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1 / 2)

周瑜在這段時間一直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後實在是戰不過了,就拒守險要之地,憑借險惡的地勢固守,任憑對方如何叫罵也不出來。

總之,不論是陶謙和袁術如何罵罵咧咧,又如何用激將法,周瑜的本部就是巋然不動。

最終,時間到了盛夏,陶謙和袁術的兵馬不論是鋒芒還是士氣,都已經是日漸衰落。

兩軍相持不決,陶謙為了迅速同周瑜本部進行決戰,請袁術大督,張勛為前部,橋蕤、李豐、樂就、雷薄等各為別督,先遣曹豹帶領數千丹陽兵於平地立營,到陣前辱罵挑戰,再行侮辱之法,甚至還給周瑜送去女裝。

但是周瑜均沉住氣不予理睬。

周瑜堅守不戰,破壞了陶謙倚恃優勢企求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

徐州將士逐漸鬥誌渙散鬆懈,失去了主動優勢地位。

酷暑時節,暑氣逼人,將士不勝其苦。

士兵們起初的勁頭消失無蹤,一個個燥熱難當,甚至就連作為主將的陶謙和袁術,也因為盛夏酷暑而心煩意亂。

周瑜如同烏龜一樣緊縮,一時間拿不下,於是陶謙和袁術一商量,雙方共同決定,暫時將兵馬遷移到樹林茂盛,水源充足之地以避酷暑。

他們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裡,依傍溪澗,屯兵休整,準備等待到秋後再發動進攻。

隻可惜他們不知道的是,周瑜等待的,就是這麼一個時機。

他就是要利用自己的年輕,自己的不知名,將陶謙和袁術熬的心浮氣躁,在行事之時露出破綻。

這個破綻最終還是出現了。

盛夏之時,所有的軍士居於山林茂密之地,軍營的四周到處都是可燃物。

在這種形勢之下,一旦使用火攻,那後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於是,在周瑜緊鑼密鼓的布置下,江東軍擬定計劃對陶謙、曹豹、袁術等人的聯軍采取反攻。

周瑜看到聯軍士氣沮喪,認為戰略反攻的時機業已成熟。

他上書曹操說:交戰之初,所顧慮的是陶謙聯合劉備、分兵直下。

眼下劉備與孫堅對峙,徐州軍在山林處處結營以避酷暑,從其部署來看,短時間內應是不會有什麼變化,如此就有了可乘之機。

擊破陶謙袁術,當無阻礙!

請明公準許出戰!

在壽春詐病的曹操當即批準了周瑜這一由防禦轉入反攻的作戰計劃。

炎夏季節,氣候悶熱,而徐州軍在山林中的營寨,都是由木柵所築成,其周圍又全是樹林、茅草,一旦起火,就會燒成一片。

決戰開始後,周瑜即命令江東軍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襲徐州營寨,順風放火。

隻是頃刻之間,火勢猛烈,徐州聯軍大亂。

周瑜乘勢發起反攻,迫使陶謙軍北上。

吳將於禁,率軍三千敢死軍,突破聯軍的前鋒大營,猛插到聯軍的後部,與董襲所部圍雷薄部於銅山,切斷了其軍的退路。

曹純所部猛攻丹陽兵曹豹部,大破之,曹豹倉皇遁逃。

夏侯淵、許褚、淩操諸部配合曹仁的主力向敵軍發起總攻擊。

守禦九江邊境的樂進部也主動出擊、投入了戰鬥。

揚州軍進展順利,很快就攻破袁,陶營寨二十餘座,並且用水軍截斷了泗水兩岸的聯係。

袁術手下的楊弘,張勛等陣亡。

樂就、雷薄、李豐等率眾卸甲投降。

閻象被生擒之後,一直大罵曹操不止,被許褚斬殺。

袁術見全線崩潰,逃往西境,手下殘兵環山據險自衛。

曹仁集中優勢兵力,四麵圍攻,又殲滅袁術近萬之眾。

至此,袁術潰不成軍,大部死傷逃散,車、馬和其他軍用物資喪失殆盡。

至此,袁術徹底失去了爭霸天下的資格,完全成了喪家之犬。

至於陶謙,也是徹底戰敗,其這些年來在徐州積攢的精銳也是喪失殆盡。

陶謙身邊隻是殘存了幾十人,倉惶惶如同喪家之犬,三日間連逃出了百餘裡,躲藏於山林之中,以草樹為食,期間遇到了幾次追兵,陶謙都是險些被捉拿。

好不容易逃出了下邳國境之後,陶謙才輾轉的進入了東海的地界。

到了東海之後,陶謙再仔細打量自己身邊的隨行人員,竟然隻剩下不足雙十。

想當初自己率兵從郯城出發,南下來征討周瑜之時,意氣勃發,本以為可以一舉剪除曹軍這個心頭大患,哪曾想曹軍不但沒有消滅,反倒是將自己的班底給打沒了。

徐州境內不服他陶謙治理的人本來就非常多,軍事實力相對還算是比較強勁的。