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儉和沮授,劉備,審配等人皆苦笑不語。
事到如今,他們心中已經明白,袁基或是袁隗並非指使丁原的人。
那除了他們兩個人之外,還能指揮丁原興兵討伐自己的人,又能是誰呢?
不言而喻。
……
……
果然不出所有人的預料,董卓很快就與並州刺史部的張懿發生了直接沖突。
張懿本身就是受到了袁氏安排,來京城外屯兵與董卓做對的,而丁原死後,在董卓眼中已經成了孤軍的張懿,自然也要收拾。
這是一場必然會發動的戰役。
於是,雙方尋了一個很小的理由,便開始交鋒。
當然,在大義上,董卓肯定是比張懿站得住腳的,身為天子親自敕封的理政相國,他現在想說誰是反賊,就可以將誰直接定性為反叛之賊。
就算是朝中的公卿們不認可,但在絕對的道義掌控麵前,也是無奈。
畢竟,現在的董卓,手握最有利的輿論利器!
但,董卓唯獨算錯了一件事。
他本以為憑借西涼軍的精兵猛將,拿捏並州軍絕對是不在話下。
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並州軍的戰力居然異常之高。
他派遣胡軫和牛輔率領本部西涼軍去攻打並州軍,卻被並州軍連續擊潰兩陣,甚至還折損了幾名西涼司馬。
而率領並州軍與西涼兵正麵對抗的人,就是張懿手下的武猛從事呂布。
而這些年來,隨著呂布被張懿提拔,尚有宋憲,魏續,侯成,郝萌,成廉,魏越等猛士,雖然不及呂布,卻也都是常年在並州邊郡與鮮卑以及反叛的匈奴常年作戰的人物。
其實以西涼軍的戰力,不可能是敵不過並州軍的,特別是就數量上而言,西涼軍的數量遠遠超過並州軍,所以董卓並沒有出動全軍,而隻是讓胡軫和牛輔兩部前往對敵。
但敗就敗在牛輔和胡軫輕敵了,他們並沒有覺得張懿的並州軍有什麼厲害的地方。
也因此,勇猛的呂布,給他們兩個人上了一堂生動的課程。
並州軍用他們的實力,讓胡軫和牛輔知道了,什麼叫做輕視敵人的代價。
胡軫和牛輔被呂布打的大敗,隻得是無奈的返回雒陽,向董卓請求增援。
本以為必勝的戰事,卻被這兩個人打成這樣,這讓董卓非常的沒麵子,若不是他們跟自己關係太近,董卓非得弄死他們兩個人不可。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刻,沮授再次來到了雒陽麵見董卓,向對方提出了劉儉願意派出一部分兵馬返回雒陽,與董卓前後夾擊張懿的計劃。
當然,沮授要求董卓出一份召劉儉率兵討賊的明確詔書,這樣才能保證劉儉幫助董卓攻殺張懿的大義性。
得知劉儉尚未走的太遠,並願意幫他對付張懿,董卓非常高興,自然而然就答應了沮授,並通過對方向劉儉表示感謝。
雖然他相信西涼軍依舊是可以戰勝並州軍,但依照並州軍如今的戰力而言,怕是會受到不小的損失。
讓劉儉派一部分兵將與自己夾擊張懿的兵馬,可以降損失降低到最低。
此時的劉儉未走遠,但大多數人都覺得他不會再回來,所以張懿一定會對後方疏於防範。
如此就等於是必勝之局了。
另外,沮授還向董卓提出了一個請求,就是劉儉的家人在雒陽走的匆忙,留下了不少家私,他希望能夠替劉儉將家中私產運出雒陽。
董卓得了劉儉的好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點小事自然是不會反對。
況且劉府的東西,本來就是他自己的,這人情實在是順水推舟。
就在董卓這邊開始準備第二輪對並州軍的進攻時,他的手下李肅又向董卓諫言,想要替董卓說服呂布歸順。
屆時,就可以內外夾擊,一陣而勝。
董卓聽到這裡之後,大喜過望。
昔日他也曾在北伐鮮卑之戰中見過呂布,對其人印象深刻。
說起來,董卓和呂布也算是有些交情的。
如今此人位居並州軍武猛從事,若是通過收服他,再一舉兼並張懿的並州刺史部,那自己的軍力就可以更上一層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