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扶持幽州的中小企業(2 / 2)

劉儉笑著道:“你看這孩子,一見我就扣住了我的手指,真是父女連心,叫扣兒正合適。”

鄭慈本來是不想同意的,但看著劉儉一副喜笑顏開的樣子,也知道自己拗不過了,再說隻是一個閨中乳名,倒也是不傷大雅。

不過,鄭慈希望劉儉能夠聽聽自己的建議,給孩子起名叫劉櫟。

劉儉覺得也很好聽,便同意了。

於是,劉櫟成了劉儉的第一個女兒。

伴隨著第一位女兒的誕生,劉家全體其樂融融,但這不代表劉儉在家中的事就結束了,因為卞玉兒也接近臨盆。

一個孩子生完了,眼看著還有第二個孩子要出生。

卞玉兒也是他的女人,雖然是妾,但既然有機會,劉儉依舊要對她和她的孩子做到丈夫應盡的責任。

真是不夠劉儉忙。

而就在這個時期,北方的情況也不斷的向著劉儉之所在傳來。

荀彧已經順利的就任了右北平太守,同時他開始統籌右北平地區的政府資源,以政府的名義,開始統籌無眾縣礦業以及石墨業的開采。

河北商貿協會開始鼓足全力,在幽州實行礦業開采。

幽州現在處於戰爭狀態,所有的太守都在招兵買馬,聯合各大家族與張氏抗衡,但荀彧偏偏就不走尋常路,偏要在這個當口開發什麼鐵礦和石墨。

這不是純有病嗎?!

但結果,當無終鐵礦和石墨的蘊藏含量,以及這個巨大的鐵礦所能夠帶動的產業鏈條的小道消息散布出去之後,所有幽州人都傻眼了。

具體的數量不好估量,但是據說……其蘊藏的數量和大力開采之後的產量——足矣支持大漢半天下用!

這背後,將是多麼巨大的利益?

但很可惜,以劉儉為首的牧署下手實在太快了。

這份蘊藏著巨大利益的礦權,如今不論是名義還是實際,都已經徹底的歸屬於大漢國有。

大漢朝成立之時,雖然在土地政策上有所疏漏,但對於山河湖泊等非耕種土地資源的保護,還是很到位的。

除了能夠耕種的土地可以私有交易之外,漢境內其餘所有的自然資源都歸於大漢政府。

在這一點上,劉儉還是非常感謝他的劉氏先祖們的。

要是沒有這條規矩作為百年來的基礎,有些事處理起來還真是比較麻煩。

右北平礦業的開展,讓很多幽州的家族看到了巨大的利益鏈條,同時,有先見之明的家族也開始逐漸明白,能夠打破幽州原有利益格局的產業出現了。

但是,讓所有幽州大族想不到的是,荀彧在拿到了利益指揮棒之後,居然行劍走偏鋒之法。

石墨,礦業雖然是有政府主導開采,河北商業協會承建,但下遊產業依舊需要很多人來承接。

說白了,就是國家提供原材料,並主導產業加工,但下遊依舊需要各式各樣的民營公司來根據原材料,衍生出行業終端並投入市場,這才能達到百家爭鳴,同時盤活各行各業,促進產業鏈擴大消費,並使這個池子所產生的收益下放到民間,形成良性循環。

當然,這個時代,沒有什麼後世所謂的公司,在這個年代的資本——就是家族。

依照東漢政府原先的習慣,有了好項目和好資源,自然是要與大家族配合的。

畢竟大家族人力夠,資源夠,且家族中在官場中占據的要職也多。

但是這一次,荀彧卻沒有和那些大家族交易。

下遊的諸多產業,荀彧竟然大部分全都交付給了幽州本地的寒門家族來操持。

換在後世,這就叫做“著力扶持中小型企業快速成長”。

實在是屬於一條良政。

雖然一時間會阻塞生產速度,但長遠來看,卻可以產生很好的社會效益。

對於冀州政府來說,能夠讓民間的各項產業均衡的發展,並彼此產生一定的競爭力,這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自然是好事。

但對於一些習慣性覺得自己屬於“優先”階層的人,這自然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特別是一些已經依附於張舉和張純的大豪右階級,他們已經造反了。

這些人覺得張舉和張純應該在這個時候,出兵再攻右北平,特別是無終縣的礦山,應該全部拿下來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張舉和張純也不是蠢蛋,他們看出來,荀彧之所以要在這個節骨眼上著力發展無終的礦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就是為了打亂幽州的格局,塑造一個新的政治和利益環境。

因為荀彧畢竟是外來戶,不論他再怎麼有能力,他對於幽州的掌控力度,還有對幽州各家利益輸送的了解,也遠不及數代在此經營的漁陽張氏一族。

所以荀彧才要用這種方法,釜底抽薪,直接掌控最大的利益鏈,將張氏從幽州利益鏈條的頂端擠下去。

既然看破了對方的手段,那張氏就當然不能袖手旁觀,眼睜睜的看著對手坐大。

於是,張舉和張純開始暗中集結兵馬,準備強攻無終縣,並拿下礦區,掌控主動。

按照張舉和張純的設計,雖然有黃忠可以協助荀彧,但先前漁陽張氏對黃忠不是很了解,故而使丘力居在黃忠的手中吃了大虧。

但是這一次,他們可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