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與巴郡的袁遺以及沛國的袁忠,皆袁公兄弟,以袁公馬首是瞻,待荊豫得定,再平益州,將益、荊
、豫、揚連為一體,袁公總督之,」
「而北麵的兗州諸地,尚有張邈、鮑信、劉岱、曹操等輩以袁公為尊,放眼天下,誰可敵袁公之勢?」
袁紹的布局如此之大,竟想憑借袁家的布局,割據半天下,這一點著實是讓孫堅頗為意動。
隨後,又聽逄紀道:「天下望族士人,衣冠巨室,無不心向袁公,現袁公與董卓交鋒,雖暫時采取守勢,但論及底蘊與勢力,董卓相較袁公甚遠,早晚必敗於袁公!」
「以逄某淺薄愚見,袁公必成大勢,而袁公如今,麾下各路英才皆有,唯獨缺少一名勇冠三軍,可以替他統領十萬大軍的將才,而放眼天下,又有誰之勇烈可勝文臺?」
「袁公之意,想拜文臺為大將,與君共成大事,隻要文臺肯應諾,今後文臺便是袁公之下的武事第一人,隻要文臺不負袁公,則袁公絕不負文臺也!」
說到這的時候,逄紀轉身拍了拍手。
隨後便有他的手下人將袁紹精心準備的禮物抬了上來。
雖然都是財貨珍寶,但隻要仔細辨別,就會發現,袁紹贈送給孫堅的禮物,很多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
禮品隻是禮數的一個方麵,僅代表送禮之人的友善敬意,但其實,有時候聽過仔細觀察禮物也能夠看出送禮之人的用心程度。
孫堅走到了那些禮物之前,仔細地端詳著,最後將目光落在了一個打開的箱子中。
那裡麵有一副打磨拋光的十分亮眼的明光鎧。
孫堅伸手在甲胄上輕輕的撫摸,隨後不由感慨道:「袁公一向有天下楷模之稱,今日方知世人所評不虛啊!」
逄紀聽到這的時候,笑了:「如此說來,文臺是答應袁公之請了?」
孫堅抱拳道:「袁公對吾如此厚意,孫某豈能不應?煩勞逄君轉告袁公,孫堅在長沙收拾兵馬,翌日就前往南陽,與袁公共同對付董卓!」
逄紀連忙道:「好,好!事不宜遲,我這就啟程返回南陽,告知袁公這個好消息!」
孫堅又道:「還有一事,煩勞逄君轉告袁公!」
逄紀問道:「文臺有何事?」
孫堅轉身回了內室,少時拿著一份簡牘出來,將他遞給逄紀道:「此乃袁公路當初與我的書信,也正是因為此書信,我才在長沙稱病,未曾親臨前陣相助袁公,還請逄公代為轉交給袁公,以表吾相助之心。」
逄紀聽了,心中頓時一緊。
他知曉此事非同小可,遂不敢耽誤,急忙接過了孫堅的書信,向他告辭。
孫堅投向了袁紹,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準備北上相助他對付董卓。
而另外一個方麵,劉儉正在延津渡口籌謀應該往何處用兵。
自從勝了牛輔之後,劉儉便一直在思考下一步應該去往何處屯紮。
己方跟西涼軍的差距還是有的,勝了牛輔主要還是因為戰勝了牛輔本人,但並不代表他們的實力就比西涼兵強,野戰並不適合劉儉。
延津已經被打的殘破不堪,在這種時刻,必須另外換一座堅城,才能繼續與西涼兵周旋。
但應該往哪去呢?
就在劉儉沉思的時刻,關羽邁著大步走了進來。
「四弟,有事找我?」
關羽向著劉儉恭敬地道:「兄長,那名被弟生擒的馬截,想要求見兄長,兄長見還是不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