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些政治上的東西……該不該打的事兒,並不是孫堅所能決定的,孫堅也從來沒尋思過。
孫堅覺得袁紹若是讓他打,他就去打就是了。
哪管什麼該不該打,這非我分內之事啊。
“將軍,這些事似乎不應該是堅應參與的吧?”
袁紹搖了搖頭,道:“有什麼不能參與的?你也是我的臂膀之人,是我的心腹大將!”
“如今前陣逢上兵家大事,諸人雖皆有意見,各有道理,但這回頭跟劉儉,董卓打仗的事情,卻落不到他們的身上。”
“這沖鋒陷陣、與敵周旋的事情,還是得仰仗你孫文臺啊。”
“所以,這事若是不問你,又應該問誰呢?”
孫堅聽了袁紹的話,急忙起身,向著袁紹施禮。
“既然將軍問我,那孫某就略做諫言。”
說罷,就見孫堅走到袁紹背後的輿圖前,在上麵指點江山。
“將軍,依末吏之見,劉德然如今兵鋒正盛,若要退兵,確實是最穩健的方式,隻是將軍在司州投入甚多,若是現在就撤走了……我不知道將軍如何做想,但是末吏身為軍士,肯定是心中不願的。”
袁紹點了點頭,又道:“若是不甘撤走,那就隻能是在這裡繼續與劉儉相爭,隻是若董卓率兵而來,我等又該如何是好?”
孫堅言道:“如今袁術兵發淮南,欲斷曹孟德之後路,將軍可以答應孟德,讓他回兵淮南去戰袁術,如此此地就隻剩下我們一軍!”
“而豫州與荊州本地的望族,如今因是否出兵之事互相爭鋒,將軍不妨將此事散布出去,然後回兵魯陽,末將則是率領一軍,留在陽人,觀劉儉和董卓動向。”
袁紹聽了這話,頓時精神一振。
他已經明白了孫堅話中之意。
這是一招以退為進之計啊。
先讓曹操返回淮南,表麵上是折了自己的一條臂膀。
然後再將自己陣營之中,汝潁係家族和荊楚係家族爭論戰與不戰的消息散布出去,讓董卓和劉儉都以為自己的內部出現了問題,不能順利的作戰了。
隨後,袁紹將大軍撤回魯陽,然後留孫堅在陽人城斷後,這就是在己方在用行動來印證這是一個事實。
如此一來,在劉儉和董卓的眼中,袁紹就暫時沒有能力對付劉儉和董卓!
若這般,董卓和劉儉就可以暫時將袁紹扔在一邊。
袁紹則假裝返回南陽郡應對袁術對豫州的騷擾,另外還有處置自己內部的事宜。
雖然袁紹需要在魯陽做出一幅假相,但孫堅可以在陽人縣審時度勢,隨時出兵,為己方爭取最大的利益。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袁紹看向孫堅,贊道:“文臺不愧為勇略之將!不但善於作戰,且對戰場的把控也如此精準,某有文臺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文臺可為大都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坐鎮陽人縣,全權負責司州戰事,荊楚,豫州各路兵馬戰將,由文臺想用誰人,可任意調遣!”
孫堅聽了這話,遂道:“謝將軍信任!堅必以死相報!”
“聽聞文臺長子如今也隨你在軍中?”
“是,小兒孫策,自歸回到我身邊之後,一直在軍前聽用。”
“哦,孫郎現居何職也?”
“回稟將軍,小兒隻是暫為我的親衛,未有軍職。”
袁紹搖頭道:“既是少年英雄,豈能無有軍職?傳吾之令,遷孫策為曲軍侯,隨軍聽用!既是文臺之子,必有勇略,定可成為你在陽人的臂助!”
“謝將軍!末吏一定督促小兒,為將軍建立功勛。”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