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雙邊美人計(2 / 2)

問題是,這個年代,誰也不是傻子。

似杜家這樣的鄉中三老之門,在鄉裡之中,也算是一方小土豪了,有些身份地位。

但在真正的貴族眼中,杜家這樣的門庭屁都不是。

就算是他家的女兒再是絕色,但在以婚姻為家族根本利益的東漢,絕色不絕色的,在高門望族或是有名的士族門閥眼中,根本不算是個事。

特別是,那杜氏女還是杜老兒的庶出之女,就更拿不到臺麵上了。

別說娶親,就是做妾,高門望族都覺得不配。

至於關西有名的士族門第,他們對於婚姻對象更是挑剔。

似兩千石之門的士門家族,婚配之門也基本都是兩千石之門,縱然不是兩千石,也絕不可能低於比千石。

這關係著他們家族門庭代代的仕途傳承,不可不慎重考量。

所以說,單靠長得好看,就想改變命運,在這個年代基本是行不通的。

不過,對於杜氏這樣的女子,若是納入家宅為私婢,各大家族,倒也不是不能可以考慮。

問題是,杜老覺得虧。

好不容易生出一個國色天香的女兒,縱然是給高門貴人們做妾也行啊,可如今訪問他家的做媒人,給出的最高待遇也不過是入府為房中婢,這不是糟踐人嗎?

其他跟杜老同等階層的小土豪想要名門正娶,杜老還覺得不劃算。

結果一來二去,愣生生的給女兒耽誤到了二十歲。

最終,杜老時運不濟,還被當了賊寇的仇人屠了滿門,到底也沒等到跟高門大戶結親的那一天。

杜老兒全家被屠,財貨擄掠殆盡,隻是留下這麼一個女子,無依無靠,眼瞅著就要過不下去了。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朝廷遷都,西涼軍和並州軍先行抵達了長安,為後方的大人物們開道。

而並州軍中,呂布麾下有一名率兵先行的司馬,乃是並州雲中人,名為秦宜祿,許大年紀的漢子了,還未成婚。

到了長安之後,秦宜祿在巡鄉之時,卻是正好看到了杜氏,當時就驚為天人,想要娶其為妻。

其實按照並州人的行事之風,見到這等絕色,身為並州軍長官的秦宜祿直接就將那女子搶回軍營,當夜便成其好事了。

可不巧的是,在這個時代,董卓是忠臣……至少他目前扮演的,是忠臣的角色。

歷史上的西涼軍和並州軍,董卓任憑他們在司隸,在關中盡情“搜牢”,殺人奪財,奸/淫擄掠,可謂無惡不作。

但在這個年代,董卓為了穩固自己的人設,對於西涼軍和並州軍的管教嚴格了許多。

畢竟,現在的他是輔國重臣,手下的軍士等閑不能擾民。

當然,若是讓西涼軍和並州軍完全不擾民,也是不可能的。

若是管理的太緊,也容易引起兵變,畢竟這些人都是董卓的心腹,是他最重要的儀仗。

但即使是要搜牢,董卓也嚴令不需在京城的附近搜牢,要搜牢也要走遠一些。

盡量去一些偏僻的,遠離京師大本營的地方。

這樣多少可以減少一些天下士人對於西涼軍的輿論壓力。

而杜氏女如今是居住在長安附近的鄉裡,離都城太近,因而秦宜祿不敢用強。

他隻能走尋常規矩,派人去找媒人,按照正常程序去杜家提親,納彩問名。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王允手下的人也打探到了此事。

