名字的山丘多達上千個。

顏世昭的話讓李大人眼前一亮。

確實,這些倭寇的目的肯定不是單純為了殺人,若是帶著百姓躲入山中,這些倭寇不熟悉地形,必然不敢追趕!

“此法甚妙!我這就讓郡丞去組織動員百姓,顏捕頭,勞煩六扇門的弟兄們辛苦一點,盯緊倭寇的動向,一旦他們向四明城進發,立刻通知我們!”

顏世昭點頭答應道,“我派我們四明六扇門輕功最高的幾個弟兄去!一定把這些倭寇盯死了!”

正麵戰場交鋒,六扇門的捕快不敢和軍中捕快比,但是論盯梢、追蹤、隱蔽身形,本來就是六扇門捕快的必修科目。

同時四明郡內的青壯也在長史的動員之下,開始協助守城。

他們雖然沒有經過係統的訓練,但是幫助加固城墻,運送物資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戚元敬的原因,越州百姓對於倭寇尚未有談之色變的情況。

“李大人、廖都尉,我已經派人飛鴿傳書,我相信四明郡中錦衣衛的弟兄應該也是如此!”

顏世昭剛說完這話沒多久,便有錦衣衛的人求見。

“錦衣衛東鎮撫司百戶盧劍星見過李大人、廖都尉、顏捕頭!”

錦衣衛,大周帝國隱藏在黑暗之中最大的蛛網。….

從京師神都到邊陲小鎮,有人的地方,就有大周的錦衣衛。

明麵上錦衣衛隻有四大鎮撫司,每個鎮撫司下轄十二個衛所,但其線人暗探數不勝數。

論起情報的精準性和隱秘性,錦衣衛或許是不如護龍山莊的,但是比情報的全麵性和覆蓋性,剩下的五家加起來,也比不上一個錦衣衛。

甚至在北乾、東瀛、後金、南疆,都有錦衣衛的線人和臥底。

“盧百戶,你們可曾得到什麼有用的消息?”顏世昭和盧劍星也算是半個同行,兩人之間還算熟悉。

至於李郡守和廖都尉,那就是隻聽說過盧劍星的名字,並沒有見過盧劍星的人了。

六扇門在公務上還會經常和地方的軍政部門合作,而錦衣衛則是和他們沒有什麼瓜葛了。

錦衣衛的設立原本就是為了監察百官!

“三位大人,我們錦衣衛在倭寇中的線人,於昨夜冒死送出的消息。四明港口的這支倭寇,並非是遊弋於我東海之上的零星倭寇勢力,而是來自於東瀛倭寇本島的勢力。他們曾經途徑楓葉島補給淡水,雖然不清楚具體有多少人馬,但是根據他們補給物資的數量來看,至少有五萬人!”

不少於五萬名來自東瀛本島的倭寇,這已經不是劫掠了!這是對大周宣戰了!

“我已經將此事通知上峰,越州宣撫使楊將軍此時應該已經在調集兵馬前來支援了!”

越州宣撫使,就是楊過了!

他返回越州之後繼續擔任越州宣撫使的職位。

雖然是年少成名,戰功卓著,但是不管在哪裡,資歷這個東西都是很重要的。

少年的麟德天子已經將楊過當成新生代的領軍人物來培養。

他與楊過有總角之交,兩人成為楊清源弟子的時候,一個十二歲、一個十四歲,又有同門之誼。

這樣的人不用,那用誰?!

於是楊過就和戚元敬來到越州、揚州,一邊平倭,一邊熬資歷。

“楊將軍在北境屢建戰功,必然會來援,我們隻要能守住四明郡城便可,我錦衣衛在此有二百三十七人,願聽廖都尉調遣!”說到最後,盧劍星抱拳高聲道。

錦衣衛不是陰溝的老鼠,他們是帝國和皇室黑暗中的守護者!

“好!有了盧百戶和顏捕頭的加入,我們必然能戰勝倭寇!”雖然李郡守和廖都尉口中這麼說著,但是他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守住的。

“哈哈哈!好!顏某不過是一介捕快,能與三位一同並肩作戰,當是人生一大快事!”

四明郡城少有戰事,其城墻原本便低矮,久未修繕。想要依靠四名郡城的城墻守住數萬精銳倭寇的進攻,基本是不可能!

可即便如此,他們也要戰!

……

——

四明港口,這座越州最大的出海港現在已經被倭寇占據,海麵之上盡是倭寇的“禦國旗”。….

德仁太子也暫時入駐了四明港口的官署之中。

此地濃重的血腥之氣正昭示著剛剛發生在這裡的悲壯戰鬥。

雖然有四明水師的奮力抵擋,但四明港的人依舊沒有完全撤離。

而現在,四明港中已經沒有幾個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