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為了群雄逐鹿而做的布局(2 / 2)

但若是一個冀州士人,一桿子給人家支到江東去,不論給他多高的待遇,大部分人在內心中還是接受不了的。

田豐答應了劉儉,幫忙去安撫常山和钜鹿兩郡望族,不讓諸族因為真定三族被除而有所異動。

如此一來也算是了卻劉儉心中的一樁難事。

而劉儉也借著這次機會,與田豐相識,雖然最終田豐沒有歸於劉儉帳下,但很顯然,他對劉儉的「正直」的行事之風感覺不錯,而劉儉也對田豐的「正直」很是滿意。

翌日若有機緣,劉儉打定主意,一定要將田豐這樣的「高風亮節」之士收於麾下。

……

田豐走後,劉儉單獨找常山王劉暠談了一次,而這次的談話內容,將常山王劉暠徹底給驚住了。

「什麼!」

當劉儉對常山王劉暠說完他的想法之後,劉暠似激動又似驚恐的從原地蹦了起來。

他直勾勾的看著劉儉,那雙眼睛中的灼熱目光,似乎

都能將劉儉給燒化。

「你要諫言陛下,授予諸侯王開府之權?德然你瘋了不成!陛下會活剮了你的!」

劉儉伸出手,示意劉暠稍安勿躁。

「我並不是妄言,經過這一次在地方任西冀州牧使的經歷,我看到了很多,也感受了許多,大漢劉氏在地方的威信已全無,縱然是日後在地方立牧,但可用宗親的數量也著實太少了,並不能支撐起皇權延伸地方。」

「昔年,自高祖皇帝之後,大漢諸帝一直在用地方諸豪去限製諸侯王的權柄,以鞏固皇權,時至今日,諸侯王確實被限製的死死的,誠可謂是十王九廢,」

「但現如今,情況完全反過來了,地方諸豪的勢力實在是太強了,而在黃巾之亂後,各地諸族又都在暗中儲蓄力量,當此時節,必須要請陛下重新賦予各地諸王一定的權柄,才能在地方起到一定的製衡作用。」

「大王,如今是大漢的多事之秋,你們這些劉姓諸王,也該扛起吾漢家的千鈞重擔了。」

常山王愣愣的望著劉儉,哆嗦著道:「可是,這,這能成嗎?陛下會答應嗎?」

劉儉點了點頭,道:「會的。」

「你如何這般肯定。」

劉儉笑而未語。

如今的劉宏,已經在自己和劉焉、董扶的引導下,意識到了大漢朝的諸多弊端,他在潛意識裡,或許已經能夠看到一點大漢朝未來會呈現的分崩離析的場麵。….

但皇帝終歸是不能完全看透。

正因如此,廢史立牧的進程也比歷史上要快數年,這說明皇帝真的慌了。

為諸侯王開府,讓他們在地方郡國,與國相和郡守有一定的相抗力量,這對劉宏來說,或許是除了立牧之外,唯一的一個可以繼續製衡地方的手段。

但對於劉儉來說,大漢終歸還是會分崩離析的,即使有這些諸侯王也一樣。

數百年來的壓製,已經將大漢朝的諸侯王們壓廢了,十王九廢,這詞用的並不誇張。

即使給諸侯王們開府,他們在未來的群雄逐鹿中,也不過是被人收拾的角色。

但畢竟總比像在歷史上那樣,全都無聲無息的被軍閥割據的洪水淹沒,起不到任何作用要好。

大漢若真是分崩離析,大部分的地方軍事力量都是士族閥閱和諸豪強們統治的,漢家雖然有正統之名,但論及整體勢力,權重占比實在是太低了。

歷史上,劉焉所代表的宗親勢力,遠在西蜀,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劉表雖有一個宗親的名頭,但實際上,他除了有個「劉」姓之外,其行事之風和應對亂世之法,可以說更加貼近於一個士人。

畢竟,劉表昔日是黨人,還是八及之一,他在本質上,還是完全的站在天下士族那一麵的。

所以說,在群雄逐鹿期間,真正可以稱的上是「成體係」的皇親係勢力軍閥隻有一個。

那就是幽州牧劉虞。

正因為隻有這麼一個單一的宗親係勢力,所以他很快的就被以袁氏為首的士族係軍閥們給盯上。

歷史上,從袁紹到了冀州之後,他就無一刻不再琢磨怎麼拾掇劉虞。

最後,還是公孫瓚火急火燎的幫袁紹拔掉了這根心頭刺,除了袁紹的心腹之患。

從劉虞滅亡之後,長江以北的中原大地上,再無一家成體係的劉氏宗親勢力。

劉岱或是劉繇之流,那基本都屬於白送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陳王劉寵更是曇花一現。

這些人不計也罷。

劉儉很擔心,如果日後他在群雄逐鹿中,被人認為是皇室宗親勢力,那在皇權與士族望族的碰撞中,劉儉就很有可能被

人首先給盯上,從而成為第一個犧牲品。

所以,在那之前,增加一些地方諸侯王劉氏的勢力,去替他分散火力,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些諸侯王雖然不濟,但或許,逼到最後,他們手中積攢的力量也會給自己作為墊腳石也說不定。

畢竟,劉備就是靠著奪了同宗劉璋的基業,才稱雄一方的。

總體說來,多了這些廢物諸侯王,算是聊勝於無吧!.

臊眉耷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