對於王允而言,這個杜氏女子,是讓他施展美人計的合適人選。

首先,其是長安附近十裡八鄉的有名絕色,還是完璧之人,同時身份不算太高,家族中人都死了,王允完全可以控製住她。

其次,她身份也不算太低,至少其父乃是鄉中三老,有教化之責,這樣門庭出來的女子,教養方麵絕對是足夠的,隻要再稍加訓練,就足夠能使其登大雅之堂。

於是,王允搶在了秦宜祿之前,直接派人去尋杜氏女,言王府願意出資,幫助杜氏女安置族人後事,並重振族業,想辦法使杜氏旁支在鄉中留存有一席之地。

不過,條件是杜氏女需入王府,給王允做義女。

是做義女,不是做妾。

杜氏女遭逢巨變,本來依舊是無依無靠,前途一片渺茫。

如今又有秦宜祿這樣的邊郡軍漢前來“逼婚”,杜氏女不想嫁,卻又怕得罪不起。

如今太原王氏向她拋來橄欖枝,可謂是雪中送炭,在關鍵時刻救了她一命,給了她一條活路。

特別是當朝太仆要收她為“義女”,若是她父親在世,聽到這個消息,或許都得幸福的昏過去了。

在王允和秦宜祿的對比下,但凡隻要是個傻子,就不會選擇去給秦宜祿那個邊郡軍漢當妻。

於是,杜氏女子就答應了太原王氏。

王允這人也算是說話算話,當即幫忙替杜氏女重新在鄉中置辦族產,又風光大葬了杜氏一門。

同時,他也正式收下了杜氏為義女。

在第一次見到杜氏女的時候,王允大感驚訝。

那杜氏女子確實是國色天香,便是王允活了這麼大的年紀,名門之女也算是見過不少,但似這等絕色女子,他還是第一次見到。

隻是他父親當年沒有聯係十常侍的門路。

這樣的女子,若是送入後宮,讓劉宏看見……隻怕,當年的宮闈之中,就沒有何太後還有其她才女什麼事了。

王允收了杜氏為義女,同時還命人尋找名師,力求在最短的時間,教給她貴族之女的禮儀之道,培養她雍容端莊的氣質。

王允甚至親往蔡邕府上,請蔡邕之女,名滿天下的才女蔡琰,教杜氏女聲樂之道。

他甚至還讓人暗中尋了長安城中有名的娼家,暗中教導杜氏床幃之術。

現在的王允,可謂是信心滿滿,就要對劉儉用計了。

……

……

天底下的事,就是那麼巧。

就在王允暗中施展美人計的同時,袁紹和曹操那邊也在各自行動。

袁紹按照曹操的辦法,主動向袁術請和。

袁紹表示,願意割讓豫州東部的一半給袁術,與他分東西兩麵,一同執掌豫州。

另外,袁紹還親自給袁術寫了一封信,力捧袁術,更是在信中直言,如今袁隗和袁基皆死,不論是身份地位,還是名望功德,都應該是由袁術執掌汝南袁氏,他袁紹先前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太過囂張,惹袁術不快了,希望袁術能夠諒解。

袁術得了袁紹的書信之後,很是開心。

袁術這個人有時候心眼小,但有時候心胸也寬宏。

他前番之所以恨袁紹,就是覺得袁紹壓了他的風頭,要與他爭汝南袁氏的話語權。

如今袁紹既然自己服軟了,同時還願意讓出利益,以自己為尊,那袁術自覺也要表現出寬宏的一麵。

袁氏家主麼!自然要胸襟博大一些才是。

於是,二袁就在袁紹的主動退讓之下,暫時達成了和解。

雖然損失了一部分利益,但在袁紹看來,這個和解還是很及時的。

前番與董卓相爭,如今又與袁術相爭,袁紹自覺損失不小,而且與袁術的這場爭鬥,幾乎是無意義的。

現在袁術入套了,下一步就等著曹操忽悠他進入兗州地界。

而此時的曹操,也在暗中尋訪能夠讓他行使美人計的人。

很快,曹操就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

他聽聞襄陽蔡諷之女,蔡瑁之姐,乃是一個風姿綽約,妖嬈嫵媚的女子。

曹操已經知曉,劉儉對於漢朝那些十幾歲弱不禁風的待嫁女子不甚感興趣。

他似乎和自己一樣,喜歡二十歲以上的妖嬈女子。

這個蔡諷之女,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似乎頗為合適。

曹操昔日曾與蔡瑁相識,但這事找蔡瑁似乎不太妥當。

還是得找蔡瑁的父親,蔡諷。

隻是蔡諷乃是襄陽望族,其女身份不俗,若讓蔡諷之女去做這樣的事,隻怕有些難度。

估計他是不願意的。

看來,還需讓袁紹出馬,親自跟蔡諷和蔡瑁談談才是。

但曹操估計也未必能談的成。

反正權且一試吧。

今日且這一更,這一更五千四百字,勉強算是兩更的量,主要是今晚得學習單位的業務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