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防寒門,如防賊(2 / 2)

中山甄家似乎對這次會晤頗為重視,來人乃是其家公甄逸。

甄逸曾是上蔡令,靠家族助力本頗有政治前途,但可惜近些年身體狀態屢況愈下,少時常生病,身體日漸虛弱,不適合在外地就任,隻能辭去官職,歸家養病,並親自主持家中的生意。

至於甄家在仕途方麵,隻能是交給下一代人,即甄逸的兒子甄堯,甄儼等小一輩了。

自打光和元年,劉儉在彈汗山斬殺和連之後,這些家族在劉儉的安排和蘇雙的穿針引線之下,就一直圍繞著給騄驥供馬的這樁生意,逐漸掌控了河北馬市,如今河北馬市除了今日劉儉邀請的這些富家之外,沒有一個人可以再將腳伸進來。

這些年來,雖然一直在為諸家穿針引線的人是蘇雙,但大家都知道蘇雙背後靠著的,就是近年來新近崛起的涿郡皇親。

就算是從沒見過劉儉本尊,但是大家也都能猜到是他在裡麵搞事情。

直到今日,答案正式揭曉,在坐諸豪終於見到了蘇雙背後的這位隱藏了多年的大佬。

若是三年前,劉儉坐在這些豪商家族麵前的時候,大家雖然也會對他有所敬佩,但絕不會有過於巨大的畏懼和尊仰之情。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現在的劉儉在他們麵前高不可攀。

劉儉是州牧,執掌四郡,一州之地的最高長官,可以說是整個河北最有權勢的人物了。

同時他還是天子親認的漢室宗親,陛下親呼其“皇弟”,此事也是天下皆知。

鄭學的掌門人,大儒鄭玄的女婿,名揚儒林。

袁氏二代家主,太仆袁基的刎頸之友,等同於他與天下最有權勢的閥閱之門是穿一條褲子的。

不論是政治地位、學術地位、皇室地位……在場中人,誰敢說能在劉儉之上?

此時,一眾豪富商賈看著坐在上位的劉儉,打從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敬懼之意。

劉儉看人都齊了,隨即道:“這麼多年來,我們在座的諸位,圍繞河北馬市,各取其利,可謂彼此相知。”

“我雖未與諸君見過麵,一切馬市事宜都有蘇兄代為聯絡,但關於諸位的事情,我是一件都不曾落下的,蘇兄與我時常通信,諸家各自之所為,我大抵知曉。”

“不得不說,這些年,諸位還是很守規矩的,河北馬市,該是誰家的錢,就是誰家去賺,從來沒有擅自僭越,違規不聽統籌之舉,這一點讓劉某很是驚訝,也很佩服,很是感激,能做到這點的人,殊為不易,更何況還有這麼多!隻能說,在座的,都是赤誠君子!”

說罷,便見劉儉舉起麵前的茶卮,道:“以茶代酒,相敬諸君!”

眾人紛紛舉起了麵前的茶卮,道:“盛飲!”

喝完之後,先聽代表公孫氏家族的公孫範道:“實話實說,我公孫氏一直偏居遼西,族中雖也有馬市生意,但卻從不曾與朝廷有所牽扯,更是從沒想過,能夠在官馬販售上走的這般遠,公孫氏如今能在幽州占據一份馬市份額,全賴劉使君庇護,如今使君就任於冀州,更是我等諸家之福,以我之意,咱們這些人,為何非要拘泥於馬市一道?這河北四州,三十餘個郡國,能做的生意可是太多了!”

在場眾人聞言,皆是紛紛點頭。

若是能夠做更多的生意,將諸家綁定在劉儉身上,是他們樂不得的事情。

要知道,除了做生意之外,他們大多數人對劉儉,還有另外一個企圖。

這些人之中,除了中山國的甄家和遼西的公孫氏是兩千石的名門,其他諸家雖然有巨大的財富,但一不是家傳經學之門,二族中三代又無千石以上官吏,三又沒有舉孝廉做官的晉升通道。

若是在魏、晉、南北朝時代,這些人就是妥妥的寒門庶族。

他們手中有錢,有糧,也有人丁積累,什麼都全,唯獨缺一項。

就是不能當官!

真是十全九美啊。

他們隻能遙望著閥閱士族和衣冠巨室的脊背,可望而不可及。

那些已經成勢的衣冠世家,通過察舉製和經學解釋權的壟斷,一代又一代的緊握著入仕通道,連一個手指縫也不給寒門庶族們打開。

但寒門庶族們會心甘情願嗎?

當然不會了!

寒門庶族和貧民是不一樣的,漢朝的物質生活需求,他們已經完全得到滿足了,甚至在物質方麵,他們與某些衣冠巨門還不相上下。

最終所差的,是仕途!

對於這些寒門庶族,天下世家望族防他們如同防賊!

以基礎數量來說,寒門庶族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雖然沒有確切統計,但其家族數量肯是十倍二十倍的多於世家郡族。

大漢朝的政治蛋糕就那麼大,真讓這幫人湧進來,已經形成的政治資源利益鏈就得重新分配!

有一個新人爭到一口蛋糕,那就等於有一個人得吐出一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是從閥閱之門,再到世家郡望,再到有資格入仕的天下士族們所絕不允許的事情!

但是在劉儉看來,時代是在進步的,有些事情是要順應時勢的。

你想防,對不起,防不住的。

……

劉儉聽完公孫範的話,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道:“不錯,公孫兄此言正和吾心,如今諸州紛亂,賊寇絡繹不絕,流寇日重,田地荒蕪,各地糧價物價參差起落不定,民生疾苦,我身為冀州牧,旁的州郡管不了,但對河北民生,我一定要盡我的綿薄之力。”

“當此國難時節,為了穩定商貿時局,限製北地諸家借國難起財,我想成立一個河北商業聯合會,由州牧署組織牽頭,在場諸位皆是會員,規範河北的鹽、鐵、馬、糧等主要行業規矩,在各地反叛日漸增多,諸郡縣不穩的情況下,穩定行市,保證河北民生與諸家之利,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