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翁,要好生調養身體,不要再說棄朕而去的話了。”
呂強搖頭,語氣悲苦:“老奴也舍不得離開陛下呀,隻是這天下無不故去之人,老奴的壽元將盡,縱然想輔佐陛下,也是有心無力的。”
說到這兒,呂強還抬起袖子擦了擦眼淚。
劉辯的語氣也很是沉重:“若果真如此,那朕一定給予阿翁最好的待遇,讓阿翁能夠在長安城安享晚年。”
“多謝陛下,老奴……嗚嗚嗚,謝陛下體恤之恩。”
“既然是母親召見,那阿翁就不要再耽擱了,還請快快去見母親。”
呂強在兩名小宦官的攙扶下,流淚向天子作揖,隨後便向宮中亦步亦趨的走去。
望著呂強的背影,劉辯的嘴角不由勾起了幾分得意的笑容。
“老東西啊老東西,還算你識相。”
隨後,劉辯轉過身向著外麵走去。
一邊走,他一邊在腦海中掂量能夠代替呂強接手皇城內宦官統領之人。
畢竟宦官在也是一個很強大的群體,而且一直以來都是皇權的護衛與鞏固者。
如此強大的隊伍,劉辯是不能托付給一個一直聽從他母親話的人的。
因為他才是唯一的皇帝。
……
……
呂強進了宮中,見到何太後之後,說了一些內庭之事,後就直接向何太後表明自己想要辭去大長秋養老的事宜。
何太後聽呂強有意辭呈,不由大驚。
“阿公怎麼好好端端的非要辭去大長秋的位置?是什麼人惹惱了阿公,讓阿公不樂嗎?”
呂強道:“回殿下的話,老奴得殿下庇護,身份在京都也算尊崇,如何有人會惹惱於老奴?隻是老奴年紀大了,實在是不能承擔起這宮中的瑣碎事務,懇請殿下讓老奴回去,使老奴回鄉頤養天年吧。”
何太後沒有想到,呂強居然會說這樣的話。
“好端端的,為何說要回去養老?我這邊可離不開阿翁的扶持啊,到底是什麼人得罪了伱?”
呂強一個勁兒的搖頭道:“太後誤會了,沒有人得罪老夫,隻是老夫現在確實無法為殿下繼續效力了,還請殿下恩準。”
何太後還算是比較了解呂強的,他知道呂強對先帝非常忠心,隻要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絕不會輕易拋下他們母子。
這老頭既然這麼說,就一定是有他的難處。
不過,眼瞅著自己找的那位漢室宗親就要到了,何太後暫時也沒法在這件事上與呂強多說,於是他讓呂強先回去了。
至於辭去大長秋職位的事,何太後告訴呂強,自己會考慮考慮。
但是等呂強出了自己的宮門之後,何太後就暗中派人去查探消息,看一看呂強到底是因為什麼才辭官的。
就在呂強出去不久之後,那位受到何太後邀請的漢室宗親就來到了他的麵前。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前番被董卓征辟入朝負責整個關中境內興學之事的五官中郎將劉表,劉景升。
劉表雖然是董卓征入朝的,但他畢竟是八及之一,作為士人領袖之一的他,自然不可能把董卓看得太重。
他也不可能認為董卓是他的主人。
劉表是一個有能力又聰明的人,所以他隻是利用董卓當成他重新入仕,進入朝堂的踏板。
他所要做的就是利用董卓來完成自己的誌氣和抱負,那就是興學!
畢竟劉表也已經快五十歲的年紀了,他興學的抱負,若是不在這個時間段完成,以後怕是沒有什麼機會了。
果不其然,劉表在進入了長安城之後,很快就憑借自己八及的名望以及漢室宗親的身份,搭上了何太後的這條線。
而且,他也確實能給何太後出不少的好主意。
畢竟,這位劉中郎將也是在歷史上與曹操,袁術等人爭雄的大人物。
荊州在他的治理下,是一片豐樂之土。
而在劉表執政的十八年裡,曹操不能染指荊州分毫,直到劉表死後,曹操才有能力拿下荊州。
所以說在政治素養這方麵兒,特別是守成這一方麵,劉表的能力是非常強的。
何太後將劉儉要當撫遠大將的事與劉表說了一遍。
劉表雖然快五十歲的年紀了,但相貌著實是極為俊逸,他身材高大,衣著品味不俗,下顎留著及胸的長髯,很有高潔之士的派頭。
何太後說完之後,劉表就很快的分析出了這當中的情況。
“回殿下,若是依著臣看,這撫遠大將軍的位置,確實是不好交於劉德然,畢竟這當中牽扯的事情太廣,若是真沒到那一步,朝廷最好是不要輕易放這個權。”
何太後點了點頭道:“那我就讓辮兒聯合朝中公卿直接駁了董卓的奏章?”
劉表道:“此事應該是董相國和左將軍私下達成的交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朝廷直接駁了相國的奏,其實對於相國本人並沒有多大的損失,但是劉德然自然是不會輕易罷手的,我想他一定會再次強迫董相國上奏,臣覺得這個事情不是駁斥一次就會完事兒的。”
“關鍵還是要看左將軍的態度,那還要看陛下與殿下的決心。”
何太後道:“我們的決心?我與陛下又當下何決心?”
劉表說道:“就看陛下和殿下有沒有決心在這件事上敢與劉德然鬧翻臉了。”
何太後冷哼道:“有什麼不敢?他劉儉昔日不過邊境一豎子,承蒙先帝錯愛,將他抬進了宗室,他如今羽翼豐滿了,就敢來算計王室,我斷然不能讓其如願。”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