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王劉暠在張角起事之時,雖然沒有像劉續與劉忠一樣被生擒到廣宗,不過他也並沒有比他們強到哪去。
常山王劉暠之所以幸免,是因為他當時直接跑了,遁入了深山老林之中,直到黃巾被剿滅之後才返回了常山國。
雖然逃跑也不算什麼光彩事,但畢竟還是要比被黃巾活捉強些。
這名在位三十二年的老王在得知了劉續的境遇後,急忙致書給劉儉,邀請他到常山國的行宮一聚,讓他略盡地主之誼。
畢竟這年頭,還把他們劉氏諸侯王當回事,這麼幫忙的宗親後輩,委實也不太多了。
稍有點能耐的劉氏宗親,大多已經是靠向了本地望族,被士族群體吸收同化了。
劉儉並沒有著急去常山國,並不是他不想搭劉暠這一茬,隻是他在南宮迎來了一位重要的客人,讓劉儉不得不慎重以對。
這位客人,就是甘陵國相劉虞。
比劉焉等級還高的,另外一位漢末宗親大佬終於來了。
其實劉虞和劉儉早有神交,別的不說,劉虞當年在京中為郎時,就與盧植相厚,到了幽州更是受了盧植的舉薦而重用了劉儉的兄弟關羽。
當時,隨著關羽能力的展露,劉虞對關羽是愈發的欣賞,大有將其收入門下為己用的念頭。
但很可惜,對於劉虞的熱情,關羽並沒有做出回應。
這讓劉虞很是奇怪,畢竟關羽的出身不高,為何要拒絕自己呢?
直到有一次,劉虞邀請關羽飲宴,酒至半酣之時,劉虞問關羽在這世上最敬佩的人是何人。
不想關羽直言乃其兄劉儉!
這讓劉虞既感到挫敗,又感到驚訝。
但當時劉儉在京城中聲名不顯,隻有殺鮮卑的一件大功傍身,劉虞並沒有將他太當回事。
在劉虞看來,劉儉和關羽的感情,也不過是一起上過戰場的少年之誼而已,憑自己的人格魅力,早晚一定能將關羽拉過來收心為己用。
於是,自打兩年前開始,身為幽州刺史的劉虞就瘋狂的對關羽賣好。
今天有人上獻一份鮮美的小鹿肉,劉虞趕緊分出一半給雲長送去!
明天有人獻上中山國的中山佳釀,劉虞趕緊分出兩壇給雲長送去!
後天劉虞查看府邸財貨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發現自己的財貨有點多,趕緊裝點值錢的寶物給雲長送去!
大後天在馬廄看到一匹上等的良駒寶馬……好麼!趕緊給雲長送去!
但很可惜,麵對如此多的恩賞,關羽的回答隻有一個:那就是劉虞在任期間,他關羽一定要好好的表現,多立功勛,不辜負刺史的厚望。
而關羽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劉虞在幽州的三年任期,武事政績極為亮眼,這都是關羽的功勞。
直到劉虞卸任幽州刺史之後,關羽在送別劉虞離開幽州之時,還將劉虞這些年送他的金銀寶物全部封存,一並返還劉虞作為路費還禮。
劉虞感受到了徹底的挫敗,他心中開始對劉德然產生了無比的好奇。
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能夠讓關雲長這樣的青年義士,這般死心塌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