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劉儉屯雒陽(2 / 2)

一時之間,整個雒陽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而身為董卓嫡係的牛輔,則是接管了雒陽城以及南北兩宮的所有防務。

雖然雒陽城看似時局暫定,但明眼人都知道,真正的狂風暴雨才剛剛要來。

……

來到了自己的臨時府邸,董卓渾身覆甲,來回觀察著屋中的精美設施。

“哈哈哈哈!”

董卓開懷的大笑,來到主位上坐下,轉身看著一眾軍校,快慰道:“事到如今,老夫在雒陽城,也終是有了一席之地,諸公隨同老夫征戰多有勞苦,今日發達,必不相負,待京中事定後,咱們同享富貴,以樂太平!”

“多謝董公!”

董卓坐下之後,便見董旻對董卓道:“兄長,如今雒陽初定,但局勢並不穩固,朝中諸卿眼下因為兄長手握大軍,因而敢怒不敢言,然歸根結底,唯驚恐兄長手中兵權而已,怕是背地裡還會有些動作,兄長當多加小心,不可大意才是。”

董卓笑道:“放心,此事老夫早就已經有了準備。”

說罷,董卓環視眾人,道:“針對朝堂權柄,若要盡快執掌,無外乎先掌兵權,再掌財權,三掌人權!”

“如今,城內大部分兵權盡在老夫之手,虎賁軍和禁軍之中,雖然還有些對老夫不服氣的中階軍校,皆不成氣候,老夫決定使胡軫為大都護,打亂京中各營編製,由西涼軍校全權統籌其眾,逐步收納,使軍權穩固,隻要軍權穩了,雒陽城和朝堂,就是穩的,老就夫可立於不敗之地。”

胡軫立時站出來,道:“謹遵司空令!”

董卓點了點頭,又看向董旻:“皇城之中,所有的內宮侍衛統統換成我們的人,從現在開始,天子和太後的一舉一動,老夫都要全權掌控,沒有老夫的令,任何人不能進入北宮去見天子……叔潁,皇城之事,盡交付於你!”

“喏!”

“太倉和武庫也一樣,所有守備之人,除西涼軍士外,不做第二人想!”

“喏!”

董卓站起身,道:“朝中公卿,一半以上皆以袁氏為首,不過沒關係,何進最近新征辟那些人,老夫當持節親自相請,讓他們過府為老夫幕僚,另外還要派人去聯係楊賜之子楊彪,楊家本與袁家本同為雒陽貴胄之首,如今卻被袁家壓了一頭不止,該拉攏的時候,還是要拉攏一些的。”

董旻有些猶豫的道:“兄長的想法雖好,隻是我等涼州之人,一向不為關東中人所重,甚至多有損貶之心,兄長就算是有意示好楊家,恐也未必會得到他的支持。”

董卓嘆道:“賢弟所言,老夫知曉,老夫不指望楊家能夠支持老夫稟政,隻是希望他們能夠支持老夫做一件大事!”

“兄長想要做何大事?”

董卓瞇起了眼睛,道:“為兄要為在建寧元年,政變之時被定為叛賊的陳蕃、竇武以及黨錮之中被捕遇害的眾多黨人平反!”

此言一處,滿座皆驚。

“兄長,為何如此?”

董卓似笑非笑地道:“執政天下,終歸還是需要士人,隻是老夫出身涼州,為關東閥閱士門所輕,若是不做一兩件大事,以收天下士族之心,又如何能夠長久的統領超綱?輔佐天子執政天下?”

一眾西涼大豪彼此互相看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眼眸中皆充滿了疑惑。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那些士人,真的會對他們這些涼州人認可嗎?

關東人對涼州人的蔑視非一朝一夕,足可用根深蒂固來形容。

就在這個時候,便見那名替董卓冒充何進文筆,撰寫軍令的涼州文士站了出來。

“司空若想穩固朝政,僅僅隻是替陳蕃,竇武以及黨錮諸士平反,尚還不夠,這漢室天下,朝堂之中,除卻士族之外,歷來還有宦官和漢室宗親,如今宦官大部分皆亡,可宗親之勢依舊不可小覷,先帝在世之時,亦多以宗親為臂膀,如今冀州牧劉德然駐紮於雒陽城外,司空還需派人聯係劉儉,獲取他的支持,或更能穩固朝綱。”

董卓嘆道:“說起來,這次雒陽之亂,後宮之中,還有兩件至寶被劉儉奪了去,老夫也是時候該跟他探討探討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