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甄家家主,孤注1擲(2 / 2)

如今這個甄逸復返牧署……偏偏還背著和他同來的其他人。

嗬嗬。

劉儉將卞玉兒暫時放在腦後,隨後端坐在主位,吩咐佐吏道:

“請他進來吧。”

“唯。”

少時,便見甄逸在佐吏的帶領下去而復返。

三十歲的甄逸,臉色蒼白,嘴唇發紫,印堂有些發青。

其實,適才與諸人議事之時,劉儉就發現甄逸的狀態有點不太對了。

這是身有頑疾的征兆。

看來他身體很不好。

既然身體不好,大老遠的折騰到這乾什麼?在家中選個別的子侄來就是了,這圖一什麼。

“甄兄。”

劉儉伸手,請甄逸坐下,道:“甄兄去而復返,不知所謂何事?”

甄逸輕輕的咳了兩聲,隨後拱手道:“使君在上,甄逸有要事要說,今日就不與使君客氣了。”

劉儉聞言驚詫的揚了揚眉。

在大漢朝,這麼直奔主題的士人,還真是少見。

甄逸道:“甄家雖然世代經商,卻非純粹的商賈之門,家中三代亦有兩千石之官,甄某昔日也是舉孝廉出身,二十五歲時,也曾任千石上蔡令,隻是因身體原因,不得已而棄官……”

劉儉點頭道:“這我知道,若非身體有疾,以甄兄的才能來說,早晚也能世襲兩千石官位。”

甄逸嘆息道:“可惜啊,我命不久矣。”

劉儉聞言一愣。

不過仔細看看甄逸的臉色,也釋然了。

劉儉一個醫學門外漢,一眼都能看出甄逸的身體有問題,以甄家的實力和財力,估計不知道給甄逸找了多少名醫了。

但很可惜,看來那些名醫都不能救甄逸的命。

劉儉安慰道:“甄兄莫要灰心,一時小疾,早晚必能痊愈。”

甄逸淡淡一笑,道:“生死於我,已是注定之事,無所謂了……隻是我昔日年不足三旬,便棄官歸家,如今性命又危在旦夕,隻怕我死之後,膝下諸子年幼,無人扶持,日後恐斷絕了進仕之途,這才是我最擔心的。”

“使君想來也能看出,我因為頑疾折磨,已瘦脫於人形,病已入骨髓,早晚必死。”

“甄逸此番帶病從中山國親自來鄴城,就是想在死前,為家族和後代尋一個依靠。”

“畢竟甄家兩千石之門,不能因為我早逝,而折於這一代。”

“適才聽使君之言,欲成立“商會”,可謂高瞻遠矚,實乃英雄手筆!”

“此非逸刻意吹捧,實乃甄逸亦是官宦子弟,又當過千石的縣令,能夠比旁人多揣摩些使君的意圖。”

“隻是使君計策雖好,但終歸不會立時見效。”

“依照甄逸看來,使君欲快速施威於冀州諸家,非得有一個有名望,有實力,有財力的家族,當先站出來,不遺餘力的支持使君,才可令使君的計策,事半功倍!”

“甄某妄自誇口,甄家亦是世襲兩千石之門,人丁興旺,又在中山國經商數代,不論於官署還是於商道,在冀州皆頗有威勢!”

“隻要使君願意,甄家願為馬前卒,抗冀州諸族之忌諱,替使君在冀州打開局麵!”

劉儉先是驚訝,再是猶豫,最終恍然。

他驚訝的是,甄逸今日與自己第一次見麵,居然就能說出這種話來。

他這話裡話外,似乎是要攜帶整個甄家認主!

而且還是急不可耐的認主,非常著急,一點也不藏著掖著。

隨之而來的猶豫,是劉儉覺得這裡麵會不會有問題。

最終的恍然,是對甄逸眼前處境的理解。

他身為甄家家主,剛剛三十歲,說明他也是在弱冠之齡繼承的家主之位。

兩千石之門的家主壓力都很大。

他們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借用上一代的資源,讓自己也當上兩千石,這是每一位兩千石之門家主所必須要做的事情,也是判斷他們這個家主是否合格的唯一依據。

依照大漢朝的察舉製度和衣冠士族們在地方的仕途規則來說,甄家既然已經在這個遊戲圈中了,那一般情況就不會被人踢出去。

除非……

除非家主早死!

以甄逸目前的年齡來推斷,他今年三十歲,看樣子當了挺多年的家公,那說明他爹死的就挺早。

甄逸年輕時,政治仕途還沒發展起來,爹就死了,政治資源就容易斷。

他再想往上爬,就費勁了。

可禍不單行,如今甄逸才三十歲,竟也要玩完了。

連續兩代家主早死,對於甄家來說,是巨大的變數!

他兒子如今才幾歲?

等他兒子可以舉孝廉了,再想往兩千石運作,甄逸已經死了好久了,誰沖一個死人的麵子幫忙?

兩代家主早死,很容易斷送了他們甄家日後兩千石的政治前途。

有一個活爹或是死爹,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對於一個官二代來說,那效果可是天差地別的。

所以甄逸才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緊給自家兒子找一個舉主靠山!

日後就是死了,也得有人幫他兒子,把這個兩千石的家門給延續上。

整個冀州,如今橫看豎看,再比較一下關係的遠近……

對甄逸而言,好像真就是劉儉最合適。

所以,甄逸決定了,寧可與冀州其他衣冠望族不睦,也要全力支持劉儉在冀州的行動。

用甄家給劉儉當馬前卒,替他兒子博一個未來。

不得不說,甄逸賭對了!

劉儉現在,真的很需要一個為他誓死效忠的兩千石家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