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就見董卓向著劉辯行禮:“老臣願意請兵前往涼州,替陛下掃平諸患,穩定時局。”
雖然對董卓掌大權很不滿意,但是他此時此刻的表現,實在是讓劉辯感覺非常舒服。
看起來董卓這個人還是得用啊。
朝中有董卓,諸公尚且不將朕放在眼中。
若是朝中沒有董卓,他們還不得把我直接拿下換了?
劉辯嘆道:“愛卿真忠臣也,西北之事便全部交付於愛卿了。”
“臣多謝陛下。”
楊彪見劉便和董卓當著眾人的麵一唱一和,居然就把這麼大的事兒給定了,心中之怒氣自然是難以言表。
“陛下,您此舉實在是……”
“報!”
楊彪的話還沒說完,便見喘著粗氣的一名使者匆匆忙忙,跌跌撞撞的沖進了宮殿之內。
“陛,陛,陛下!陛下……河東急報,河東太守王邑……報!報!”
劉辯此時正與朝臣們對峙著。
眼見那使者居然在這個時候沖進了德陽殿,非常的不滿意。
“爾乃何人?今日乃是年關大節,正在此地宴請諸卿,爾何等身份,既然敢擅闖宮殿,莫不是找死乎?你當朕不敢殺人嗎?”
那使者遠道而來,再加上一直是在跑步中,此刻是上氣不接下氣。
“陛,陛下……我有河東……河東急報……”
也是不湊巧,那使者現在大聲喘著粗氣,急報二字沒有說清楚,讓人聽著有點像是“捷報。”
劉辮的臉上一瞬間又顯示出了洋洋得意。
“王愛卿真乃是大漢忠臣啊,這大過年的,還給朕送來了一份捷報,用以為助興。”
“隻是河東那邊會有什麼戰事?能有這麼大的捷報,讓王愛卿連年關都等不了,就把戰報得給朕送了來?”
王允道:“王邑這些年在河東組織銳士兵營,為的就是對抗於夫羅以及張楊等叛逆……如今大過年的就把戰報送來,想來確實是有了一定的戰果,想給陛下一個驚喜。”
劉辯哈哈大笑:“王愛卿乃是朕一手提拔的英才,他在河東這麼長臉,實在是不枉費朕的一番苦心栽培啊。”
何太後笑道:“陛下乃是天賜的明君英主,陛下所用之人,必然都是當世俊傑,能夠成就功業自然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說到這兒,何太後冷冷的掃視著下方眾人。
“可笑,陛下如此天縱英才,有些人還要在陛下的治下鬧事,一會兒說什麼陛下定的國策,乃是亡國之策,一會兒又有些人要當撫遠大將軍……哼哼,真是不自量力。”
何太後這話著實是有一些指桑罵槐的意思,故意落人麵子。
適才那些向天子諫言,不讓他將國策定往西涼的朝臣們,此刻皆是麵紅耳赤。
一眾人臉色憤怒,但偏偏又無法突言直接反駁。
這何太後當真是個潑婦。
屠戶之女,確實難登大雅之堂。
眼見自家的母親讓這些眼高於頂的朝臣們都吃了癟,劉辯的心中真是痛快極了。
他吩咐一旁侍奉的小宦官道:
“將王愛卿送來的捷報給大家夥兒念上一念。”
“諾。”
那小宦官急忙噔噔噔的走下了臺階,從那河東的使者手中接過了那份所謂的捷報。
劉辯神氣活現的看著下方所有人。
一張臉就快揚到天上去了。
便見小宦官清了清嗓子,用盡全身力量大聲念道:
“臣王邑,冒死進諫!向陛下稟報。”
“十二月七日,白波軍郭太,攜眾三萬,攻破了聞喜縣,挾裹百姓十餘萬,打破了庫府,奪取了輜重。”
“十二月十三日,白波軍楊奉率兵兩萬,攻破了大陽縣,武庫與糧倉皆為白波軍所奪,另外,有數十萬百姓被楊奉挾裹。”
“十月十七日,白波軍胡才率兵一萬,攻破楊縣,奪取了馬匹輜重無數。”
“另,臣有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韙之事,需要向陛下稟報。”
“白波軍此番大肆在河東劫掠州郡,並非普通的奪取輜重養兵,而是確有占據州縣,與我朝對立之心。”
“而且白波軍的郭太打出了鏟除偽帝,擁立正統君王的口號……”
那小宦官依舊在朗聲讀著那封奏報。
殊不知,現在整個德陽殿內所有人的臉色都變了。
在場的朝臣們一個個心都開始突突的亂跳。
劉辯本人更是有些不知所措了。
白波軍造反,占據縣城,奪取武器輜重,在河東大肆鬧事……此事雖然可惡,但多少還是朝廷的臣功們能夠接受的。
但是郭太打出的造反理由就讓人有點心驚了。
什麼叫偽帝,什麼叫正統君王?
“根據臣這近一段時間的查證,河東各縣確實流傳著一個民間傳聞,而且傳聞的速度非常快。”
“這個傳聞的內容就是當年大將軍何進為了不讓先帝立陳留王為儲君,而聯合太後暗中脅迫先帝,謀害儲君。”
“而且即聽聞司州到處冒出天文石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據說是各地的農民在冬日清雪之時,在掩埋的雪中尋出,石碑之上刻的都是天文神符,隻是有一些粗淺的人間文字。”
“那粗淺的文字寫的就是……”
“住口!”
適才還是洋洋得意的劉辯此時徹底的失控了。
他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慌張。
“陳留王協當立……”
小宦官的嘴皮子實在是太快了,最終還是沒能剎住車,將最不該念的一句話當著滿朝文武念了出來。
一時間,是才還是熱鬧非凡的德陽殿,此刻變得鴉雀無聲。
所有的人都傻了。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