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沒有二話,當即將那兩卷簡牘展開,朗聲的念起了上麵的內容來。
都是渤海高氏與汝南伍氏的當家人與張角之間往來的信箋,確立八州聯動的事情,這內容念出來,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說白了,這是將他們兩個家族赤裸裸的扒開,將他們最醜陋的一麵展露在眾人的麵前了!
在場的所有公卿都對董卓的舉動憤怒無比,他們恨不能撲上去咬死董卓,但是他們誰也沒這個膽子。
說白了,是沒有這個理由。
眼下這個局勢,董卓的行為雖招人恨,但就朝堂上目前這個情況來說,他確實是正義的。
少時,李儒將兩份簡牘緩緩念完,隨後便一臉漠然地站到了一邊。
“陛下!太後!這是誣陷啊!這是董卓老賊在誣陷臣等啊……”
高生聲嘶力竭的向劉辯和何太後喊冤。
董卓的笑聲再次響了起來。
“冤枉是麼?”
“老夫一開始就知道你會這樣說。”
“爾等除了會將臟水潑到別人身上,還有什麼手段?”
“這簡牘上麵的字跡,回頭老夫自然是有辦法印證的。”
“況且汝等公族的字跡真假且不論,但張角的字跡和印記卻是貨真價實的。”
“張角有能力做假一份,老夫倒是相信。”
說到這兒的時候,董卓伸手指了指那三大箱子的簡牘。
“但張角能做出這麼多……上百份啊。”
“這老夫就有點兒不太相信了。”
“還是說在諸公眼中,老夫這個出身於涼州,寡於學術的人有能力做出來?你們太高看老夫了吧?”
說到這兒的時候,董卓環視了一圈在場眾人:“不過僅憑一份簡讀,就斷你們家族的罪,未免是有些兒戲了,此事還是要細細詳查的,就從你們渤海高氏,汝南伍氏著手開始查起吧。”
“剩下的老夫先收著,回頭有空閑了,在一家一家的查證,如何?”
董卓很清楚,眼下還不是全麵跟天下的望族豪右撕破臉的時候。
董卓今天隻是依據朝堂形勢,將汝南伍氏和渤海高氏先行揪了出來,當做典型。
他今天若是把這百多份的簡牘全都公布於朝堂,不消一個月,大漢各州各郡必然是紛紛打起什麼清君側的旗號。
這些人,在大漢朝各州各郡割了百多年的韭菜,要人有人,要錢有錢。
私下裡也藏匿了不少裝備,並掌控地方經濟,哪個會是安心束手待斃的?
他們必然彼此勾結,招兵買馬,全麵反叛。
真到了那個時候,論及底蘊,隻是掌控了雒陽以西有限地域的董卓不是他們的對手。
西涼兵再猛,那畢竟數量有限。
況且後方的涼州還不是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韓遂等輩,雖然被董卓前番平叛打的直不起腰來。
可依舊是坐擁數萬叛軍在涼州興風作浪。
所以說董卓的後方其實並不是特別穩固。
當然。董卓現在就算是不先對世家動手,這些世家在地方起勢後,也早晚會籌謀準備與董卓開戰。
但至少現在他們心有顧忌,還不會驟然起兵。
隻是先收拾幾家,隻會讓其他的人猶豫躊躇觀望,不會引起激變,這樣就會給董卓一些準備的時間。
董卓一把年紀了,他深知一個道理。
打仗還是得打有準備的仗。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