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誠聘教師(2 / 2)

士族也總不能去請王越舞劍殺入宮中去殺宦官吧?

皇帝也不能用一個劍客去指揮千軍萬馬平叛吧?

所以他這個京師第一劍客,其實就是一個三不沾四不像。

屁用不頂。

所以說,王越活到許大年紀,也沒見有什麼出息,空有一個劍客之名。

他又不願意投身到高門望族的府中當食客,覺得太掉價了,畢竟他腦袋上還有一個京師第一劍客的主角光環,給人當食客那是遊俠行為,王越還不願意這麼乾!

於是他就渾渾噩噩的混到了現在。

活到了這把年紀,王越已經都認命了,他覺得自己這輩子或許不會有什麼大成就,於是就安安心心的在幽州練劍,心無旁騖的練劍。

如此對於他的劍術境界來說,反倒是好事,使他在晚年時節,劍術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躍。

這些年,他在幽州也收養了幾個無父無母的孤兒,並把自己的劍術傾囊相授。

還別說,這些孩子中真有幾個厲害像樣的,成了王越的得意弟子。

王越已經五十多的年紀了,本來尋思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但是沒有想到,在他五十五歲生辰這一天,他在無終縣鄉聚中的草廬,得到了一份來自撫遠大將軍劉儉派人送來的壽誕之禮。

那份大禮不僅是包括金,綢緞,名器等貴重之物,更是有六壺羽箭和一輛名貴的馬車。

而這次,代表劉儉前來拜訪王越的人,更是替劉儉掌管親衛軍白毦軍的貼身之將夏侯蘭。

夏侯蘭代表劉儉向王越進行了祝賀之後,隨即又為王越送上了劉儉的親筆書信。

王越雖然隱居在鄉裡多年,但並不代表他對天下大事不知曉。

特別是如今河北各縣都在按月推廣大公報,大公報每月都會按時向各地的鄉裡傳遞天下大事。

其中傳遞最多的,自然就是有關於劉儉近些年來的所作所為。

河北之民無不對劉儉所做的這許多大事萬感欽佩。

王越也是河北當地居民的其中的一員,其他的百姓對劉儉萬分敬佩,王越自然也是敬佩的。

畢竟,他這些年一直生活在河北,河北每一項惠及民生的政策,王越也都能得其利。

正因為有劉儉,河北如今才能夠如此安定,王越也才能在如此安定的條件下,沒有後顧之憂的在鄉裡練劍、教學生、過著滋潤愜意的生活。

不知不覺之間,劉儉成為了王越心中所傾慕的一個人。

不過,王越卻無緣與劉儉一見。

不是他不想見,而是他沒有資格見。

別看他當年在雒陽身居虎賁,但也不過隻是有一時的名氣,隨後便泯沒於蒼生之中。

而劉儉如今則是代表天子,是在北地行使大漢政權的人物,在這個天下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王越怎麼可能和劉儉相提並論呢?

大將軍豈能是王越所能攀附的?

但是今天,劉儉卻主動派人來接王越與他相見了。

劉儉信中大致對王越言道:

“某聞古者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諸侯歲獻貢士於天子,天子試之於射宮,而中多者得與於祭,而中少者不得與於祭,受教法於司徒,”

“退而頒之於其鄉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藝,地方官為薦賢舉士而行射禮,”

“射禮前後,常有燕飲,鄉射禮也常與鄉飲酒禮同行,《儀禮》記者,鄉射以二傑為一組,天子之射用六耦,諸侯四耦,大夫、士以三耦。”

“今劉某行右北平,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願以三耦之禮,請王公來肥如一會,萬勿推卻,萬勿推卻!”

王越緩緩放下手中的簡牘,閉著眼睛,感慨了一聲。

“大將軍如此相待,越豈能不至?”

“還請夏侯君先行,王某與弟子們整點片刻,便即出發。”

夏侯蘭道:“王大家乃是大將軍所敬佩者也,蘭臨行,曾得大將軍囑托,務必用此車接大家往肥如,王大家若不乘此車,則蘭失職也,恐無顏回去麵見主公,還請王大家莫為難於我。”

對於夏侯蘭這番誠摯懇切的邀請,王越自然是無法拒絕。

“唉,臨老臨老,竟然還能得到大將軍這樣一位英雄人物如此看重,實在是王某人的畢生之幸啊……也罷,既是夏侯君如此誠懇相邀,那王某人就舔著臉坐這一回車,煩君帶路了。”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