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王允的布局(1 / 2)

王允的話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驚詫。

射聲校尉馬日磾正端著一個水卮喝水,聽了這話一口氣沒喘上來,把他嗆的不停的咳嗦,手中的水卮也隨之掉落在了地上,在地上“啪嗒”“啪嗒”的打轉。

旁邊的人急忙上前,為他撫胸順氣,生怕他一口氣沒上來就嗆死過去。

除了馬日磾的表現如此紮眼之外,其他的人此刻的狀態也並不怎麼好。

殺董卓這件事,當初董卓剛剛入京的時候,也並不是沒有人想過,甚至也不是沒有人暗中操作過。

但事實證明,常年在邊境摸爬滾打,長於軍事的董卓在這方麵遠勝滿朝公卿。

別的不說,在反暗殺反刺殺這方麵,把滿朝公卿有一頭算一頭,全都捆綁起來打包跟董卓放在一快對決,也都是被他血虐的貨。

就算是董卓身邊一個人沒有,但以這涼州老匹夫的武力值,讓他持刀在朝臣公卿的人堆中殺他個七進七出,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故而對於王允的提議,大家都表示——沒什麼興趣。

但王允在這些人之中,乃是堅毅之人,生性高傲執著不服輸,他認準的理,便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當下,便聽王允言道:“如今指望著外人來幫我等對付董卓,已不可取,劉德然更是在敷衍我等……如今董卓下令實施新政,內有天子支持,外有劉儉執行,且莫管科舉製度究竟能實施到什麼程度,可一旦此事在民間推行數年,在天下人心中成了順理成章之事,那日後縱然是想再糾正舊製,恐就是難了!”

“若是現在不除董卓,日後他縱然是死了,新政已入民心,皆時天子盛年,我等已無力掌控,似此又當如何?”

王允的話,在場的一眾大佬們自然是懂的。

隻是懂歸懂,但是要操作起來,實在是難如登天。

議郎鄭泰言道:“隻是以我等之力,若要在長安殺董卓……談何容易啊?”

馬日磾一邊咳,一邊嘆道:“就算咱們的計策能夠一時得手,殺了董卓,但姓董的麾下有十幾萬的將士,且大部分都出身涼州,乃是虎狼之師,董卓一死,這些人鬧將起來,吾等又該何以治之也?”

王允立刻說道:“兩位所言甚是,所以,殺董卓之事,不能由我等動手,而是要擇選可用之人幫我們對付董卓,同時,我們也要尋可用之人,能夠在董卓死後,幫我們接掌董卓之軍。”

楊彪聞言,皺起了眉頭。

他站起身,來到了王允的身邊,作揖抱拳道:“子師乃是沉穩乾練,膽大多謀之人,既出此言,必有高論,還請子師教吾等當如何成事?”

王允見楊彪如此客氣,亦是急忙起身回禮。

“文先莫要如此,愧煞我也。”

隨後,王允請楊彪回到原坐,才很是認真的對一眾人道:“依照王某人看來,要治死董卓,光靠我們這些人,是不行的,還需有內應與我們一同裡應外合,共同起事,在董卓死後,還能替我們鉗製住董賊手下的兵將,如此才足矣成事!”

在坐眾人聽到這,大多明白了王允的心思。

他這是想要挖董卓的墻角啊。

“子師,隻是涼州各部兵將,皆乃是董老賊的心腹之人,又有誰會隨同我們,誅除董卓呢?”

王允很是自信地道:“有一個,可也。”

“誰?”

“呂布!”

一聽呂布的名字,眾人都沉默了。

有些人的臉上,似乎還露出了一些譏諷的表情。

不過楊彪以及淳於嘉,還有馬日磾,鄭泰這樣的有識之士,卻並沒有譏諷之色。

相反,他們的神色凝重,似乎都在思考王允話中的可操作性。

王允繼續道:“並州軍,與涼州軍分不同屬,雖都在董卓麾下,但彼此之間並不相容,據王某打探所知,西涼軍與並州軍的諸校,司馬彼此大多不睦,兩軍士卒也多有沖突,特別是西涼軍一係的胡軫,華雄等輩,昔日在中原戰場之時,就與呂布不睦,其餘似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人對並州軍也多有慢待,彼此涇渭分明。”

“呂布此人雖與董卓有父子相稱,然實則在其麾下卻備受排擠,除了西涼軍諸校不容他之外,董卓對呂布也是既用且防,恐不是真心相待,呂布此人看似風光,實則如履薄冰,步步是險,我若是他,也定然會盡早思謀歸途。”

正所謂一語點醒夢中人,王允的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紛紛醒悟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