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士宏、譚淵二人的死不僅被楊妙真利用,正麵戰場也派上了大用場。
安靜思的斬馬營雖然戰力強橫,有平推之勢,但是其對體能的消耗也是巨大。
斬馬營的士卒身上的鎧甲全重,達六十斤,斬馬營的將士雖然都是軍中健者,但是穿著這樣的重甲作戰,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巨大的考驗。
隻是平日訓練之時,對於體能的專門訓練,才能支持他們長時間的作戰。
正常情況下,斬馬營的士卒大約可連續作戰半個時辰,但今日斬馬營先是與譚淵的鐵騎一戰,沒等休息多久,便立刻帶著裝備趕到正麵支援。
這樣的持續作戰,讓他們的體力消耗巨大,雖然處於極度的亢奮之中,但疲勞感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蔓延至全身。現在斬馬營將士已經在過負荷作戰了。
安靜思隨後退回到陣後,待到他再次出現在戰場前線時,手中已經多了一柄梨花開山斧。
這柄梨花開山斧正是趙王軍第一勇將朱士宏的兵器,死在這柄大斧之下的女真猛將勇士,多如牛毛。
朱士宏在燕幽之地征戰多年,於趙王軍中立下赫赫威名,他的梨花開山斧也是無人不知。
這是後漢之時,零陵上將軍邢道榮的兵器,重一百八十斤,由深海寒鐵打造,威力驚人,殺人無血。
非天生神力者,根本沒法使得動這柄大斧。
這柄標誌性的大斧出現在了安靜思的手中,自然也就間接說明了朱士宏的下場。
“逆渠朱士宏,以下犯上,已經被我大軍鎮軍將軍正法,爾等還不速速投降!”
趙王軍中俱是久經沙場之士,想要他們因為一句話就投降自然是不可能的。
這些兵馬不僅英勇善戰,而且戰鬥意誌也是極高的。
不過,朱士宏的失禮對趙王軍的士氣還是造成巨大的打擊的。原本兇猛的攻勢也因此而停歇了下來。
安靜思索性也不再用原本的斬馬巨劍了,反而使起了這梨花開山斧。
他雖然斧法不算精湛,但大斧這兵刃,重於勢而輕於技法,與斬馬巨劍有相似之處,在安靜思的手中也發揮出了巨大的威力。
開山斧所到之處,片甲不存!
“先撤!”
主攻的將領看出了此時自己兵馬的窘境,因為這朱士宏的大斧,眾將士短時間內毫無戰意。
畢竟自家大軍的二當家已經戰死了,換了誰都要尷尬半天。
士氣對兵馬戰力的影響極為重大,特別是趙王軍這種可以發揮出強大戰力的兵馬,士氣可謂是重中之重。
趙王軍的將領雖然不是什麼名將,但也是精通兵法,自然不可能在大軍士氣受挫,敵軍氣勢如虹的情況下,繼續硬著頭打下去。
“大軍後撤!”
趙王軍的前鋒隨即頂著龍武軍的箭雨向後撤去。
趙王軍以三萬傷亡為代價,卻未能攻破龍武軍的左翼,這種損失不可謂不大。….
隻是這名將領也沒有辦法,他自然是知道為了貼近龍武軍打近戰、亂戰所付出的代價。
可戰局讓他不得不先行撤離,隻餘下一地的屍身。
誰也沒有想到,在這場拉鋸戰中的勝負手,竟然是已經陣亡許久,屍體都涼了的朱士宏。
朱士宏死也沒想到,自己竟然能夠發揮出這麼大的作用……
——
左翼正麵戰場暫止兵戈,可左翼本陣卻旌旗亂舞,楊妙真借著朱士宏和譚淵二人的首級,打亂了趙王軍五營兵馬的圍攻之勢,使得趙王軍的精銳士氣大損,防禦混亂。
後漢三國之時,最崇尚鬥將,就是此原因,如若能敵方大將斬殺,那對於敵軍的士氣的打擊是不可想象的。
楊妙真借此,將趙王軍殺得七零八落,率領兩千餘輕騎殺出了重重包圍,直取趙王軍左翼本陣的戰旗。
如此大規模的作戰,軍陣指揮仰賴戰旗和傳令兵配合,而戰旗所在,也是趙王軍左翼主將所在。
譚淵雖然是左翼大將之中身份最高的,奈何此人不善統兵,勇則勇矣,少謀嗜血,非是大將之才。
反而是房寬,名聲不顯,但用兵進退有度,頗有章法,是個難纏的對手。
楊妙真要的就是房寬的首級,殺了一個譚淵,隻能夠大挫趙王軍左翼的士氣,可若是能擒殺房寬,則左翼戰局可定矣!
本陣之中,房寬也是眉頭微皺,此時的側麵戰局混亂,也不知道打得如何?!
照理說,他一次性壓上了四營精兵,再加上山騎營,足以對付龍武軍突擊的輕騎,但是他的心頭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直覺向來是成為名將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房寬已然具備了一項成為名將的條件。
隻是下一幕讓他寧願不要這種直覺。
側翼的兵馬混亂之間,突然有一隊騎兵從亂軍之中殺出!
看那袍甲服色,分明是龍武軍的兵馬,看到這一幕的房寬再也穩不住神情,表情管理失控。
“這怎麼可能?!”
不過兩三千騎兵怎麼可能殺出五營精兵的重重圍堵?!
房寬不願相信這事實,隻是現在事實就擺在眼前了。
“將軍!我們撤吧!”
一旁的親衛,副將紛紛勸說著房寬。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好漢不吃眼前虧!”
“識時務者為俊傑!”
一串串俗語脫口而出,為了增強說服力。
可房寬卻絲毫不退,“本將不退,半步不退,我就站在這裡,我看著龍武軍的騎兵能打到哪裡!?”
隨即房寬傳令道。“你去告訴近衛營,不惜一切代價給我擋住,本將就在這裡,若有臨陣脫逃,畏敵不前者,軍法從事!”
“是!”
眼見主將已經下定了決心,眾人也不敢再勸。
而對麵的楊妙真也發現了本陣主將的位置,那麵戰旗的飄揚之處,其下方就是趙王軍左翼兵馬的主將所在,隻要斬殺此人,則左翼的戰局可定矣!….
剛剛的五營兵馬因為朱士宏和譚淵的首級,混亂不堪,短時間內已經無法對楊妙真的輕騎產生威脅,此時房寬身旁的防禦薄弱,真是千載難逢的天賜良機! “眾將士,雖本將擒殺敵將!斬將奪旗!”
“殺!”
楊妙真帶著兩千餘輕騎沒有絲毫停下,徑直殺向了房寬的本陣,歷經血戰,勝利就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