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謀士們行動(2 / 2)

在這個時代,皇權和朝中的公卿之利某些意義上是相符的,但在某些利益上又是對立的。

所以,就公卿士族方麵而言,一位漢室宗親自然不能輕易完全融入他們的群體,特別他表麵上還是董卓的人。

而且劉表現在在行為上確實有些過於親近皇帝和太後了。

對於朝臣來說,跟他還是保持點距離好。

劉表自己心裡也知道,他在這個長安城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尷尬地位。

所以他對於這些交往是不奢求的。

但是,不奢求歸不奢求,這不代表劉表對於這些不渴望。

他特別希望有人可以和他一樣,在這個政壇上掀起一番風浪,並達成自己心中的壯誌。

劉表的壯誌與別人是不一樣的。

他的壯誌是興學。

今日,劉表在府中迎來了一位他沒有想到的人。

這個人讓劉表非常的重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鄭玄之子,鄭益。

此人也是劉儉的大舅子。

劉表既然對於興學有異常的執著,那他對經學名士也就有著異常的尊重。

今日的鄭益代表他的父親鄭玄以及他的妹夫劉儉為劉表送來了一件厚禮。

“這是……”

劉表看著眼前製作精良的書籍,還有那書籍上麵所刊印的四個大字,臉上露出了難以言明的驚喜神色。

《五經章句》

劉表在心中默默然的念著這四個字。

鄭益笑道:“不錯,正是五經章句,有嚴君親自主持編錄。”

“家父與劉將軍乃是致力於興學之人,他們不但是想在各地大修學宮重新恢復經學盛世,更是想讓我大漢朝的經學諸派能夠更進一步,廣傳海內。”

“這造紙、印刷和編撰各種文稿,就是嚴君和左將軍苦心經營所得。”

“五官中郎將乃是相國在長安親任的興學之人,這五經章句的第一版精裝文稿,自然要交給五官中郎將審閱,還請中郎將給指點指點。”

別人若是當著劉表的麵說這些奉承之言,劉表也就接著了。

因為他確實有這個資歷和能耐。

但麵對大名鼎鼎的鄭家父子,劉表也是知曉自己幾斤幾兩重的。

就算劉表在經學領域的造詣再強,他也難望鄭玄的項背。

他急忙向著鄭益拱手道:“鄭經神的學術之名遍布海內,表豈敢審閱經神的編撰稿冊?益恩莫要譏諷愧煞於我。”

隨後便見兩個人一同哈哈大笑。

劉表低頭再次看了看手中裝幀精美的五經章句,感慨道:“左將軍卻是做了我想做但又未能做之事啊。”

鄭益將身體向前靠了靠。

“其實,左將軍能夠做的事情還有更多,隻是如今被朝中諸人所擋,更無忠臣直諫於天子耳畔,實在是令人不勝唏噓,不勝惋惜。”

劉表乃是何等的人物?他一下子就聽出了鄭益語中之意。

當下就見劉表捋著自己漂亮的胡須,滿麵笑容:“益恩所說的乃是那撫遠大將軍之職吧?”

“五官中郎將所言甚是。”

劉表低頭看了看劉儉的五經章句,嘆道:“隻是……這撫遠大將軍所行之事,未免有分朝廷之權之嫌……”

“不是分朝廷之權,此乃是為朝廷解除憂患,左將軍常言,多年來,北疆異族之所以威脅甚大,一大原因就是彼等不能歸於王化,野人不通經文,不懂禮數,不明大義,故而屢行忤逆蠻野之事……我大漢昔年雖也有人提倡教化蠻族,但因傳播手段甚難,影響力不足,故未能成事。”

“但是時至今日,天時地利人和皆在!”

“北疆蠻族賓服,乃是百年未有之事,而且……”

鄭益拍了拍麵前的《五經章句》:“如今,河北有印刷之術,一卷排版整齊的經文,刊印萬卷旬月可得!”

“傳播我大漢文化,廣布於外,豈是空談?”

“讓北疆諸族的孩子從現在起,聽我漢人的故事,習我漢人的文字,穿我漢人的衣服,明我漢人的道理……”

劉表的眼眸發亮了。

“五官中郎將,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興學之道,若是隻看境內,終不過是遵循先人之道,卻終非我們這一代人的成就啊……隻是,若要做成大事,手中無有大權,何以行之啊?”

劉表露出了欽佩的神色:“我終於知曉,鄭經神,當年為何非要擇選德然為婿了!德然真乃天授之人,遠非我等所能比啊。”

“既如此,表願意為左將軍的壯誌盡一份力。”

鄭益道:“多謝五官中郎將。”

……

……

與此同時,劉辯坐在德陽殿中,看著董卓那份舉薦劉儉為撫遠大將軍的奏疏,臉上滿懷著得意的笑容。

“駁了,哈哈,朕就是能駁了爾等!爾等又能如何?哈哈哈……”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