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富貴要還鄉(2 / 2)

這麼多年過去了,雖然嘴上不說,但劉儉知道,劉周和胡氏對他一定是迫切的想念著,思念著……

而且不光是劉周和胡氏,他的從母,劉備之母現在也在等著兒子回去看看。

按道理來說,歷史上的劉備之母這個時候應該已經去世了,但因為自己的囑托,劉周對待玄德母親非常好,再加上這個時期的劉備非常爭氣,如今已經名震天下,同比歷史上實在強出太多。

或許是因為兒子太出息了,再加上涿郡劉氏家族如今已經隱隱成為幽州大族,身為牧使母親的劉備母親,在家鄉的身份也是水漲船高,當地從太守到各級官吏,對這個老太太都分外照顧,走到哪別人都是客客氣氣的。

心情愉悅了,這壽命自然也就長了。

平日裡吃的喝的用的,也都開始高檔貨了,身體素質更強了。

原先的破房子也不住了,換成了高門大宅,仆役婢女啥都不缺,妥妥的富婆階級了。

劉儉前一段時間,給劉備寫了一封信,讓他將青州諸事暫時交付於程普,高順等人,速速回鄴城一趟,與自己同返涿郡。

臨夏之際,劉備終於趕回了鄴城。

兄弟二人相見,並沒有先著急敘舊情,而是依照官場規矩,劉儉先聽劉備將青州的情況做出匯報。

青州的海鹽業,印書業,桑蠶也,錦緞業從今年開始,終於開始厚積薄發,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繼千字文之後,大批量的紙質經文開始在青州刊印,並向著中原各郡發行,固然因為技術問題,成本較高,但發行的售價也是極高的。

而且現在的紙質經文並不愁賣,因為寒門之人為了能夠取得他們夢寐以求的晉升之路,不論經文賣的再貴,他們也是爭相搶購,在所不惜。

這是跨越階級的最好方式了。

更可怕的,是劉儉說服了鄭玄和盧植,將他們門下的經學用以刊印傳世。

此舉代表什麼?

此舉代表了,如今本就在民間廣受士人推崇的古文經以及融合了今文和古文之所長的鄭學學說,將要靠著紙質印刷而大興於世!遠遠的超過獨霸朝堂百年的今文閥閱之勢。

鄭學和古文經大興於世會造成什麼結果?

龐大的人群效應會摧毀壟斷了學術晉升之路的閥閱之門的根基。

這是懟到天下閥閱之門的根上去了……命根子!

有見於此,那對於天下最頂尖的閥閱之門,他們要如何應付這個恐怖的局麵?

眼下看,隻有兩條路可行!

一是政治操縱!

利用朝廷的政令,立刻下令禁止紙質書刊印,將紙質印刷列為禁術,以人力延遲學術爆發式的傳播!

就猶如那個大辮子王朝為了私利,而做的惡心事一樣。

若是再往前推個幾十年,閥閱之門或許用能夠在朝堂之中運作此事,為了私人利益阻止時代的發展。

但是現在,以政令來禁怕是行不通了。

他們也不看看,現在坐在朝堂上的那個大哥是誰!

相國董卓!

董老大會慣著你們嗎?

啊呸!

如果董老大不肯,以政令的方式無法禁止,那對於眼下的閥閱之門來說,難道他們就要眼睜睜的看著古文經學派騎在他們頭上拉屎拉尿不成?

坐鎮朝廷的今文係閥閱之門,自然是不會允許這件事發生的!

這是他們用百年時間堆積起來的堅實壁壘,他們決不允許這種事發生!

如果古文經學派真的憑借印刷術在大漢朝成了大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今文學派所剩下的路就隻有一個,那就是也與古文經學派一樣,將他們壟斷的典籍拿出來進行刊印。

雖然典籍解釋權依舊在他們的手裡,但毫無疑問,這種行為也會使他們的根基逐漸被挖掘。

當一部經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的時候,這個經學的解釋權隨著時間的推移,又怎麼可能還會完全落在原本的閥閱之門手中?

所以,對於如今朝堂與民間這些憑借今文經解釋權而壟斷了晉升途徑的閥閱之門而言,每一條路幾乎都是已經是死路了。

但是他們別無選擇。

遠的不想,隻能想近的。

為了維持目前的利益,他們隻能飲鴆止渴。

參與印刷。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