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賈詡的助攻(1 / 2)

賈詡當然不會以為劉儉是要殺了他。

他隻是在瞬息之間就猜出了劉儉的用意。

「將軍的意思是,經過上一次的會戰,牛輔與賈某都被將軍生擒,賈某乃是聲名不顯之人,這天下除了董相國之外,並不會有人關心賈某的生死,或許連相國本人也不會特意關注,所以將軍打算偽造賈某已死?」

劉儉哈哈笑道:「不會很難的,畢竟你現在是用馬截的身份在我營中活著,我從現在開始會封閉你的消息,至於前番大戰被生擒到我營中的西涼兵,我會放一部分人出去。」

「不過在放他們離開之前,我也會想辦法把你已經戰死,牛輔被我生擒的流言在他們當中散布開來,讓他們帶著假的消息返回董卓那裡。」

「我不敢說你的死訊會一直欺瞞住董卓,但隻要咱們運籌得當,短時間內沒有人能夠識破,而這段時間,你就是馬截。」

賈詡細細的思慮良久之後,不急不緩的,點了點頭。

確實,按照劉儉的這個方法的確是可行的。

畢竟自己這個人平時在西涼軍中就不怎麼搶眼。

若說在西涼軍中,誰會對他賈詡有那麼一絲絲的關注,也不外乎就是董卓,牛輔,李傕等寥寥數人而已。

隻要自己現在做到足夠低調,那麼以劉儉目前的實力,還有如今中原的混亂程度,董卓完全沒有時間去探尋他是真死還是假死。

這對他來說就足夠了。

最後賈詡又細細的思慮了一會兒。

「將軍的意思是,我若「死」了,則我兒在雒陽城中已無甚用處,若是安排合適的人舉薦他去往蜀中護送劉焉三子,則他便可以借機離開雒陽,尋機回返涼州祖宅,然後再暗中將我家中親眷帶往河北。」

劉儉滿意地點了點頭。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不累呀。

不過,賈詡似乎還是有些不放心,他小心翼翼地問劉儉道:「隻是,就算是詡「死」了,但又如何能讓董相國答應遣送劉焉的三個孩兒回返蜀中?而就算是相國答應了遣返,又如何能碰巧讓吾兒護送陪同他們去往蜀中?」

劉儉很是鄭重地道:「此事你盡管放心,我也不瞞你,雒陽之中,我有我的人脈,也有我的渠道,我說能將這趟公事落在你兒身上,那就一定可以落在他的身上。」

賈詡這個人非常的懂時務,該問的事情問,不該問的事情,多一句也不問。

既然劉儉如此肯定,那想來就是可以的。

畢竟就賈詡看來,劉儉並不是那種信口雌黃的人。

遙想劉儉當年前往雒陽,幾無人脈,短短幾年,就在雒陽城中混的風起雲湧,上到劉宏袁基袁術,中到曹操陰修,下到越騎營一眾,劉儉在雒陽城中確實交到了大批的人脈。

而這些人脈之中,現在依舊有很多人在雒陽任職。

所以稍加分析就能夠知道,劉儉確實有能力推動這件事情。

賈詡言道:「將軍如此恩義,賈詡若不能諫言,恐有負將軍!」

「文和有何良言見教?」

「見教不敢,隻是想幫將軍謀劃下一步的戰事,依照賈某對相國的了解,牛輔戰敗之後,相國此時必然心存猶豫,他心中想與將軍請和,但偏偏又落不下顏麵,所以必然會再派能征慣戰之將來征伐將軍,隻要將軍能夠打贏下一波的進攻!則相國必然會主動與將軍求和,到時候將軍便可占據上風了。」

劉儉的臉色一寒:「我為袁兄報仇,與董卓勢不兩立,如何能和?」

賈詡本來對劉儉挺看好的,但此時劉儉居然這麼一幅麵孔,賈詡心中開始暗自嘀咕:

這是裝的吧?

應該是裝的吧。

別,別裝了!裝大了就露了!差不多得了!

但麵上,賈詡還是恭敬地道:「將軍與袁士紀手足情深,此事天下皆聞,將軍為袁士紀報仇,興兵討董,仁義之名已是遍布天下,縱然袁士紀在天有靈,也必知曉欣慰了,隻是袁士紀雖喪於相國之手,但實則是有人暗中使計!使袁士紀喪於相國之手,而這真兇,將軍心中也知道。」

劉儉並未作答。

賈詡也不多勸,又轉回話題道:「將軍善於用兵,定然已經知曉了,相國派遣何人來與將軍作戰吧?」

劉儉道:「斥候回報,董卓派遣胡軫為大都護,呂布和華雄為左右都督,三路兵馬已經離開南陽邊郡,正奔著此地前來,我現在心中憂愁,恐延津不足矣守,但若是往中原去,又該在哪處城池駐守呢?」

賈詡言道:「胡軫,呂布,華雄三人所率兵馬,大多皆為精銳騎兵,將軍若是要與其三人野戰,必敗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