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3位中郎將聚首(2 / 2)

名義上雖然是董卓指揮袁術,但董卓對袁術的態度可並不像一個上屬對待下屬。

身為袁家故吏的他,對袁術客氣非常,有什麼事情都主動找袁術商量。

雖然在用兵方麵,袁術跟董卓相差十萬八千裡,對軍中事所提的意見也不怎麼中聽,但董卓還是一次又一次的不厭其煩的詢問。

就算是最後,董卓根本不會采納袁術的意見,他還是會誇上一句:“公路高見。”

時間一長,袁術對這位董將軍的態度感到非常滿意。

今日三位中郎將同帳議事,董卓又將袁術給拽來了。

袁術來到帥帳後,看到了老熟人劉儉和曹操,隻是點了點頭,隨後靜坐在一旁,頗顯孤傲。

董卓本想介紹一下袁術,但看他的樣子,似不想多言,於是便沒吭聲了。

看來,袁術不喜歡董卓用他袁家的名頭。

三人齊聚,董卓道:“蛾賊勢大,數目眾多,且受張角妖道蠱惑,戰意非常,董某人與之相戰數場,雖重傷其勢,然彼戰意依舊,今逢兩位中郎將來此,特此相商,接下來的戰事該當如何?”

三位中郎將中,劉儉的年紀最輕,資歷也最淺,所以他不著急說話。

如此情況下,皇甫嵩當仁不讓,第一個出言。

“賊雖然勢大,但已成強弩之末,破之不難。三人三軍,分三麵為定,輪番騷擾,消耗彼之士氣,時間一長,蛾賊東西不暇,銳氣自減,可破之。”

董卓恍然的點頭道:“義真高見。”

皇甫嵩卻沒有因為董卓的誇贊而有得意之色。

“仲穎也是久在邊境與羌胡作戰的猛士,熟知兵事,這淺顯之理,想來不會想不明白,你今日找我二人前來,想問的怕不是這件事吧。”

董卓哈哈大笑道:“事關國家,茲事體大,豈可不問?義真把董某的胸襟想小了!”

皇甫嵩沒答話,隻是捋著胡須,神態自若。

皇甫嵩孤高的態度讓董卓心中很是不悅,但他也沒有表現出來。依舊是滿麵笑容。

“但剿除賊蛾賊,畢竟是件大功,你我三人又皆被授命於外,無人總覽全局,這功勞如何承稟雒陽,卻還是件難事呀。”

劉儉聽了這話,有點憋不住樂。

他輕輕地咳了兩聲,以做掩飾。

董卓這個人真是挺逗的。

適才還說自己胸襟不小,一轉言就說功勞怎麼分。

皇甫嵩適才的話其實就是想堵董卓的嘴,但可惜董卓這個人不懂什麼叫麵皮,活了五十多歲的他,隻知道在將合適的場合將利益最大化。

皇甫嵩淡淡道:“這有何難,回頭立下什麼功業,我們三分自向雒陽呈稟便是。”

董卓擺著手道:“義真,亂軍陣中,到底是誰人立下何等功勞,有時是很難說清的,就比如這次剿殺蛾賊,是董某人一直在前陣與張角拚殺,耗損蛾賊的戰力以及士氣,便是日後二位日後攻克廣宗,拿下張角,也需知這裡麵有我董某人的功業才是。”

對於董卓的厚臉皮,皇甫嵩頗為不屑。

“似仲潁所言諸事,雒陽方麵自有公議,本將的職責,就是攻必克守必固,如無法達成,旁門瑣事盡皆無用。”

皇甫嵩的執拗和言語中暗藏的譏諷,讓董卓心中非常的不舒服,他藏在袖子中的拳頭在不知不覺間,緊緊地握了起來。

但此時董卓身上確實有攻而不克的記錄,在這種時候他與皇甫嵩翻臉是不智的,畢竟接下來的戰事變數很大,若是董卓能夠拿到首功,往昔之事自然好說,可若是大功為皇甫嵩或是劉儉拿走,回頭等待他的,一是朝廷的明令罪責,二是袁家的狂風暴雨。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儉說話了。

“皇甫將軍,劉儉是後輩,諸事本當以兩位將軍為先,不過當此時節,咱們三人共同領兵平復叛亂,首求內穩,黃巾在中原諸郡的分支為何覆滅如此之速,皆因彼此不睦,心懷鬼胎。”

“以儉度之,董公適才之言不無道理,張角主力,一直都是董公與之交鋒,雖未克之,但確實傷賊甚重,我與皇甫將軍來此,確實有些撿現成的嫌疑。”

董卓聽到這,對劉儉大是感激。

看到沒有,這孩子說的,才算是一句人話!

皇甫義真你可撒泡尿好好照照你自己適才的嘴臉。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皇甫嵩看向劉儉,皺眉道:“劉將軍此言,難道是讓本將克張角之後,將功勞分與董公一半?似此,本將又如何對麾下浴血拚殺的三軍將士交待?恕難從命!”

劉儉道:“將軍誤會了,戰場上的功勞,都是諸營將士們一刀一戟,一矛一箭實打實的拚殺而來,豈能分與旁人,我的意思,是你我二人一同奏疏,上書於大將軍,盡陳董將軍在此與蛾賊對陣之功業,再言蛾賊勢大,非朝夕可取……至於日後的功勞,諸軍各憑本事,不知兩位意下如何?”

董卓心中對劉儉大是感激。

真是有恩必報的孩子,不枉費老夫對他好!

若真有皇甫嵩和劉儉這兩名軍前主將奏疏為董卓解釋,雖不能全掩其過,但肯定會減其罪責,畢竟隻有劉儉和皇甫嵩才是實打實的真臨前陣,看到了黃巾軍主力的具體情況的。

皇甫嵩沒有說話,但瞅他的表情,是不願意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