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50回合,定斬汝矣(5000字)(1 / 2)

陳國,陽夏城外。

隨著城上城下三通鼓響起,就見城池之中,一名身穿綠色袍子、玄甲的大將,帶著一支騎兵,從城池上放落的吊橋快速奔馳而出,他們來到了吊橋外的空場,布下了陣勢。

而城池外的百箭之地,有西涼軍的千名騎兵在城下一字排開。

同時,這千名西涼兵的後方戰車林立,那些戰車上都是戰鼓,每架戰鼓旁都侍立著一個膀大腰圓的鼓手。

這樣的布陣方法是有講究的。

雙方既然約定是鬥將,那就必須要赤誠以待,為了保證己方不會在鬥將的途中不會使出什麼卑劣的招數,故西涼軍所有的兵馬都向後移,在城池以外的三十裡處安營紮寨,與縣城保持一定的距離。

這樣雙方都比較放心。

而在兩方比試的當日,西涼兵也是隻派出了精騎和戰車,在城外安排布置。

這樣的安排,是為了保證雙方在比鬥之時,西涼軍不會對陽夏城動手,彰顯他們沒有攻城之意。

至於劉儉一方,則是在城池上安排了一些弓弩手,隻要西涼軍的精銳騎兵不過分向前,就不會進入其命中地帶,如此雙方就不會產生過多的軍事沖突。

眼見劉儉麾下的一眾軍士站成了一排出陣,胡軫遂問呂布:“奉先,你觀彼軍,那一眾將校豪傑,實力如何?”

呂布聞言,翻了翻白眼。

能夠參軍入伍,統領一軍者,大多數皆是身材龐大,外貌雄魁之人。

這些人,每一個看著都不弱,但是具體的本事有多少,非得是交過手之後才能知道。

要是能拿眼睛看就斷定高低,還比個什麼?

雙方交戰之時,互相看一眼,就能直接定下誰輸誰贏了,還能減少損失。

呂布道:“冀州之人貌似雖勇,然終究比不過我等邊塞久經征戰之將,大都護不必過於憂心!”

聽了呂布的話,胡軫哈哈大笑。

“我隻是隨口一問。”

說罷,便見其他打馬向前,來到了兩軍中間相隔的那片場地中。

他的身後,隨即跟上了幾名西涼騎士,這些騎兵皆是體態較寬闊,紅色飽滿紅潤,嗓門奇高之人。

在胡軫的授意下,就聽這些騎兵仰起頭沖著對麵的城池大喊:

“漢,討逆大軍都護胡軫,請冀州牧劉使君答話。”

胡軫的話音落時,就見城墻之上,站出了一個身披玄甲的身影。

此刻,劉儉身後也站立著一眾膀大腰圓的大嗓門軍士。

按照劉儉的吩咐,這些軍士也仰頭將其話傳遞給城下的胡軫。

“左將軍劉儉在此,不知胡大都護有何指教?”

“劉德然,你也是先帝親敕的冀州牧,為朝廷牧守一方,何其不顧上下尊卑,君臣之禮,反倒是領兵犯天家之境?無詔率兵入河南土地?好好的漢室宗親,你不當,你非要當反賊!你可對得起先帝的在天之靈嗎?”

劉儉的嘴角挑起了一絲冷笑。

胡軫真是自不量力。

要鬥將你就好好鬥將,非要到陣前跟我耍嘴皮子。

就憑你這兩下子,怎麼可能是我的對手?

劉儉遂命人對著城下的胡軫道:

“汝身為三軍統帥,端的是不懂時局,口出妄言!”

難道汝不曾看到,我這城頭之上,所立之旗為何?乃“報仇雪恨”四字!”

“劉某人率兵來此,一不是犯境,二不是逼宮,實乃是因董卓濫用職權,妄殺吾兄!他誅殺先帝遺留重臣,罪惡彌天,天地不容。”

“虧汝還好意思在吾麵前提先帝?”

“袁士紀位列九卿,也是先帝在世時所遺留下的臣子,縱然袁紹起兵討伐董卓,然要定袁基之罪,也需先稟明當今天子,再交由廷尉審詢,經陛下和太後聖斷後,可聚朝臣公議,再行定論之策。”

“董卓是如何做的?直接拿下了袁氏一族,不經廷尉過審,不經陛下下旨,直接在牢中擅殺!滿門誅除!你還好意思在此說我興兵犯境?難道董卓此舉,就不是無君無父的叛逆之行乎?”

胡軫被劉儉說的一張臉忽紅忽白,隻能硬回話道:“強詞奪理!”

城墻之上又傳來了劉儉的回話。

“胡大都護這是沒話說了嗎?大都護適才說我興兵犯境,擅自進入河南,那我想請問大都護,當初董卓領西涼兵從前線抵達司隸,進兵雒陽時,又是奉了誰的旨,遵了誰的詔?難道說是天子當初下詔招了董卓入京的不成?不見得吧!”

“某之兵馬雖入河南,但我至少沒有驅兵進雒陽,擅殺天家之臣,誅天子近侍,我也沒有把持朝政,自立相國。”

“我更沒有派出一眾西涼虎狼,在這陣前狺狺狂吠!”

胡軫氣得滿臉通紅,恨不能沖上城去將劉儉的腦袋砍下來當夜壺用。

怎奈這事實在怪不得劉儉。

人家本來沒惹你,你非要自己過去找羞辱,豈非是自尋不痛快?

胡軫重重的哼了一聲,遂打馬歸陣。

他環顧了一圈,看向身邊的這群西涼校尉,咬牙道:“何人願意出戰首戰?以成大功!”

呂布抬手道:“大都護莫要著急,且讓劉德然先行派出戰將,待我看看是何人前來交手,若是張飛與趙雲二人,那便由布親自出馬,若是旁人,再派遣其他人與之交手不遲。”

呂布所言並不是沒有道理。

並且事前他已經與胡軫溝通過了。

劉儉的一方派出張飛與趙雲二人,呂布自然就要去對戰,至於其他人,在呂布看來,並不是西涼軍一眾猛士的敵手。

區區冀州之眾而已,有何難哉?

但是,西涼軍的做法早就在劉儉的計算之內。

按照他的設計,呂布身為西涼軍中武技最強的一個人,斷然是不會第一個出場的。

不論是什麼樣的鬥陣,雙方普遍都會有一個認知,那就是實力最強的人都要壓軸。

所以,西涼軍一方第一仗出手的人必然不是呂布。

關羽按照既定的方略,捋著長須沖著對麵喊道:“既相約獨鬥,雖是生死由命之局,但還需約定好較技之規,以免事後彼此追討怒罵,遺笑於天下,空惹笑柄。”

胡軫沖著關羽喊道:“汝等有何規則?但說無妨!本督接著便是!”

關羽捋著長須,不論是行為還是話語聲,都是瀟灑自然:“雖是單打獨鬥,生死搏殺,但雙方拚殺還需製定時限,可以五十回合為界定勝負,若至五十回合開外,當為平局,如何?”

這規矩說來定的也算是合理,一般情況下,兩個人血戰比拚,那是想當的耗費體力。

大部分人連二十三十個回合都打不到就脫力了,哪有那麼多體力高超的人能夠拚殺到五十回合?

況且,既然是鬥陣,那約定時限也並無不妥。

在兩軍陣前如同地痞無賴般的一直纏鬥下去,也確不是大將之所為。

胡軫道:

“好,此言有理,當著兩軍戰將的麵,本督答應你就是了!”

關羽揚聲道:“甚好!胡將軍身為大都護,想來定是信守諾言之人,關某信你!”

說罷,便見關羽向著他旁邊的一個人使了一個眼色。

高覽領受到了關羽的示意,當即縱馬而出。

他來到場間,將手中的戰刀高高舉起,揚聲道:“河間國高覽,乃河間國大王府下別部司馬,今日特來邀戰!”

呂布先前也曾與高覽交過手,但是因為後來有張飛、趙雲的出現,使得呂布對於張郃與高覽的印象並不太深。

畢竟,張飛和趙雲的實力實在太過強悍,讓呂布記憶猶新,故而先前與之交手的敵將,皆會使呂布忽略。

眼下這個人雖然瞅著麵熟,但呂布並未放在心上,因而不曾提點胡軫。33

胡軫更不知道高覽的名字,自然不會將這個河北大漢放在心上。

特別是對方竟然連劉儉的直屬手下都不算,隻是河間王麾下的別部司馬。

一個諸侯王開府征辟的司馬,能有多少本事?

胡軫環顧四周,最後將目光落在西涼軍中一名彪形大漢的身上。

那大漢名為王鋸,出身隴西郡,亦是別部司馬。

此人在西州之地頗具名望,以神力和勇武著稱!

王鋸在與胡軫相互對視之後,立刻讀懂了他眼神中的意圖。

隨後,就見王鋸縱馬而出,揮舞著大刀來到了高覽的麵前。

“隴西王鋸,特來請教!”

“咚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